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
外观
袁公,又称白猿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最早见于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所记载的春秋末期传说。[1]其形象历经演变,从最初与越女比剑的白猿老者,发展为明代《平妖传》中掌管天书的白猿仙官,并在现代动画《天书奇谭》中成为向蛋生传授天书奥秘的神秘老者。[2]
历史记载与传说起源
[编辑]
早期文献记载
[编辑]袁公最早的形象可追溯至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的记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仇雪耻,向相国范蠡求教兵术。范蠡推荐南林处女(即后世所称"越女")精通剑术,可聘为军中教习。
处女北上途中,于林中遇一自称"袁公"的老者。袁公折林竹为剑,欲试处女剑术。竹枝堕地,处女接其末,袁公执其根,二人比试剑法。三招过后,袁公不敌,"忽飞上树,化为白猿,长啸一声而去"。
文献发展脉络
[编辑]时代 | 文献 | 记载内容 | 特点 |
---|---|---|---|
东汉 | 《吴越春秋》 | 最早完整记载袁公与越女比剑 | 白猿试剑,越女胜出 |
唐代 | 《文选》李善注 | 引用《吴越春秋》内容 | 补叙"三入"、"举枝击之"细节 |
宋代 | 《太平广记》 | 收入"補江總白猿傳"条目 | 文字简洁,情节更趋神异 |
明代 | 《东周列国志》 | 小说演绎 | 增写"百人攒戟试越女"场面 |
形象演变与文化符号
[编辑]唐宋诗词中的意象
[编辑]袁公(白猿公)在唐宋时期已成为剑术高超的象征符号,频繁出现在文人诗词中:
这些文学作品将袁公塑造为剑术精湛、神秘莫测的得道高人形象,使其成为中华剑术文化的重要符号。
明代小说定型
[编辑]明代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由冯梦龙增补为四十回本《新平妖传》,对袁公形象进行了重大发展:
身份设定:
主要事迹:
- 私刻天书:将天书内容偷偷刻于云梦山白云洞石壁
- 泄露天机:因私自传授天术触犯天条
- 被罚守洞:被贬至凡间,永世看守石壁天书
- 引发妖乱:人间"蛋子和尚"盗书修炼,与狐妖圣姑姑等引发北宋王则起义
- 将功折罪:请九天玄女下凡平乱,后受封"白云洞君"
现代文化演绎
[编辑]动画《天书奇谭》形象
[编辑]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天书奇谭》对袁公形象进行了现代诠释:[3]
角色设定:
- 身份:天庭"秘书阁"的执事人员,白猿仙官
- 外貌:长须白眉的老者形象,具有猿猴特征
- 性格: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带有普罗米修斯式的叛逆精神
故事情节:
- 盗天书:因同情人间疾苦,私自盗取天书《如意宝册》刻于石壁
- 传天书:找到蛋生(蛋子和尚的艺术形象),传授天书奥秘
- 结局:自知难逃天庭法网,焚毁天书后被押回天庭受审
参考
[编辑]- ^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袁公. 知网. [2025-07-19].
- ^ 这部动画片,细思极恐. 澎湃新闻. 2021-11-10 [2025-07-19].
- ^ 江户小歪. 几只狐狸精闹出大事,阅读名著《平妖传》,叹天意无情弄人. 2021-08-02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