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壽寧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壽寧縣
位於鰲陽鎮的仙宮橋
位於鰲陽鎮的仙宮橋
壽寧縣的地理位置
壽寧縣的地理位置
福建省寧德市的地理位置
福建省寧德市的地理位置
坐標:27°27′25″N 119°30′36″E / 27.457°N 119.51°E / 27.457; 119.51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福建省寧德市
政府
 • 縣委書記周乃松
 • 縣長張永森1981年
面積
 • 總計1,432.97 平方公里(553.27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77,960人
 • 密度124人/平方公里(322人/平方英里)
 • 城鎮88,595人
語言
 • 母語方言閩東語福寧片壽寧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355500
電話區號593
行政區劃代碼350924

壽寧縣位於中國福建省東北部,是寧德市下轄的一個,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洞宮山脈南段,壽寧縣地處閩浙交界,距福州市284公里,與福建省福安周寧政和及浙江省慶元景寧泰順縣交界,有「兩省甌脫,五界門戶」之稱。通行閩東語壽寧話(屬福寧片),北部有一部分地區講吳語、縣政府駐鰲陽鎮

歷史

[編輯]

秦朝,屬閩中郡。西漢,高祖時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以後屬建安郡侯官縣。晉朝,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年)屬豐州。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溫麻併入原豐縣(今閩候),屬豐州。大業三年(607年)屬建安郡閩縣(今閩候)。唐朝,屬福州連江縣,周長安二年(702年)屬泉州長溪縣,天寶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屬長樂郡長溪縣,以後又屬福州長溪縣。開成元年(836年)感德場設立,壽寧分屬長溪縣與感德場。閩龍啟元年(933年)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壽寧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仍隸福州。閩亡,福州歸吳越國。宋朝,咸平三年(1000年),寧德縣的關隸鎮升為關隸縣。政和五年(1115年)改關隸縣為政和縣,紹興三十二年(1162)升建寧軍為建寧府,壽寧的西北部先後分別屬建寧軍關隸縣、建寧府政和縣。淳佑五年(1245年)長溪分置福安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長溪縣為福寧州轄福安、寧德兩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升建寧府為建寧路,壽寧的西北部屬建寧路政和縣,東南部屬福州路福寧州福安縣。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建寧路改為建寧府。洪武二年(1369年)降福寧州為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西北部屬建寧府政和縣。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據《今縣釋名》,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仍屬建寧府。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福寧州為福寧府,壽寧劃歸福寧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壽寧屬東路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壽寧屬閩海道,道所在地閩侯。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道,壽寧縣屬於福建省。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4個省、2個市,壽寧縣屬閩海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壽寧復為福建省直轄;5月,閩東蘇維埃政府在今壽寧縣境內設立福壽縣;7月,壽寧屬第二行政區,區治設福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改屬第三行政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壽寧改屬第一行政區。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壽寧屬第八行政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屬第一行政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壽寧,同年7月20日成立壽寧縣人民政府,壽寧縣隸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福安。1950年,第三行政區改稱福安專區,專員公署仍設福安。1971年,專署領導機關遷寧德,福安專區更名為寧德地區,壽寧縣隸屬寧德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寧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改稱寧德地區行政公署,駐地不變,壽寧縣仍屬寧德地區。2000年10月,寧德地區撤地建市,壽寧縣屬寧德市。

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壽寧縣常住人口為177960人。[2]

地理

[編輯]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境內海拔跨度大,垂直差異明顯,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縣山地面積1167.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8.9%,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最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最低的武曲村海拔只有60米。

氣候

[編輯]
壽寧-海拔845米(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3.2
(73.8)
26.8
(80.2)
29.0
(84.2)
31.1
(88.0)
33.7
(92.7)
34.4
(93.9)
36.7
(98.1)
35.4
(95.7)
34.5
(94.1)
31.4
(88.5)
30.4
(86.7)
23.8
(74.8)
36.7
(98.1)
平均高溫 °C(°F) 10.7
(51.3)
12.3
(54.1)
15.4
(59.7)
20.3
(68.5)
23.8
(74.8)
26.5
(79.7)
29.7
(85.5)
29.0
(84.2)
25.9
(78.6)
21.7
(71.1)
17.4
(63.3)
12.9
(55.2)
20.5
(68.8)
日均氣溫 °C(°F) 5.7
(42.3)
7.1
(44.8)
10.2
(50.4)
15.0
(59.0)
19.0
(66.2)
22.2
(72.0)
24.6
(76.3)
24.1
(75.4)
21.3
(70.3)
16.7
(62.1)
12.3
(54.1)
7.4
(45.3)
15.5
(59.9)
平均低溫 °C(°F) 2.4
(36.3)
3.6
(38.5)
6.5
(43.7)
11.0
(51.8)
15.2
(59.4)
19.0
(66.2)
21.0
(69.8)
20.8
(69.4)
18.1
(64.6)
13.1
(55.6)
8.7
(47.7)
3.7
(38.7)
11.9
(53.5)
歷史最低溫 °C(°F) −8.7
(16.3)
−7
(19)
−5.8
(21.6)
−0.5
(31.1)
4.6
(40.3)
8.9
(48.0)
15.9
(60.6)
15.3
(59.5)
9.6
(49.3)
1.4
(34.5)
−2.8
(27.0)
−9.8
(14.4)
−9.8
(14.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73.5
(2.89)
100.1
(3.94)
187.7
(7.39)
179.3
(7.06)
238.6
(9.39)
320.1
(12.60)
226.4
(8.91)
304.1
(11.97)
175.0
(6.89)
69.8
(2.75)
73.3
(2.89)
64.7
(2.55)
2,012.6
(79.23)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15.2 15.7 19.2 18.4 19.9 20.5 17.3 20.9 15.9 9.8 11.4 11.6 195.8
平均相對濕度(%) 82 83 83 81 82 85 81 83 82 79 81 79 82
月均日照時數 107.7 99.4 106.8 125.0 127.6 122.1 202.4 176.9 144.1 155.9 123.3 130.8 1,622
可照百分比 33 31 29 32 30 29 48 44 39 44 38 41 37
資料來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3][4]

行政區劃

[編輯]

壽寧縣下轄8個、6個[5]

鰲陽鎮、​斜灘鎮、​南陽鎮、​武曲鎮、​犀溪鎮、​平溪鎮、​鳳陽鎮、​清源鎮、​大安鄉、​坑底鄉、​竹管壠鄉、​芹洋鄉、​托溪鄉和​下黨鄉

交通

[編輯]

文化

[編輯]

壽寧縣的壽寧北路戲、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人物

[編輯]

景點

[編輯]
  • 南山風景區:位於壽寧南陽,包括金雞山、南山頂、赤陵洋、紫雲山、龜湖五個風景區。
  • 三峰古剎:位於鰲陽鎮西南部。
  • 西浦風景區: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壽寧犀溪。
  • 楊梅洲風景區:位於壽寧坑底。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中國: 福建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3.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簡體)). 
  4. ^ 中国气象数据网.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簡體)). 
  5. ^ 行政区划搜索:寿宁县.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