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
外觀
袁公,又稱白猿公,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最早見於東漢趙曄《吳越春秋》所記載的春秋末期傳說。[1]其形象歷經演變,從最初與越女比劍的白猿老者,發展為明代《平妖傳》中掌管天書的白猿仙官,並在現代動畫《天書奇譚》中成為向蛋生傳授天書奧秘的神秘老者。[2]
歷史記載與傳說起源
[編輯]
早期文獻記載
[編輯]袁公最早的形象可追溯至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中的記載。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為復仇雪恥,向相國范蠡求教兵術。范蠡推薦南林處女(即後世所稱"越女")精通劍術,可聘為軍中教習。
處女北上途中,於林中遇一自稱"袁公"的老者。袁公折林竹為劍,欲試處女劍術。竹枝墮地,處女接其末,袁公執其根,二人比試劍法。三招過後,袁公不敵,"忽飛上樹,化為白猿,長嘯一聲而去"。
文獻發展脈絡
[編輯]時代 | 文獻 | 記載內容 | 特點 |
---|---|---|---|
東漢 | 《吳越春秋》 | 最早完整記載袁公與越女比劍 | 白猿試劍,越女勝出 |
唐代 | 《文選》李善注 | 引用《吳越春秋》內容 | 補敘"三入"、"舉枝擊之"細節 |
宋代 | 《太平廣記》 | 收入"補江總白猿傳"條目 | 文字簡潔,情節更趨神異 |
明代 | 《東周列國志》 | 小說演繹 | 增寫"百人攢戟試越女"場面 |
形象演變與文化符號
[編輯]唐宋詩詞中的意象
[編輯]袁公(白猿公)在唐宋時期已成為劍術高超的象徵符號,頻繁出現在文人詩詞中:
這些文學作品將袁公塑造為劍術精湛、神秘莫測的得道高人形象,使其成為中華劍術文化的重要符號。
明代小說定型
[編輯]明代羅貫中《三遂平妖傳》由馮夢龍增補為四十回本《新平妖傳》,對袁公形象進行了重大發展:
身份設定:
主要事跡:
- 私刻天書:將天書內容偷偷刻於雲夢山白雲洞石壁
- 洩露天機:因私自傳授天術觸犯天條
- 被罰守洞:被貶至凡間,永世看守石壁天書
- 引發妖亂:人間"蛋子和尚"盜書修煉,與狐妖聖姑姑等引發北宋王則起義
- 將功折罪:請九天玄女下凡平亂,後受封"白雲洞君"
現代文化演繹
[編輯]動畫《天書奇譚》形象
[編輯]1983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天書奇譚》對袁公形象進行了現代詮釋:[3]
角色設定:
- 身份:天庭"秘書閣"的執事人員,白猿仙官
- 外貌:長鬚白眉的老者形象,具有猿猴特徵
- 性格: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帶有普羅米修斯式的叛逆精神
故事情節:
- 盜天書:因同情人間疾苦,私自盜取天書《如意寶冊》刻於石壁
- 傳天書:找到蛋生(蛋子和尚的藝術形象),傳授天書奧秘
- 結局:自知難逃天庭法網,焚毀天書後被押回天庭受審
參考
[編輯]- ^ 中國神話人物辭典. 袁公. 知網. [2025-07-19].
- ^ 这部动画片,细思极恐. 澎湃新聞. 2021-11-10 [2025-07-19].
- ^ 江戶小歪. 几只狐狸精闹出大事,阅读名著《平妖传》,叹天意无情弄人. 2021-08-02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