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常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正常物品

正常財(英語:Normal good),為一經濟學名詞,指當消費者實質所得增加後,需求亦會隨著增加的財貨,如韋伯倫財。經濟學上的定義與該財貨的品質並沒有關係。

「Free good」的各地标准译名
中国大陸正常物品
港澳正常物品[1]
臺灣正常財[2]
日本、韓國正常財
(せいじょうざい정상재)

根據無異曲線,一個消費者購買一件物品的數量可以增加、減少或不變。

在圖中,財貨Y是正常物品。因為當收入從預算線BC1升至BC2,Y的購買量由Y1上升至Y2。而物品X則是劣等財。因為當收入上升,其購買量由X1下跌至X2。

参见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中學經濟科常用英漢辭彙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 2020 [2025-06-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8-08) (中文(香港)). 
  2. ^ normal good - 正常財. 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