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NeXT, Inc. | |
---|---|
![]() 該標誌由保羅·蘭德所設計 | |
![]() NeXT位於雷德伍德城切薩皮克大道900號的前總部,攝於2022年7月 | |
公司類型 | 私人公司 |
公司結局 | 被蘋果電腦公司收購 |
後繼機構 | 蘋果公司 |
成立 | 1985年 |
結束 | 1997年 |
創辦人 | 史提夫·賈伯斯 |
代表人物 | |
總部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 |
產業 | |
產品 | |
員工人數 | 530(1993) |
網站 | next.com,存檔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日期 1997-04-12) |
NeXT是一間美國科技公司,其總部設立於加利福尼亞州雷德伍德城,隨後又陸續更名為NeXT電腦公司(英語:NeXT Computer, Inc.)及NeXT軟體公司(英語:NeXT Software, Inc.)。其主業為開發面向高等教育與商業市場的工作站,之後又轉為網頁應用開發。NeXT是由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史提夫·賈伯斯創立於1985年,他於當年逐出蘋果公司[1][2]。NeXT於1988年推出的了他們的首款硬體產品NeXT Computer,之後又在1990年推出了NeXTcube及更小一些的NeXTstation。NeXT的整個硬體產品系列的銷量都極其有限,其總共只有約50000台的出貨量。儘管如此,NeXT仍在電腦行業中引領了圖形化使用者介面與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方面的潮流。
NeXT與昇陽電腦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OpenStep的API,其將NeXTSTEP作業系統與其應用層解耦,使其能支援第三方作業系統。1993年,NeXT放棄了其硬體業務,轉而專注於OPENSTEP for Mach的行銷,這是NeXT為其它幾家電腦廠商提供的OpenStep實現。NeXT還開發了WebObjects,其是首批面向企業的Web應用框架之一。儘管其50,000美元(相等於2023年的100,000美元)的高昂的價格影響了它的市場吸引力,但其仍是一個重要的動態網頁早期範例。
蘋果公司於1997年以4.27億美元,包含150萬股蘋果股票的價格收購了NeXT。這場收購使此前作為NeXT的CEO的史提夫·賈伯斯得以作為顧問重返蘋果公司。而OPENSTEP for Mach亦被合併入Classic Mac OS,從而催生了Rhapsody及Mac OS X。
許多成功的應用程式都是在NeXT的硬體上誕生的,包括第一個網頁瀏覽器和電子遊戲毀滅戰士與雷神之錘[3]。
歷史
[編輯]1985–1986年:NeXT的成立
[編輯]隨著1984年底麥金塔銷量的下滑,以及麥金塔開發團隊部分成員及沃茲尼亞克的離去[4],賈伯斯被公司員工甚至董事會認定為公司發展的障礙。董事會要求史考利調動賈伯斯,賈伯斯曾試圖與史考利角力,卻最終被公司大部分員工拋棄。史考利任命賈伯斯為「全球架構師」,賈伯斯出國出差後,即打算成立新公司。在蘋果挖走部分重要成員之後,賈伯斯辭去了蘋果電腦的董事長職務,並且賣掉絕大部分的股份,然後另起爐灶成立了以製作工作站為主業的NeXT公司。公司通過商標設計師保羅·蘭德(Paul Rand)設計商標,最後採用了「NeXT」此一名稱[註 1]。
賈伯斯挖走的部分員工,主要是負責設計Big Mac專案,一個設計工作站的專案。這個專案在賈伯斯失去開發主管職務後,被繼任者讓-路易·加西取消。此外,原本負責校園推廣的丹·盧恩也加入其中。
1987–1993年:NeXT Computer
[編輯]
由於業務與蘋果公司一樣,蘋果公司曾入稟法院控告NeXT。最後NeXT在1986年中期改變經營策略,改為發展電腦軟體、硬體,不再僅限於低階的工作站。NeXT電腦公司的主要產品是NeXT電腦及基於Unix的NeXTSTEP作業系統。1985年年底,賈伯斯曾對公司員工稱產品應該定在18個月內推出。一年後,產品推出時間遙遙無期,面對現金周轉不靈的問題,他開始尋找風投。最後,他得到億萬富豪羅斯·佩羅的關注,羅斯·佩羅為公司注資之餘還協助其推廣產品。
當史蒂夫·賈伯斯被詢問到是否因為此電腦的推出延遲數月而不高興時,他回答道:「延遲?這部電腦可是超前時代五年!」
NeXT的第一個工廠於1987年於加州落成。1988年10月,NeXT電腦發布,並於次年正式銷售,其正式名稱是NeXT Computer,但一般稱為「the cube」。公司原計劃每月銷售10000台,最終卻只收穫400台/月的實際銷量。
1989年NeXT與經銷商BusinessLand達成協定,由後者在全美國銷售NeXT電腦。這改變了NeXT原本的銷售模式--僅直接將電腦銷售給學生與教育機構。同年日本佳能也投放一億美元資金於NeXT,佔股為16.67%。
1990年賈伯斯與NeXT推出兩款個人電腦──NeXTcube以及NeXTstation。兩者皆加入了2.88MB的磁碟機,以方便使用者把磁碟機插上電腦。然而當時2.88MB的磁碟機在當時還未普及,而技術上使用成本也不很划算。後來兩款電腦又加裝了光碟機。兩款電腦在1992年售出了20,000台,相比起同業對手還不算多,但也因此使銷售金額達一億四千萬美元,刺激股東之一的佳能再向NeXT注資三千萬美元作營運資金[5]。
1994–1996年:NeXT Software
[編輯]另一方面,NeXT由於硬體銷售狀況不佳,於1992年起開始授權其它硬體生產商使用NeXTSTEP系統,並在1993年終止虧損嚴重的硬體業務,轉為專注於與Sun的OPENSTEP的軟體市場開發上。
1996年蘋果電腦公司的經營管理陷入困局,市場份額由鼎盛時的16%跌到4%。業務的衰退、市場佔有率的下跌,使得各界開始期盼有能者管理蘋果公司。由於Copland的開發計劃陷入僵局,時任蘋果CEO吉爾·阿梅利奧急需與外間公司合作以開發一套替代系統,讓-路易·加西的BeOS和賈伯斯的NeXTSTEP成了另外選擇(Plan B)。經過賈伯斯的公關手段,蘋果最終決定以收購NeXT的方法取得了他們公司OPENSTEP作業系統及開發人員,並最終導致其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回歸蘋果並於1997年取代阿梅里奧[6]。蘋果公司的作業系統Mac OS X就是奠基於OPENSTEP的基礎之上[7],WebObjects則整合到Mac OS X Server和Xcode中。
注釋
[編輯]- ^ NeXT公司最初稱為Next,後由保羅·蘭德設計LOGO後成為目前名稱。
參考文獻
[編輯]出處
[編輯]- ^ When Steve Jobs Got Fired by Apple. ABC News.
- ^ Today in Apple history: Steve Jobs attempts a boardroom coup. May 23, 2023.
- ^ GameTales: Cray 6400. January 3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7, 2016).
- ^ 他雖然並不負責產品開發的事務,至今仍任公司產品推廣員,並收取一定的工資。
- ^ Young, Jeffrey S.; Simon, William L. iCon: Steve Jobs. John Wiley & Sons. 2005: 200. ISBN 0-471-72083-6.
- ^ Apple Computer, Inc. Agrees to Acquire NeXT Software Inc. (新聞稿). Apple Computer. December 20, 1996 [200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2-08).
- ^ Apple Computer, Inc. Finalizes Acquisition of NeXT Software Inc. (新聞稿). Apple Computer. February 7, 1997 [200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01-17).
書籍
[編輯]- Deutschman, Alan. 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 Broadway. 2001. ISBN 0-7679-0433-8.
- Linzmayer, Owen W. Apple Confidential 2.0. No Starch Press. 2004. ISBN 1-59327-010-0.
- Malone, Michael. Infinite Loop. Currency. 1999. ISBN 0-385-48684-7.
- Stross, Randall E. Steve Jobs & the NeXT Big Thing. Scribner. 1993. ISBN 0-689-12135-0.
- Young, Jeffrey S.; Simon, William L. iCon: Steve Jobs. John Wiley & Sons. 2005. ISBN 0-471-72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