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巴爾虎旗
陳巴爾虎旗 ᠬᠠᠭᠤᠴᠢᠨ ᠪᠠᠷᠭᠤ ᠬᠣᠰᠢᠭᠤ | |
---|---|
旗 | |
![]() 陳巴爾虎旗在呼倫貝爾市的位置 | |
![]() 呼倫貝爾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標:49°19′36″N 119°25′49″E / 49.32677°N 119.43018°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
政府駐地 | 巴彥庫仁鎮 |
下級行政區 | |
政府 | |
• 旗委書記 | 趙建波 |
• 旗長 | 陶麗 |
面積 | |
• 總計 | 17,457.63 平方公里(6,740.4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50,556人 |
• 密度 | 2.9人/平方公里(7.5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37,231人 |
語言 | |
• 母語(方言) | 普通話、布里亞特語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021500 |
電話區號 | 470 |
車輛號牌 | 蒙E |
行政區劃代碼 | 150725 |
國內生產毛額 | ¥145億元 |
網站 | 陳巴爾虎旗政府網 |
陳巴爾虎旗(蒙古語:ᠬᠠᠭᠤᠴᠢᠨ
ᠪᠠᠷᠭᠤ
ᠬᠣᠰᠢᠭᠤ,西里爾字母:Хуучин Барга хошуу)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市下所轄一個旗,總面積為22,222平方公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西鄰俄羅斯。總人口6萬人(2004年)。旗土地總面積21,192平方公里,行政區內轄4個蘇木3個鎮,包括一個民族蘇木。由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十多個民族組成。旗政府駐巴彥庫仁鎮。
歷史沿革
[編輯]巴爾虎,系蒙古族之一部落名,後金時期屬喀爾喀。由於巴爾虎蒙古人遷至呼倫貝爾的時間不同,故稱先來為陳巴爾虎,後來者為新巴爾虎。[2]清朝雍正年間,清廷將陳巴爾虎歸屬索倫兩翼八旗。1919年呼倫貝爾副都統從索倫左翼鑲白旗、正藍旗析出巴爾虎部眾,置「陳巴爾虎旗」,屬高度自治的「呼倫貝爾特別區域」,旗名始此。1930年代起滿洲國將其先後歸屬於興安局、興安總省。1948年屬內蒙古自治政府轄下的呼倫貝爾盟,1949年屬呼納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屬呼倫貝爾盟。[3]
地理
[編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北部,是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牧區四旗之一。西北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為鄰,東部和東北部與額爾古納市和牙克石市接壤,東南與海拉爾區毗鄰,南接鄂溫克自治旗,西南部與新巴爾虎左旗連接。
陳巴爾虎旗地跨森林草原與乾旱草原兩個地帶,屬中溫帶半溫潤氣候和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全旗現有耕地125.3萬畝,主要作物品種為小麥、玉米、馬鈴薯。全旗有牧草地2339.5萬畝,草原面積遼闊,地勢平坦,草場主要以高平原乾草為主體,大總值發草場、河流、湖泊分布合理,適合發展草原畜牧業。全旗林地總面積180.9萬畝,森林覆蓋率6.1%。此外還有大面積的野生蘆葦等草本植物。 陳巴爾虎旗草原遼闊,水資源豐富,是三河馬、三河牛的故鄉和主要培育基地,是呼倫貝爾市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
氣候
[編輯]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0 (30.2) |
4.3 (39.7) |
16.2 (61.2) |
29.4 (84.9) |
33.7 (92.7) |
38.8 (101.8) |
39.5 (103.1) |
36.9 (98.4) |
33.2 (91.8) |
26.2 (79.2) |
12.2 (54.0) |
2.4 (36.3) |
39.5 (103.1) |
平均高溫 °C(°F) | −19.2 (−2.6) |
−13.5 (7.7) |
−3.4 (25.9) |
9.5 (49.1) |
18.4 (65.1) |
24.4 (75.9) |
26.1 (79.0) |
24.3 (75.7) |
17.6 (63.7) |
8.0 (46.4) |
−5.8 (21.6) |
−16.2 (2.8) |
5.8 (42.5) |
日均氣溫 °C(°F) | −24.8 (−12.6) |
−20.3 (−4.5) |
−9.9 (14.2) |
3.0 (37.4) |
11.6 (52.9) |
18.0 (64.4) |
20.4 (68.7) |
18.3 (64.9) |
10.8 (51.4) |
1.2 (34.2) |
−11.7 (10.9) |
−21.4 (−6.5) |
−0.4 (31.3) |
平均低溫 °C(°F) | −29.2 (−20.6) |
−25.7 (−14.3) |
−15.8 (3.6) |
−3.0 (26.6) |
4.4 (39.9) |
11.4 (52.5) |
14.9 (58.8) |
12.8 (55.0) |
5.0 (41.0) |
−4.0 (24.8) |
−16.3 (2.7) |
−25.7 (−14.3) |
−5.9 (21.3) |
歷史最低溫 °C(°F) | −42.9 (−45.2) |
−42.3 (−44.1) |
−32.5 (−26.5) |
−21.6 (−6.9) |
−8.4 (16.9) |
0.1 (32.2) |
5.3 (41.5) |
2.5 (36.5) |
−7.9 (17.8) |
−20.5 (−4.9) |
−38.0 (−36.4) |
−40.1 (−40.2) |
−42.9 (−45.2)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4.6 (0.18) |
3.6 (0.14) |
6.0 (0.24) |
13.9 (0.55) |
22.7 (0.89) |
55.1 (2.17) |
94.0 (3.70) |
88.0 (3.46) |
33.6 (1.32) |
16.7 (0.66) |
6.4 (0.25) |
7.4 (0.29) |
352.0 (13.86)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7.6 | 5.9 | 5.6 | 5.9 | 7.0 | 12.9 | 14.5 | 12.4 | 9.5 | 6.2 | 7.1 | 9.6 | 104.2 |
平均相對濕度(%) | 78 | 78 | 69 | 52 | 46 | 59 | 69 | 70 | 64 | 62 | 73 | 79 | 67 |
月均日照時數 | 167.0 | 195.6 | 244.1 | 246.2 | 298.0 | 285.9 | 279.8 | 268.7 | 218.6 | 210.1 | 165.3 | 139.4 | 2,718.7 |
可照百分比 | 63 | 69 | 67 | 60 | 63 | 59 | 58 | 60 | 58 | 63 | 60 | 55 | 61 |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1971−2000年間的降水天數和日照數據)[4][5] |
行政區劃
[編輯]陳巴爾虎旗下轄3個鎮、1個民族蘇木、3個蘇木[6]: 其中,國營哈達圖牧場、國營浩特陶海農牧場、國營特泥河牧場歸屬陳巴爾虎旗、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雙線管理。
巴彥庫仁鎮、寶日希勒鎮、呼和諾爾鎮、西烏珠爾蘇木、鄂溫克民族蘇木、東烏珠爾蘇木、巴彥哈達蘇木、陳巴爾虎旗哈達圖國營農牧場、內蒙古自治區國有浩特陶海牧場和陳巴爾虎旗特泥河農牧場。
人口
[編輯]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陳巴爾虎旗常住人口為50556人。[7]
2004年,人口56,000人。 2024年,人口51,194人。[8]
民族
[編輯]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編輯]全旗常住人口中漢族24,438人,占48.34%,各少數民族人口26,118人,占51.66%,其中蒙古族22,200人,占43.91%,鄂溫克旗1,659人,占3.28%,達斡爾族833人,占1.65%,滿族765人,占1.47%,其他少數民族407人,占0.81%。 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了4,610人,下降15.87%,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了3078人,下降了10.54%,其中蒙古族人口減少2,557人,下降10.33%,達斡爾族人口減少282人,下降25.29%,鄂溫克旗人口增加了90人,增長5.74%,滿族人口減少227人,下降23.35%,回族人口減少237人,下降36.38%。
十年間漢族人口點總人口比例下降了1.55個百分點,蒙古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上升了1.905個百分點。
交通
[編輯]鐵路
[編輯]高速公路及國道
[編輯]經濟
[編輯]2024年,全旗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50億元大關,增長3.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6億元,增長5.6%,實現三年連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4萬元,增長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8%,增速居全市第3位。
旅遊
[編輯]自然風光秀麗。地處「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草原面積1.23萬平方公里,占全旗土地總面積71%。有以「天下第一曲水」聞名的莫爾格勒河和海拉爾河、額爾古納河等5條河流,以呼和諾爾湖為代表的大小湖泊317個,森林面積0.126萬平方公里,天然礦泉95處,地表野生植物553種。有景區、營地、民宿共26家(其中A級景區5家),「呼倫貝爾大草原·莫爾格勒河」景區於2024年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24年旅遊人次超200萬人,遊客花費近29億元。
文化底蘊深厚。陳巴爾虎草原是中國游牧文化遺存地,常年舉辦草原那達慕、冰雪那達慕、搏克那達慕、祭火文化節、馬文化節等節慶活動,有「中國那達慕文化之鄉」美譽,2023年獲評「內蒙古馬文化之鄉」。有古遺址遺蹟373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國家級非遺項目2個、自治區級非遺項目16個。
文化
[編輯]烏蘭牧騎
[編輯]陳巴爾虎旗烏蘭牧騎是呼倫貝爾最早成立,成立於1959年。[9]
名人
[編輯]政治
[編輯]現任領導
[編輯]機構 | ![]() 中國共產黨 陳巴爾虎旗委員會 |
![]() 陳巴爾虎旗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
![]() 陳巴爾虎旗人民政府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呼倫貝爾市委員會 |
---|---|---|---|---|
職務 | 書記 | 主任 | 旗長 | 主席 |
姓名 | 趙建波[10] | 斯日古楞 | 陶丽 | 張雙林 |
民族 | 漢族 | 蒙古族 | 蒙古族 | 漢族 |
籍貫 | 山東省乳山市 |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 | |
出生日期 | 1968年8月(56—57歲) | 1968年2月(57歲) | 1980年11月(44歲) | 1972年5月(53歲) |
就任日期 | 2021年7月 | 2023年9月 |
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陈巴尔虎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 [202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5).
- ^ 孟和烏力吉. 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游牧文化内涵探析 (PDF). 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草原文化區域分布研究》. 2007-03-15 [2024-07-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7-23).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中國氣象局. [2020-04-15].
- ^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 中國氣象局.
- ^ 行政区划搜索:陈巴尔虎旗.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 ^ 中國: 内蒙古自治区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18].
- ^ http://www.cbrhq.gov.cn/OpennessContent/show/504261.html
- ^ https://www.sohu.com/a/675128643_121124419
- ^ {{cite web|url=http://www.cbrhq.gov.cn/Leader/show/230/498.html%7Ctitle=旗委书记%7Cpublisher=陈巴尔虎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