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窮街

座標34°02′39″N 118°14′38″W / 34.044232°N 118.243886°W / 34.044232; -118.24388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央城東區
窮街
街區
聖朱利安街, 2006
聖朱利安街, 2006
坐標:34°02′39″N 118°14′38″W / 34.044232°N 118.243886°W / 34.044232; -118.243886
國家美利堅合眾國
加利福尼亞州
城市洛杉磯市
面積
 • 總計1 平方公里(0.431 平方英里)
ZIP Code90013
電話區號213

中央城東區(英語:Central City East)是美國流浪者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其數量高於4400人。該街道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就以其無家可歸者人口的密集程度而聞名。[1]在當地常被稱為「窮街」,「貧民窟」(Skid Row)。[2]

地名來源

[編輯]

「skid row」或「skid road」一詞指的是城市中生活貧困的人們所居住的地區,而skid一詞中文翻譯為滑行,源自伐木術語。伐木工人會將原木沿著塗有油脂的滑軌滑行,並運送到附近的河流。護送木材到達路底的伐木工人會在那裡等待運輸工具返回山上的伐木營地。因此而言,這個詞開始用來形容那些沒錢、沒事可做的人聚集的地方,成為北美城市蕭條街道的統稱。[3]

歷史

[編輯]

1880年代至1960年代

[編輯]

19世紀末,隨著該地區成為季節性勞工等流動人口的聚居地,許多住宅旅館在此開設。[4][5] 到20世紀30年代,貧民區已有多達1萬名流浪者。[6] 當地的酒館、住宅旅館和社會服務設施不斷發展,吸引了所服務人群前來聚集於此。[7]

隨著鐵路在市中心邊緣修建,東側的農業用地逐漸轉變為工業區。這些工業區吸引了以流動男性為主的勞動力群體,其中許多人通過搭乘火車尋找與鐵路相關的工作或農業季節性工作。[8] 該地區逐漸演變為「一個由小型旅館、電影院和廉價餐館構成的聚集地,專門服務於季節性行業及附近鐵路系統中的流動工人」。[9]

1947年6月,洛杉磯警察局(LAPD)局長克萊門斯·B·霍拉爾(Clemence B. Horrall)下令對整個貧民區地區進行他所謂的「封鎖式突襲」。此次行動中有超過350人被逮捕。助理局長約瑟夫·里德(Joseph Reed)聲稱,「洛杉磯至少50%的犯罪行為源自貧民區地區」,並表示在突襲後一周內,貧民區未發生任何「暴力搶劫」事件。然而,長期居住於此的居民對此類變化是否能夠持久仍持懷疑態度。[10]

20世紀50年代,該地區「逐漸演變為一個酒鬼和其他失意之人能夠獲得食物與床位的場所」。1956年,洛杉磯市正實施一項旨在通過清除破敗建築來重建貧民區的計劃。該計劃被以「經濟舉措」的名義呈報給該地區的地產所有者。時任建築監督官的吉爾伯特·莫里斯(Gilbert Morris)表示,當時市政府在貧民區約一平方英里的範圍內提供免費社會服務的年度支出超過500萬美元,而城市平均每平方英里的年支出僅為11萬美元。 政府通過行政聽證程序迫使業主承擔費用以拆除有礙公共利益的建築物。到1960年7月,該清理計劃據稱已在貧民區完成了87%。隨[11][12] 著1960年代建築法規的日益嚴格,許多住宅旅館的業主發現,與其進行修繕,不如選擇拆除更為划算。此後十年間,該類住宿單元的總數估計從15,000個下降到7,500個。隨著近一半由旅館提供的廉價住房的消失,許多居民因此流落街頭。[13]

1970s 收容區

[編輯]

「窮街」於 1976 年由市政府官員設立,作為非官方常駐管理的「收容區」,在此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庇護所和服務。[14]

20世紀70年代,兩位天主教勞工組織成員——前修女凱薩琳·莫里斯(Catherine Morris)及其丈夫傑夫·迪特里希(Jeff Dietrich)——在一輛貨車後部創辦了「嬉皮廚房」(Hippie Kitchen)。二人幾十年間持續活躍於為貧民區居民提供食物的工作中。[15]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許多越戰退伍軍人因該地區已有相關服務與救助機構而來到該地區,並因在其他地區遭到排斥而長期停留。正如二戰後的許多退伍軍人一樣,他們中的不少人最終流落街頭。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貧民區的人口結構開始從以年長白人為主轉變為今天的構成群體。[13]

1987年的鎮壓

[編輯]

1987 年 2 月,洛杉磯警察局長達裡爾·蓋茨在時任市長湯姆·布拉德利的支持下,宣布計劃再次對貧民窟的無家可歸者進行打擊。警察和消防員對該地區進行了多次清掃,但由於無家可歸者權益倡導者的反對,該計劃被放棄。

當蓋茲在五月宣布將恢復鎮壓行動時,洛杉磯市檢察官(也是未來的市長)詹姆斯·K·哈恩回應說,他不會起訴在計劃中的掃蕩行動中被捕的人。哈恩表示,他「不會因為個人無處可住而對其進行起訴」。我不會因為貧窮、弱勢和無法找到睡覺的地方而起訴那些人,除非我確信存在著除了睡在街頭之外的可行替代方案。 仍由布拉德利支持的蓋茲回應:「身為洛杉磯的民選市檢察官,哈恩先生有責任提起訴訟,這些案件是由洛杉磯警察局提交給他的。」

幾天後,時任市議員澤夫·雅羅斯拉夫斯基 (Zev Yaroslavsky) 提出一項提案,要求市政府停止在貧民窟執行反露營法,直到為所有居民找到足夠的住房。議會拒絕了雅羅斯拉夫斯基的提議,但在聽取了洛杉磯警察局助理局長戴維·多森關於洛杉磯警察局打擊非法露營的計劃的證詞後,議會通過了這一項動議,要求蓋茨在為該地區居民找到足夠的住房之前不要執行反露營法。

2000年代

[編輯]

棄置病人事件,2005 年 9 月,人們發現醫院和執法機構將無家可歸者「丟棄」在貧民窟。時任市長安東尼奧·維拉萊戈薩下令展開調查,時任洛杉磯警察局長威廉·布拉頓聲稱,該部門並不是專門針對無家可歸者,而只是針對那些違反城市法令的人。 洛杉磯市檢察官調查了大約 150 起傾倒案件中的 50 多起。 截至 2007 年初,市檢察官僅對一家醫院—凱撒醫療集團 (Kaiser Permanente) 提出指控。由於沒有專門針對該醫院行為的法律,因此,以一種未經檢驗的策略,該醫院被指控犯有非法監禁罪。為了應對缺乏打擊棄置病人行為的法律手段,加州參議員吉爾·塞迪略於 2007 年 2 月發起了一項反對此類行為的立法。

自 2013 年邁克福爾就任市檢察官以來,他已與洛杉磯週邊的各家醫院達成了另外八起棄置病人事件的和解。除了與一些醫院合作尋求長期解決方案之外,這些案例也是解決問題的更大規模嘗試的一部分。這八人的和解總額已超過四百萬美元。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A. County awarded $60 million to expand Skid Row services - Los Angeles Times. web.archive.org. 2024年1月13日. 
  2. ^ Skid Row Housing Trust | History Timeline. web.archive.org. 2014年5月16日. 
  3. ^ Partridge, Eric; Beale, Paul (ed.) A Concise Dictionary of Slang and Unconventional English New York. Macmillan (1989). p.405
  4. ^ The early history of Los Angeles’s Skid Row - Curbed LA. web.archive.org. 2017年12月14日. 
  5. ^ 444 F.3d 1118. web.archive.org. 2010年5月17日. 
  6. ^ Irvine, Huston (March 26, 1939). "Skid Row Serenade". Los Angeles Times. p. I6.
  7. ^ Wild, Mark. Street Meeting: Multiethnic Neighborhood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年6月6日 –透過Google Books. 
  8. ^ https://lachamber.com/clientuploads/LUCH_committee/102208_Homeless_brochure.pdf
  9. ^ Skid row skeptical of order on homeless people and shelters - Los Angeles Times. web.archive.org. 2022年5月6日. 
  10. ^ The Evening Independent - Google News Archive Search. web.archive.org. 2025年1月17日. 
  11. ^ WIDE FIGHT URGED ON DECAY IN CITIES; Building Owners Called On to Take Active Part to Halt Deterioration of Areas Fight Against Decay Urged - The New York Times. web.archive.org. 2023年6月16日. 
  12. ^ Sibley, John (July 3, 1960). "Slum Landlords Under Cities' Fire". The New York Times. p. 1.
  13. ^ 13.0 13.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228180242/http://www.lachamber.com/clientuploads/LUCH_committee/102208_History_of_Skid_Row.pdf
  14. ^ Los Angeles: Why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sleep rough - BBC News. web.archive.org. 2019年11月16日. 
  15. ^ A couple's commitment to skid row doesn't waver - latimes.com. web.archive.org. 2014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