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拉契山脈
外觀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4年7月19日) |
阿帕拉契山脈 | |
---|---|
阿帕拉契山系 | |
![]() 賓夕法尼亞州佩恩斯谷前景,背景為阿帕拉契山脈,2021年10月 | |
最高點 | |
山峰 | 米切爾山(北卡羅來納州) |
海拔 | 6,684英尺(2,037公尺) |
規模 | |
長度 | 2,050英里(3,300公里) |
地理 | |
所屬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and 法國[a](海外屬地)[1] |
行政區劃 |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2][3],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魁北克省, 新斯科舍省, 新不倫瑞克省, 緬因州, 新罕布夏州, 佛蒙特州, 麻薩諸塞州, 康乃狄克州, 紐約州, 紐澤西州, 賓夕法尼亞州, 馬里蘭州,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德拉瓦州, 維吉尼亞州, 西維吉尼亞州, 俄亥俄州, 肯塔基州, 田納西州, 北卡羅來納州, 南卡羅來納州, 喬治亞州 and 阿拉巴馬州 |
地質 | |
造山運動 | 格倫維爾造山運動、塔康造山運動、阿卡迪亞造山運動、阿勒格尼造山運動 |
岩石年代 | 中元古代(斯圖特期)[4]至古生代(二疊紀);距今12億年至3億年 |


阿帕拉契山脈(英語:Appalachian Mountains,發音:i/ˌæpəˈleɪʃ(i)ən/ AP-ə-LAY-sh(ee-)ən),又譯阿巴拉契亞山脈,是北美洲東部的一座山系。南起美國的阿拉巴馬州,北至加拿大的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最北部餘脈則延伸到魁北克的加斯佩地區。平均海拔910公尺(3000英尺)。最高峰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米切爾峰(2037米)。
構成阿帕拉契山脈的有紐芬蘭省的長嶺山、魁北克的聖母山、緬因州的朗費羅山、新罕布夏州的懷特山、佛蒙特州的綠山山脈、塔科尼克山脈;麻薩諸塞州的伯克希爾山脈;跨賓夕法尼亞州、馬里蘭州和西佛吉尼亞州三州的阿勒格尼山脈;跨賓夕法尼亞州、馬里蘭州、西維吉尼亞州以及維吉尼亞州四州的阿帕拉契嶺谷。還有從賓夕法尼亞州南部到喬治亞州北部的藍嶺山脈。
實際上阿巴拉契高地嚴格的邊界範圍存有爭議,阿第倫達克山脈一般被認為是屬於加拿大地盾,而非阿帕拉契高地。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Saint Pierre and Miquelon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World Factbook.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the islands are actually part of the northern Appalachians along with Newfoundland(該群島與紐芬蘭同屬阿帕拉契山脈北部地質構造)
- ^ International Appalachian Trail- Newfoundland [國際阿帕拉契步道-紐芬蘭段]. Iatnl.ca. [2010-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4).
- ^ Cees R. van Staal, Mineral Deposits of Canada: Regional Metallogeny: Pre-Carboniferous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etallogeny of the Canadian Appalachians [加拿大礦床分布:區域成礦作用——加拿大阿帕拉契山脈前石炭紀構造演化與成礦作用]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3-11., 加拿大地質調查局官網
- ^ Thomas, William A.; Hatcher, Jr., Robert D. Southern-Central Appalachians-Ouachitas Orogen [阿帕拉契-瓦希托造山帶南部核心區]. Encyclopedia of Geology. 2021, 4 –透過Elsevier Science Direct.
The collisional events were accompanied by high-grade metamorphism and magmatism during the Grenville orogeny in the time span of 1300–950 Ma.(伴隨1300-950百萬年前的格倫維爾造山運動發生高級變質作用和岩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