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高速鐵路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高速鐵路屬於維基百科科技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鐵道專題 (獲評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鐵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鐵道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高速鐵路使用無碴道床的原因為何?[編輯]

高速鐵路條目中提及:

"一般的列車路軌會使用道碴去把枕木固定,當列車以高速通過,所引起的氣流有機會把石子濺起,有機會對列車構成危險,因此也出現了供高速鐵路使用的無碴軌道。這類軌道除了比有碴軌道安全及耐用外,還有數十年免維護等優點。 德國的高速鐵路以無碴軌道為主,日本的新幹線同時使用了有碴及無碴軌道,法國則以有碴軌道為主,但使用了膠水把道碴固定,防止石子被濺起。"

台灣興建高速鐵路期間,依據台灣新幹線顧問島隆先生的說法,「高速鐵路列車高速行駛速度的氣流會將道碴捲起,威脅列車安全」的假說,在JRR的實驗室數據當中驗證結果並不成立;德國及法國顧問亦表示無實際案例。(因涉及營業機密恕無法提供數據)

另外法國使用膠水固定道碴的說法,未見於英文版當中,應請原作者提出佐證。 --Julian liao (留言) 2009年10月26日 (一) 08:55 (UTC)Julian Liao[回覆]

高速鐵路的速度到底有多高?[編輯]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

高速鐵路的條目說速度超過200km/h,我在德國乘了很多次ICE,特意注意了一下速度(車廂門口的顯示屏會循環播放速度、溫度、時刻、站名等信息),從來沒有超過200km/h過,一般就是在140到160之間,快的時候最多到180,偶爾會到190,但這時候車體已經搖晃的非常非常厲害了,慢的時候只有100,而且並不是由於修路等原因,火車都是準點到站的,說明運行速度也就這麼高而已。ICE可是號稱300km/h的呀,可是我實在無法想像真到了這個速度火車會搖晃成什麼樣,估計所有的乘客(除了干水手的和飛行員)都要吐作一團了。據說新幹線的運行時速是在200公里以上的,有乘過的人嗎?--3dball 13:26 2006年6月29日 (UTC)

我乘坐過Eurostar以及日本新幹線裡面除了500系(因為拿JR Rail Pass坐不到,另外自費又太貴,淚~)跟0系(太老古董,只有偶爾節慶時出來讓大家懷舊一下)以外的所有車種,其中包括日本次快、行駛在山陽新幹線上的700系Hikari Railstar,時速285kph,還有雙層的E4之上層部分。感覺就是平順得太令人想睡覺,如果看不到窗外根本沒有超過250kph的感覺。我懷疑你搭乘的可能是行駛於舊線上的ICE,雖然車輛是ICE,但因為路線是沿用以前傳統鐵路時代、沒有針對高速鐵路做過線型修改,所以車速上不去。還有,跟TGV類似,ICE1與ICE2記憶中都是使用平穩性比較差的拖拉式動力配置,而非ICE3與日本新幹線所用的動力分散式系統。以上是個人一點推測,如果不正確也請別介意(當然,新幹線的平穩是無庸置疑的,至少我在上面睡得很熟......)--泅水大象 訐譙☎ 18:32 2006年6月29日 (UTC)
不可能都是舊線,因為我坐的都是大城市之間的線路,斯圖加特->法蘭克福->漢諾瓦->柏林->萊比錫->慕尼黑->斯圖加特,這麼多線路不可能都是舊線吧。不過德國南部都是山區,速度低到100就是在山裡開的時候,但是即使是北部地區的大直線也很少能到200。ICE的動力系統的確是拖拉式的,但是它的一個車組比較短,正常的一列火車由兩組組成,這樣實際上是有四個動車組,比TGV多兩個,屬於一種中庸的布置方式。不過也許他的平穩性真在高速的時候也就是和現在一樣,只是DB(德國鐵路)覺得沒必要開這麼快浪費錢,現在的速度已經足夠跟飛機汽車競爭了。我現在又想想那個大山中的線路連續的左轉右轉上坡下坡,一側是山坡一側是懸崖,恐怕換作汽車也很難以100的速度開,而這麼大的火車竟然以如此的速度穿梭其中,還是不簡單的。--3dball 19:38 2006年6月29日 (UTC)
我對於ICE的研究不深,或許可以擇日找酷愛歐洲鐵路的朋友做個說明,但是據我所知德國真的是新蓋的高鐵路線少,沿用舊路線的情況多,依照手邊的高鐵書籍,1991年之後建立的新線好像只有Stuggart - Mannheim,與Fulda - Hannover這兩段,其中第一段我想你應該經過過。幾個歐洲系統裡面,TGV的理念與日本比較像,強調建設新線提供高速列車良好的行車環境達到高速的目的,但相反的,德國與義大利等國則多採用原有的路線,以改良列車性能的方式提升服務速率。根據書上所言,德國全高鐵網速度最快的路段是法蘭克福到科隆之間,或許下次有機會拜訪德國時,應該痛下血本來坐個一段吧!--泅水大象 訐譙☎ 19:50 2006年6月29日 (UTC)
你說的有可能,可能是線路不行。user:wing住在德國應該對此很清楚吧。不過要給你先打個預防針,ICE的車票價格奇貴無比,我是托德國的朋友幫我買的因為世界盃搞促銷活動的超級優惠的四聯程票99歐元,如果按原價正常買票的話這其中的一段一般就要五六十歐元,比廉價航空公司的飛機票還貴,難怪坐火車的還沒有坐飛機的人多,淨是西裝筆挺的商務人士或者遊客。--3dball 20:26 2006年6月29日 (UTC)
你要去乘科隆到法蘭克福的ICE,除非鐵路上出問題了一般均在300千米/小時,而且這段路就平行高速公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開得有多慢:-)。斯圖加特-法蘭克福-漢諾瓦線上的車一般是老式的ICE1,最高速度為200千米/小時。科隆-法蘭克福線上的全部是ICE3,最高速度為350千米/小時(不過一般不運行到這個速度),還有一個建議:最好是座二等車在前邊的(車站上有示意圖,可以看出是二等車在前還是一等車在前),乘客可以一直走到司機的背後。有的時候在車站上開車前態度比較好的司機還允許乘客進入拍照。還有就是座每天早晚從法蘭克福去柏林的中間不停的車(ICE-Sprinter)。不過Sprinter要訂座,而且價格比一般車高。法蘭克福到富爾達、法蘭克福到曼海姆,以及斯圖加特到烏爾姆之間的路是老路,上面車速受限制。你說的南德的那段路我估計就是斯圖加特和烏爾姆之間的。另外ICE1是有機車的,ICE3是沒有機車的,所有的車輪均推動。--Wing 08:57 2006年6月30日 (UTC)
謝謝user:wing的介紹,看來是線路問題,我坐的都是老線:-(--3dball 09:50 2006年6月30日 (UTC)
以我有限的乘坐ICE的經驗也是火車一上160就晃的厲害,一點舒適性也沒有。我想不會是德國的鐵路線彎道比較多的緣故呢?細細想來可能這也是線路老舊的原因,因為以前的火車速度慢彎道弧度就可以修的小一些,但是現在火車一提速為了適應這種彎道德國的高速火車都有一種自動平衡系統,到了轉彎的時候車身能自動傾斜以保持受力平衡。這種系統可能才是ICE不舒服的原因,車身晃起來的時候那叫一個迷糊,尤其是我這種容易暈車的,在國內坐火車都好好的,坐德國火車都吐過幾回了。--Mukdener|留言 17:15 2006年6月30日 (UTC)
看來不是我太挑剔,我坐南京到上海的火車,龐巴迪的車速度160(也是車廂里有顯示),感覺並沒有多搖晃,這也是老線路,看來的確是車的因素。ICE的那種搖晃並不是顛簸,而是像船的那種柔和的搖晃,但是幅度很大,站著的人如果不扶著車廂甚至都會站不住。--3dball 17:31 2006年6月30日 (UTC)
德國的高鐵裡面應該只有最新銳的ICET才有這種被稱為擺式列車的設計,但怪的是,一樣是有類似設計,九州新幹線800系列車過彎時雖然角度超大(有時會大到好像可以直接看到鐵軌的錯覺),但卻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只是覺得車子能傾斜的這麼厲害真神奇。--泅水大象 訐譙☎ 18:06 2006年6月30日 (UTC)
這個不太好說,但是德國許多其他火車都有類似的設計,我坐過一些,速度沒ICE快但是晃起來的感覺差不多。遇到這種時候我就把眼一閉想像自己在搖籃里,這樣暈車的感覺能好很多。--Mukdener|留言 22:02 2006年6月30日 (UTC)
不知道3DBALL乘坐的是哪一段。我乘坐的比較多的是從列日到科隆段,科隆到法蘭克福段。這兩段的速度都經常超過300KM/H,我注意看過速度表,印象比較深的最快速度大概到了360。線路不同肯定是影響速度的。--涓生 01:51 2006年7月1日 (UTC)
看起來確實只有少數線路是高速鐵路。沒坐到科隆法蘭克福這段真是遺憾啊。--3dball 15:16 2006年7月1日 (UTC)

合理使用圖片[編輯]

請注意,這張描述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的非自由圖片File:Res04 attpic brief.jpg,即使在圖片的主條目2011年杭深線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中,也只能暫時地、勉強地算是合理使用。這張圖片對本條目不具備高度的象徵意義,不符合WP:合理使用,因而在不適於張貼在本條目中。合理使用應儘可能少地使用。如想貼在本條目中,請等有了自由版權圖片再貼。—t8 2011年8月11日 (四) 09:55 (UTC)[回覆]

高速鐵路路線命名[編輯]

在ICE(德國)、AVE(西班牙)及TAV(義大利),路線皆沒有其正式名稱,我建議統一其名稱格式,以便讀者查閱。初步提議採用XX—YY高速鐵路,次序按兩端城市距離首都之遠近,較近者為前者。不知大家有何看法?此處可提供一個例子:馬德里—塞維亞高速鐵路。另外,荷蘭的HSL Zuid,大家有翻譯的看法嗎?--owennson請禮貌地發言我的一小步,維基的一大步!?2014年1月20日 (一) 11:34 (UTC)[回覆]

荷蘭高鐵的路線命名方式與法國差不多,「HSL-Zuid」可以翻譯為荷蘭高速鐵路南線,「HSL-Oost」可以翻譯為荷蘭高速鐵路東線。至於其他地方的「XX—YY高速鐵路」命名方式,地點次序可以按名從主人原則處理,比如參考該國語種維基百科裡的相應條目。--Alancrh留言2014年1月20日 (一) 12:40 (UTC)[回覆]
那麼比利時的HSL 1,2,3,4是否照樣為HSL 1等?--owennson請禮貌地發言我的一小步,維基的一大步!?2014年1月21日 (二) 14:58 (UTC)[回覆]

試車與通車時方向[編輯]

在一些列車靠左的高鐵國家如日本、中國、法國等,在試驗時都是靠右的,這是為甚麼?--owennson請禮貌地發言我的一小步,維基的一大步!?2014年2月8日 (六) 03:47 (UTC)[回覆]

秦瀋客運專線的速度[編輯]

它的實際運營速度是160km/h,這個參數最重要。設計時速並不能代表實際能跑的速度,至於通過提高電壓,減少編組跑出來的瞬時速度,就更不能代表實際速度了。其列車在可靠性和一些重要參數上,例如轉彎半徑等,與後來實際運營的動車和高鐵有不少差距。另外,和諧號之前中國也曾搞過不少試驗性的動車,也有著各自的問題,因而沒有進入大規模運營,只是用來長長經驗值。--Feimaotui留言2014年8月17日 (日) 13:2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