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Jiayyyyy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新增話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由Jiayyyyy在話題關於您的作業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8 天前
您好,Jiayyyyy!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 4.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

--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3月22日 (五) 05:45 (UTC)回覆

通知:亞洲中心主義移動至草稿空間

[編輯]

您最近創建的條目亞洲中心主義沒有足夠的來源腳註,或者還未完成。維基百科的條目需要可靠來源來彰顯其有足夠的關注度。因此,我已經將它移動到了草稿(在條目名前有一個"Draft:"前綴))。您可以慢慢改善它,若您認為它滿足通用關注度指引並且可以成為一篇維基百科的條目時,請點擊頁面頂部的"提交草稿"以待有經驗的編者審核並將其移動到條目空間。--Tim Wu留言2024年9月25日 (三) 06:59 (UTC)回覆

你好,請問如何找到草稿箱。我是新用戶,不太會使用。--Jiayyyyy留言2024年9月25日 (三) 07:19 (UTC)回覆
草稿:亞洲中心主義--千村狐兔留言2024年9月25日 (三) 07:47 (UTC)回覆

關於您的作業

[編輯]

同學您好,您在漢陽大學的教授邀請我檢查您的翻譯作業,其中個人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一篇的機翻痕跡明顯,有多處語句不通順或是翻譯錯誤。我暫以前兩小節為例:

  • 「建議個人目標金額」我不知道這標題是咋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什麼是金額?
  • 「截至 2021 年,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下,有 50% 的可能性,剩餘的碳預算為 4600 億噸二氧化碳,或11+按 2020 年的排放率計算,這一數字為1/2年」我不知道這是在說什麼。這句話的本意是,「如要讓全球暖化至少有50%的可能性低於1.5℃,剩餘的碳預算為4600億噸二氧化碳;按2020年的排放率計算,這是全世界11年半的排放量」;
  • 「其中 約 5 噸是實際二氧化碳」我也不知道這句在說什麼,這句話的本意是「其中有約5噸二氧化碳」,這兒的actual是強調這些排放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別的溫室氣體;
  • 「估計到2030 年每人每年需要排放2.3 噸碳」反了,應該是到2030年每人每年能排放2.3噸二氧化碳;
  • 「印度人均排放量幾乎達到了這一目標,法國人均排放量或中國則超過了這一目標,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人均排放量則大大超過了這一目標」這話讀著彆扭,我建議寫成「印度的人均排放量幾乎與這個數值一致,法國和中國的人均排放量略微超過該數值,而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人均排放量則遠遠超出這一數值」;
  • 「可以擴大人們參與氣候行動的程度」典型的歐化中文,寫成「可以促使人們參與氣候行動」就行了;
  • 「旅行選項比較顯示:」這一整段原文質量就差,應該強調的是「步行和騎車是排放二氧化碳最少的交通方式」,而不是對環境的危害,如果可能請重寫這一小節;
  • 「可達性」,典型歐化中文,完全可以去掉,直接寫「由於地理原因」即可;
  • 「由於乘客原本會乘坐公共運輸、步行或騎自行車前往目的地,因此道路上的車輛數量有所增加」沒有完全翻譯出本意,本意是「拼車服務導致本來會乘坐公共運輸、騎車或步行的旅客選擇坐私家車,導致道路上車輛數目增多,進而導致更多溫室氣體排放」;

此類問題在全文其他小節亦存在,如有後續問題,歡迎來我的討論頁留言。——Mirfaek 2025年6月20日 (五) 09:47 (UTC)回覆

好的謝謝你的檢查,我將去更改這些問題並且審核其他翻譯,辛苦啦--Jiayyyyy留言2025年6月20日 (五) 10:0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