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婆羅米文字
外觀
![]() |

柔然文或蒙古婆羅米文(蒙古語:ᠮᠤᠩᠭᠤᠯ
ᠪᠷᠠᠾᠮᠢ
ᠪᠢᠴᠢᠭ)出現於六世紀突厥汗國時期所立的惠斯陶勒蓋碑文和布谷特碑之上,立碑時距離柔然汗國滅亡只有幾十年,據信是用來拼寫屬於蒙古語系的柔然語。
蒙古婆羅米文是一種拼寫和音節[1]組合的,從上往下,從右向左豎寫的文字[2]。該文字有2個獨立元音[註 1],3個依賴元音[註 2](4個字符:6個音調:3個強元音和3個弱元音)和24個輔音或元輔音[註 3](20個音調)。
文字特點
[編輯]
布穀特碑有四面,三面書寫粟特文,而餘下一面為婆羅米文字,曾被推測為佛教經文。惠斯陶勒蓋碑則僅有婆羅米文字。絲路綠洲的婆羅米字母文書,一律從左至右寫,行數從上而下排列,但此種文字為自上至下、自右至左的書寫順序。經婆羅米文字專家解讀,發現這種文字所拼寫的是一種蒙古語系的語言[3]。而碑文中使用的婆羅米文字由31個字符(字母)組成[4]。
注釋
[編輯]參考
[編輯]- ^ Dieter Maue. SIGNS AND SOUNDS. Journal Asiatique. 2018,. Vol.306: 291–301 (英語).
- ^ Хурцбаатар Лосол. ᠡᠪᠦᠭᠡ ᠮᠤᠩᠭᠤᠯ ᠬᠡᠯᠡ · ᠮᠤᠩᠭᠤᠯ ᠪᠷᠠᠾᠮᠢ ᠪᠢᠴᠢᠭ (Proto Mongolian Language - Mongolian Brahmi Script). Elias Verlag IMoFiF e.V. 2022-05-18: 436. ISBN 978-3-943553-04-8 (蒙古語).
- ^ 何啟龍. 蒙古國新發現六世紀婆羅米文原始蒙古語碑文.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 Manchu Studies at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2025-04-18] (中文(臺灣)).
- ^ Proto-Mongolian language 1400 years ago -Studies of the Huis Tolgoi Inscription (1400 жилийн өмнөх Өвөг монгол хэл-Хүйс толгойн бичээсний судлал НТ1) No.1. Elias Verlag IMoFiF e.V. 2019: 380. ISBN 978-3-94355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