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枚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枚亭
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分類古建築
編號2-
認定時間2003年3月26日

枚亭位於中國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河下社區(河下古鎮)枚里街北首、蕭湖西岸[1]

古枚亭被認為是明代以後,為紀念西漢學者枚乘枚皋父子所建[1],其在淮陰縣故城[2](今淮陰區境內)。今淮安區境內的枚亭由淮安縣政府於1985年重建[3]

歷史

[編輯]

西漢辭賦家枚皋晚年事跡不詳,有認為他在晚年回到父親枚乘故里淮陰縣定居,並最終安葬於淮陰縣。淮陰縣城在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境內[2],清代之前屬山陽縣。晚唐趙嘏的《憶山陽》詩中有:「家在枚皋舊宅邊,竹軒晴與楚陂連」的詩句[3]。北宋《太平寰宇記》記:「枚乘宅、墓,在[淮陰縣]縣南二百步。」[2]

古枚亭的始建年代,無從考證。清朝咸豐清河縣誌》記:「枚皋墓在淮陰故城,枚乘宅在淮陰故城南二百步,韓亭在淮陰故城南,枚亭在淮陰故城北,步亭在淮陰故城西,娑羅樹碑在淮陰故城南二百步……。」因淮陰縣(山陽縣)經歷水患戰亂,有關枚氏父子古蹟,早已蕩然無存[2]

枚乘、枚皋父子的故里另說在山陽縣「枚里」。「枚里」一名傳承至近代。即是1950年併入河下鎮的枚里鎮(在今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河下古鎮)外,曾有「枚里街」、「枚家巷」、「古枚里街」的街巷名。河下古鎮建有枚皋故里牌樓(已毀)[3]

1985年,淮安縣人民政府在河下鎮小壩地段、裏運河背水面的防空樹林處,復建枚亭[3]

建築

[編輯]

枚亭亭高5米,面闊3米,建築結構為一亭四面四柱[1]、小瓦頂蓋、垂檐翹角。亭子面首橫梁上,懸掛有「枚亭」二字匾額。亭內中間豎有正面鐫刻「古枚里」三個大字的石碑[3][1]。亭子三面砌有中間段的鏤空矮牆,鋪有羅底方磚。遊人在亭內可小憩、觀景,眺望古運河風光[3]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胡素萍. 萧湖印象. 淮安區報雲報. 2017-01-17 [2025-03-02] (簡體中文). 
  2. ^ 2.0 2.1 2.2 2.3 徐業龍. 枚乘故里. 淮陰區人民政府網站. 2020-02-28 [2025-03-02] (簡體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章來福. 淮安区以“枚”命名的地方. 淮安區報雲報. 2021-05-06 [2025-03-02]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