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貨
外觀

「Goods」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商品 |
港澳 | 商品、物品 |
臺灣 | 財貨 |
在經濟學中,財貨(英語:Goods),或簡稱財,是一種用於滿足消費者欲望和需求的財貨[1],同時提供效用。狹義上的財貨指有形財,在此情況下與無形的服務對比。[2]
財貨與負財貨(Bads)相對。人類希望得到財貨,即有勝於無,同時不希望得到負財貨,即越少越好。
經濟學中討論的財貨
[編輯]屬性 | 區分 | 定義 | 例子 |
---|---|---|---|
稀有性 | 經濟財 | 稀有且供需平衡或價格略有失衡 | 鑽石 |
自由財 | 非稀有且供給遠超過需求,即沒有價格,不具備貨幣價值 | 正常空氣 | |
敵對性和排他性 | 私有財貨 | 敵對性且排他性 | 食品、汽車、衣物 |
共用財貨 | 敵對性但非排他性 | 水資源、煤炭 | |
俱樂部財貨 | 非敵對性但排他性 | 電視訊號 | |
公共財 | 非敵對性且非排他性 | 國防、知識 | |
生產 | 生產者財貨 | 用來協助生產 | 餐廳內播放的電視節目 |
消費者財貨 | 供人消費 | 家中的電視節目 | |
價格彈性 | 正常財 | 消費者所得增加後需求亦增加 | 主食 |
中性財貨 | 消費者所得增加後需求不變 | 藥物 | |
劣等財貨 | 消費者所得增加後需求減少 | 快餐 | |
奢侈財貨 | 需求的所得彈性大於1 | 名牌品 | |
季芬財貨 | 一種劣等財貨,當中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 | 詳見該頁 |
分類 | 定義 | 例子 |
---|---|---|
替代財貨 | 需求的交叉彈性為正 | iPhone是三星手機的替代品 |
互補財貨 | 需求的交叉彈性為負 | 牛油是麵包的互補品 |
獨立財貨 | 需求的交叉彈性為零 | iPhone和牛油為獨立財貨 |
有形財貨與無形財貨
[編輯]相對於有形財貨可以販賣、讓渡、購入等方式將財貨所有權轉移給消費者,那些不涉及所有權轉移的為無形財貨(服務)。舉例來說,蘋果為有形財,而理髮(服務)、新聞、資訊屬於一種無形財,並且只能通過媒介接收,如印刷、廣播、網路。
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
[編輯]假設一個財貨 X、它的互補品 Y 和它的替代品 Z。僅考慮替代效果,當財貨X 的價格下降時,對互補品 Y 的需求增加,對替代品 Z 的需求減少。相反,當財貨 X 的價格上升時,對互補品 Y 的需求減少,而對替代品 Z 的需求增加。
當加上所得效果時,如果互補品 Y 是劣等財或替代品 Z 是奢侈品,所得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因此,總效果取決於替代關係和互補關係的強弱。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Quotation from Murray Milgate, [1987] 2008, "goods and commodities, "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 preview lin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referencing an influential parallel definition of 'goods' by Alfred Marshall, 1891.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2nd ed., Macmillan.
- ^ Alan V. Deardorff, 2006. Terms Of Trade: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orld Scientific. Online version: Deardorffs'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oo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servi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