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藍子魚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藍子魚科
化石時期:始新世至今[1]
狐藍子魚 Siganus vulpinus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系: 真鱸形系 Eupercaria
目: 刺尾鯛目 Acanthuriformes
科: 藍子魚科 Siganidae
Richardson英語John Richardson (naturalist), 1837[2]
模式屬
藍子魚屬
Siganus
Fabricius, 1775
多樣性
1個現生屬及6個化石屬

藍子魚科學名Siganidae)又名臭肚魚科[3],傳統分類為條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的其中一,後來放在獨立的刺尾魚目,現為真鱸形系地位未定的一個科。現僅存藍子魚屬一屬,但史前還有若干化石類群。

分類

[編輯]

1837年,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博物學家和北極探險家約翰·理查森爵士首次將Siganidae正式描述為一個科。

本科傳統上分類為條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的其中一科,2016年《世界魚類》第五版將其放在獨立的刺尾魚目,但目前已知本科的親緣關係比刺尾魚科更接近魨形目鮟鱇目,2017年的《硬骨魚系統分類》將其放在真鱸形系中,還未決定其目級分類。[4]

內部分類

[編輯]

本科包含一個現生屬[5][6],還有6個史前屬:[1]

種系發生學

[編輯]

2021年以後,在廣義刺尾鯛目中,本科的演化位置如下[7][8]

刺尾鯛目
魨亞目

鱗魨科 Balistidae

單棘魨科 Monacanthidae

三棘魨科 Triacanthidae

擬三棘魨科 Triacanthodidae

箱魨科 Ostraciidae

六稜箱魨科 Aracanidae

三齒魨科 Triodontidae

四齒魨科 Tetraodontidae

二齒魨科 Diodontidae

翻車魨科 Molidae

Tetraodontoidei
鮟鱇亞目

鞭冠鮟鱇科 Himantolophidae

黑角鮟鱇科 Melanocetidae

雙角鮟鱇科 Diceratiidae

夢角鮟鱇科 Oneirodidae

奇鮟鱇科 Thaumatichthyidae

角鮟鱇科 Ceratiidae

鬚角鮟鱇科 Linophrynidae

新角鮟鱇科 Neoceratiidae

巨棘角鮟鱇科 Gigantactinidae

刺鮟鱇科 Centrophrynidae

長鰭鮟鱇科 Caulophrynidae

單棘躄魚科 Chaunacidae

躄魚科 Antennariidae

鱇躄魚科 Lophichthyidae

棘茄魚科 Ogcocephalidae

鮟鱇科 Lophiidae

Lophioidei

菱鯛科 Caproidae

大眼鯛科 Priacanthidae

赤刀魚科 Cepolidae

金錢魚科 Scatophagidae

藍子魚科 Siganidae

鯛科 Sparidae

龍占魚科 Lethrinidae

金線魚科 Nemipteridae

麗花鮨科 Callanthiidae

刺尾鯛亞目

刺尾鯛科 Acanthuridae

鐮魚科 Zanclidae

鯕鯖科 Luvaridae

Acanthuroidei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鰏科 Leiognathidae

蓋刺魚科 Pomacanthidae

笛鯛科 Lutjanidae

軟棘魚科 Malacanthidae

諧魚科 Emmelichthyidae

松鯛科 Lobotidae

銀鱗鯧科 Monodactylidae

洞鱸科 Dinopercidae

石鱸科 Haemulidae

石首魚科 Sciaenidae

簾鯛科 Drepaneidae

白鯧科 Ephippidae

鱚科 Sillaginidae

狼鱸科 Moronidae

鑽嘴魚科 Gerreidae

Acanthuriformes

歷史分類

[編輯]

2017年時,在Deepfin系統中,本科在真鱸形系內部的種系發生關係如下,包括地位未定各科的大致位置[4]

真鱸形系

弱棘魚科 Malacanthidae

麗花鮨科 Callanthiidae

笛鯛目 Lutjaniformes

蓋刺魚科 Pomacanthidae

諧魚科 Emmelichthyidae

刺尾鯛目 Acanthuriformes

銀鱗鯧科 Monodactylidae

石首魚科 Sciaenidae

蝴蝶魚目 Chaetodontiformes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鮟鱇目 Lophiiformes

菱鯛目 Caproiformes

大眼鯛目 Priacanthiformes

金錢魚科 Scatophagidae

藍子魚科 Siganidae

鯛形目 Spariformes

松鯛目 Lobotiformes

白鯧目 Ephippiformes

狼鱸科 Moronidae

鱚科 Sillaginidae

日鱸目 Centrarchiformes

擬金眼鯛目 Pempheriformes

鱸形目 Perciformes

隆頭魚目 Labriformes

擬鮋鱸科 Centrogenyidae

鰧形目 Uranoscopiformes

銀鱸目 Gerreiformes

Eupercaria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Family Siganidae (ray-finned fish). Paleobiology Database. Fossilworks. [28 February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 
  2. ^ Richard van der Laan; William N. Eschmeyer & Ronald Fricke. Family-group names of Recent fishes. Zootaxa. 2014, 3882 (2): 1–230 [24 Jul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2). 
  3. ^ Siganidae 臭肚魚科. 臺灣魚類名錄. 臺灣魚類資料庫. [2024-08-26]. 
  4. ^ 4.0 4.1 Betancur-R, Ricardo; Wiley, Edward O.; Arratia, Gloria; Acero, Arturo; Bailly, Nicolas; Miya, Masaki; Lecointre, Guillaume; Ortí, Guillermo.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7-07-06, 17: 162 [2018-02-11]. ISSN 1471-2148. doi:10.1186/s12862-017-095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2). 
  5.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3). Siganidae. FishBase. Version 2023-10.
  6. ^ Genera in the family or subfamily Siganidae. Eschmeyer's Catalog of Fishes.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6). 
  7. ^ Dornburg, Alex; Near, Thomas J. The Emerging Phylogenetic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Actinopterygian Fish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2021-11-02, 52 (1): 427–452. ISSN 1543-592X. doi:10.1146/annurev-ecolsys-122120-122554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2) (英語). 
  8. ^ Thacker, Christine E.; Near, Thomas J. Phylogeny,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acanthopterygian fish clades.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25-06, 35 (2): 805–845. doi:10.1007/s11160-025-09935-w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