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帝國公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帝國公民運動
Reichsbürgerbewegung
黨員
(2021)
21,000
意識形態整體
德意志民族主義
君主主義
保守主義
第二帝國主義
民族統一主義
硬歐洲懷疑主義
派別
新納粹主義
新法西斯主義
白人至上主義
泛日耳曼主義
科學種族主義
反猶太主義
政治立場極右翼
官方色彩  黑色
  白色
  紅色
第二帝國國旗色
黨旗
德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帝國公民(德語:Reichsbürger)又稱帝國公民運動(德語:Reichsbürgerbewegung)是否認德國聯邦政府合法性的反憲法主義和歷史修正主義的德國極右翼政治團體。2022年12月7日,該組織領導人海因里希十三世因被控參與2022年德國未遂政變而遭到逮捕。[1]

該組織否認聯邦政府的合法性,謀求重建德意志帝國。並認為德意志帝國依然在1937年的疆界上存在並由帝國公民組織領導。

幾個與該組織暴力成員和非法武器庫發生有關事件引起了媒體和政府的關注。德國當局估計,截至2021年7月 (2021-07),德國有 21,000 人屬於該運動。[2]

歷史[編輯]

臨時帝國政府(Kommissarische Reichsregierung,簡稱KRR)1985年由沃夫甘·格哈德·君特·玉寶成立[3],這是一個支持陰謀論反猶主義種族主義的政治團體。有說這個組織的支持者由新納粹主義者君主制支持者組成[4][5],但經濟學人的報導稱即使是新納粹主義者也把帝國公民當笑話看[6];並且德國聯邦內政部認為該組織只有5%的成員是新納粹主義者。不論帝國公民是否為新納粹主義,由於該組織拒絕承認聯邦共和國的存在,所以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可能觸犯法律[7]。布蘭登堡州手冊根據聯邦憲法保衛局框架將該組織認定為極端組織因為這個組織被認為可能危害現代民主和社會。[8]

2022年12月7日,該組織領導人海因里希十三世因被控參與2022年德國未遂政變而遭到逮捕。[1]

觀點[編輯]

歷史虛無主義[編輯]

帝國公民認為德國依然在戰前領土存在而聯邦共和國僅僅是一個同盟國成立的公司,魏瑪憲法依舊有效。[9][10]他們的依據之一就是西德憲法法院的判決。這個判決認定了聯邦德國以外的第二個德國。

西德基本法序言中關於適用地區的條款:

「本基本法適用於巴登、巴伐利亞、不萊梅、漢堡、黑森、下薩克森、北萊茵-威斯伐倫、萊茵蘭-普法爾茨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符騰堡-巴登符騰堡-霍亨索倫州的領土。在德國的其他地區,它將在他們加入(聯邦德國)後生效。」[11]

而憲法法院在判決中判定基本法合憲:

《基本法》——不僅僅是國際法理論和憲法理論的論文! – 假設德意志帝國在 1945 年的崩潰中倖存下來,並且沒有通過投降或盟軍佔領國或之後在德國行使外國國家權力而滅亡......這也符合聯邦的一貫判例法憲法法院,參議院在其中舉行。 德意志帝國繼續存在......,仍然具有法律能力,但由於缺乏組織,特別是由於缺乏制度化機構,無法作為一個整體國家行事。 ……隨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成立,並沒有建立一個新的西德國家,而是對德國的一部分進行了重組。 ... 因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不是德意志帝國的「合法繼承者」,而是與「德意志帝國」國家相同的國家 - 然而,就其空間範圍而言,「部分相同」,因此該身份不要求排他性。 因此,就其國民和國土而言,聯邦共和國不包括整個德國,儘管它是國際法主體「德國」(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國民,其人民屬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統一的國家領土「德國」(德意志帝國)承認,他們自己的國家領土屬於同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憲法方面,它把主權限制在「基本法的適用範圍」……但也對整個德國負責(參見基本法序言)。

然而,帝國公民的成員只注意到了這一段而沒有注意到判決關於聯邦共和國的其他部分。因此,他們認為西德不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是同盟國成立的公司。因此,帝國公民創立了許多「行政機構」甚至選舉產生了「帝國總理」

反猶太主義[編輯]

根據聯邦憲法保衛局的說法,一些帝國公民團體和個人是反猶主義者。 一個例子是一個被稱為「Geeinte deutsche Völker und Stämme」的組織,這個組織在2020年3月26日被關閉[12]因為它宣揚猶太人和穆斯林沒有人權。[13]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陳家齊. 德國極右派意圖政變 恢復舊帝國為何跟俄國扯上關係?. 雅虎新聞. 2022年12月8日 [2022年12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2月14日) (中文(繁體)). 
  2. ^ "Verfassungsschutzbericht 2021" (PDF).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14). 
  3. ^ German police raid neo-Nazi Reichsbürger movement nationwide. BBC News. March 19, 2020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4. ^ Schuetze, Christopher F. Germany Shuts Down Far-Right Clubs That Deny the Modern State. New York Times. March 19, 2020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5. ^ Wright, Timothy. Germany’s New Mini-Reichs.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June 22, 2019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3). 
  6. ^ Hundreds of Germans are living as if the Reich never ended. The Economist. November 10, 2016 [2023-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7. ^ "Reichsbürger" und "Selbstverwalter" - eine zunehmende Gefahr? ['Reichsbürger' and 'Selbstverwalter' - an Increasing Danger?]. 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2022 [December 7,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3) (德語). 
  8. ^ Hüllen, Michael; Homburg, Heiko. 'Reichsbürger' zwischen zielgerichtetem Rechtsextremismus, Gewalt und Staatsverdrossenheit (PDF). Wilking, Dirk (編). Reichsbürger. Ein Handbuch 3rd. Potsdam: Demos: Brandenburgisches Institut für Gemeinwesenberatung. 2017: 15–53 [2022-12-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07). 
  9. ^ Anthony Faiola & Stephanie Kirchner. In Germany, right-wing violence flourishing amid surge in online hate. Washington Post. March 20, 2017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10. ^ Dick, Wolfgang. What is behind the right-wing 'Reichsbürger' movement?. Deutsche Welle. 19 October 2016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11. ^ Grundgesetz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1949).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12. ^ Schuetze, Christopher F. Germany Shuts Down Far-Right Clubs That Deny the Modern State. New York Times. March 19, 2020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13. ^ Verfassungsschutzbericht 2021 (PDF). bmi.bund.de. 2021 [2022-12-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