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輔路
| ||||||
---|---|---|---|---|---|---|
![]() ![]() G6輔路在辛莊橋與北清路的交口,橋上為京藏高速主路,攝於2022年 | ||||||
類型 | 高速公路輔路 | |||||
地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昌平區、延慶區 | |||||
起點 | 德勝門外大街交口(馬甸橋)(實際起點) 德勝門(里程起點) | |||||
終點 | 康莊鎮榆林堡南口(連接234國道,京冀界以東) | |||||
相連道路 | 北京三環路 北土城西路 北京四環路 北京五環路 北清路 北京六環路 110國道 234國道 京藏高速 等 | |||||
建造 | ||||||
通車 | 1996年(最早通車) |
北京216省道 | |
---|---|
主要連接道路 | |
起點 | 北京市西城區馬甸橋 |
終點 | 北京市延慶區康莊 |
地點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省 | 北京 |
公路系統 | |
G6輔路,又稱 216省道[註 1],原稱八達嶺高速輔路(海淀區及朝陽區境內)和G110輔線(昌平區內西關環島以南),是北京市境內的一條市政道路或公路。
歷史
[編輯]現狀G6輔路的前身為京張公路德勝門至延慶段,其中德勝門至昌平西關一段曾為明朝謁陵御道,1934年基本形成簡易公路[2]:644-645。1953年,德勝門至昌平段34.1公里舖築瀝青路面,成為當時北京遠郊第一條瀝青路。1982年,隨著昌平西關經德勝口至延慶的過境公路建成,昌平西關以西段不再是京張公路正線的一部分[2]:645。
在建設八達嶺高速公路前,馬甸橋至昌平西關環島段稱「昌平路」(亦俗稱「京昌路」)[2]:645,昌平西關環島至南口環島(現已改成十字路口)段稱「南口路」[2]:649,南口環島至上關城(昌平延慶交界)段稱「居庸關路」[2]:650。八達嶺高速建成後,朝宗橋成為西側輔路的一部分。
G6輔路長期以來經過八達嶺長城核心區域,為保護長城,同時實現景區的封閉化管理,在多名文保專家的建議下,八達嶺過境線工程於2004年提出。該工程東起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售票處,西至營城子北口(營城子立交南側),全長7.2公里,2007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11年8月31日建成通車。[3][4]建成後,G6輔路八達嶺段改經過境線,老線則恢復八達嶺路的名稱[註 2]。
途徑
[編輯]該道路的起點為與北京三環路相交叉的馬甸橋(南接德勝門外大街),終點是與張家口懷來康祁公路相接的京冀界處以東(西北接 234國道和康祁公路,也就是懷來457縣道),途徑中國北京市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昌平區、延慶區。[5]
隸屬關係
[編輯]該道路是 京藏高速在北京市境內的輔路,由於共線也是
110國道在昌平西關環島以南路段的輔路,其中馬甸橋至陳莊橋段全程在
京藏高速兩側,陳莊橋至
234國道段則與
京藏高速分離。在馬甸橋至陳莊橋之間為雙向四至六車道分布在
京藏高速兩側,陳莊橋以北則為雙向二至四車道。G6輔路榆林堡南口(北京公交榆林堡西站附近)至京冀界段已經併入
234國道。[6]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昌平区G6辅路(东辅路K15+285~K24+350 、西辅路K15+285~K25+245)等三项大修工程设计质量后评价服务招标公告.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 2020-01-15.
- ^ 2.0 2.1 2.2 2.3 2.4 昌平縣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 北京出版社. 1997. ISBN 7-200-03332-4.
- ^ 北京日報. 八达岭景区过境线8月中旬贯通 社会车辆绕行. 鳳凰網. 2011-08-08 [2025-04-18].
- ^ 新京報. 八达岭核心景区封闭不再通车 旧线路改旅游专线. 中新網. 2011-09-01 [2025-04-18].
- ^ sina_mobile. 更通畅!G6辅路将动工改造,涉及北京昌平这些路段. news.sina.cn. 2020-05-09 [2025-01-29].
- ^ G6辅路市政给排水管线工程(二标段)中标结果揭晓- DoNews. www.donews.com. [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