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朗秋
李朗秋(1927年10月—1990年10月5日),暱稱朗爹,湖南省岳陽縣人,男,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1927年10月生於岳陽縣步仙區關王鄉,年幼時因家境貧寒而輟學。
1949年8月在家鄉參加支前秋征工作;1951年4月起,他歷任岳陽縣八區農會主任、副區長、區長、區委副書記;195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3月任岳陽縣二區區委副書記;1955年3月任岳陽縣農村工作部副部長;1955年4月任岳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1958年4月任岳陽縣梅溪鄉黨委書記;1959年2月任岳陽縣委工交部長、副縣長;1961年9月調任君山農場黨委副書記、場長、書記;「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頂住種種壓力堅守工作崗位,保護眾多落難的幹部和知識分子;1974年1月任中共岳陽地委副書記、地革委副主任;1975年12月任長沙市委副書記;1980年7月再次任岳陽地委副書記,並於1981年11月兼任縣級岳陽市委書記[1]。
1975年6月,湖南省委書記毛致用主持湖南省委工作時(此時省委第一書記華國鋒已兼任國務院副總理),在岳陽地委《關於復修鐵山水庫的請示報告》上親自作出批示,重新啟動鐵山水庫工程建設。1981年,有人通過內參向中央報告:「勞民傷財的鐵山工程就當下馬」。胡耀邦批示時任國家農委副主任李瑞山一行到岳陽調查後,與萬里副總理同意鐵山水庫恢復建設。毛致用親自點派已調任長沙市委副書記的李朗秋回岳陽工作,並兼任鐵山工程建設總指揮長,使大壩工程按期於1982年4月竣工[2]。
1983年8月岳陽市升為省轄市後任中共岳陽市委書記,同年兼任中共岳陽地委宣傳部長[3]:29,1985年6月當選為中共湖南省第五屆省委委員,1986年1月兼任岳陽市軍分區第一政委;在市委任職期間,他主張岳陽市應該以石油化工、輕紡食品、貿易港口、風景旅遊為主要產業,他提出的發展戰略,也被部分學者視為岳陽市起步和騰飛的基礎[4];1986年2月岳陽地市合併後,他積極響應領導班子年輕化,主動從一線領導崗位退下,次月轉任市委特邀顧問[5]。
1990年10月5日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3歲[6]。
參考
[編輯]![]() | ||
---|---|---|
前任: 首任 |
中國共產黨岳陽市委員會書記 1983年8月—1986年2月 |
繼任: 儲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