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熊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熊桴
大明巡撫廣東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籍貫湖廣武昌府武昌縣
字號字元乘,號鏡湖
出生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初四日
逝世隆慶三年(1569年)七月二十四日
配偶娶陳氏
親屬(子)熊熾、熊煥
出身
  •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舉人
  •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同進士出身

熊桴(1507年—1569年),字元乘,號鏡湖湖廣武昌府武昌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湖廣鄉試第七十七名舉人,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二甲第二十一名進士[1][2]。授太倉州知州[3],三十二年(1553年)因抵禦倭寇有功,升蘇州府同知,升浙江按察司僉事、兵備蘇松。在吳地十二年,打擊海寇大小三十餘戰,屢屢告捷,升雲南布政使司參政、陝西按察使,因故謫山東布政使司左參政,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升山東按察使,二年(1568年)三月升浙江右布政使。

同年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廣東,三年(1569年)六月以平定海盜曾一本,升右副都御史。把總周雲翔殺害參將耿宗元後叛逃,熊桴深感委任不當,愧恨致病,同年去世,贈兵部左侍郎[4]

著作

[編輯]

著有《鏡湖集》、《撫越疏議》。

家族

[編輯]

曾祖熊友信,知縣;祖父熊鐩,壽官;父熊清,縣丞。前母周氏;母萬氏。永感下。兄熊極(衛經歷)、熊栻(陰陽訓術)[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四百十六》: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戊午 巡撫直隸御史孫慎勘上蘇松御倭文武官功罪。得旨:備倭署都指揮同知王世科如原擬處決。指揮使翁時弊等發遣。知縣萬思謙等准以功贖,仍奪俸一年。知州熊桴、知縣喻顯科降邊方雜職。以兵備僉事任環身親戰陣斬獲功多升右參政兼副使兵備如故。原任操江都御史蔡克廉、都指揮韓璽覆勘無罪准遇缺推用。原任浙江巡撫都御史王忬見任操江都御史史褒善、巡江御史汪克用,調度有功,各賞銀幣有差。其督糧參政翁大立,命裁革赴部別用。
  4. ^ 欽定四庫全書《廣東通志·卷四十·名宦志》:熊桴,字元乘,武昌人,進士。隆慶戊辰,以僉都御史巡撫廣東,時海寇曾一本作亂,桴至,條平寇。四策乞餉金五萬,皆得請行。保甲團練,法興師平新會、藤洞諸盜。尋破一本於潮,一本又誘倭寇惠州。把總周雲翔殺參將耿宗元以叛,桴自以委任不當,愧恨而卒,贈兵部左侍郎。
  5.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殿試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