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
沙县区 | |
---|---|
市辖区 | |
沙溪傍晚风景 | |
![]() 沙县区(粉紅色)在三明市的位置 | |
![]() 福建省三明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标:26°24′10″N 117°47′07″E / 26.40278°N 117.78529°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福建省三明市 |
政府駐地 | 凤岗街道 |
下级行政区 | |
政府 | |
• 县委书记 | 吴健成 |
• 县长 | 陈晓翔 |
面积 | |
• 总计 | 1,798.83 平方公里(694.5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2年) | |
• 常住 | 27.06萬人 |
• 密度 | 150人/平方公里(390人/平方英里) |
語言 | |
• 母语(方言) | 闽语闽中片沙县话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365050 |
電話區號 | 0598 |
車輛號牌 | 闽G |
行政区划代码 | 350405 |
網站 | 沙县政府门户网站 |
沙县区(闽语闽中片沙县话:[sua 44 kuɪ̃ 3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三明市的市辖区,位于福建省中部、闽江南源沙溪下游,區政府駐凤岗街道府前中路89號。
简介
[编辑]沙县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全境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1]
历史沿革
[编辑]古代时期
[编辑]东晋义熙中年间(405~418年),设立沙村县,隶属建安郡。隋朝时期,废沙村县。唐武德四年(621年),设立沙县,隶属建州,后并入建安县。唐永徽六年(665年),重新设立沙县。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析出县西黄连峒一带设立宁化县。[2][3]
大历十二年(777年),沙县隶属汀州。五代后汉乾佑元年(948年),沙县隶属剑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剑州改名为南剑州,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剑州改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南剑路改为延平路)。至正末年(1360年),陈友定据守延平路,沙县为陈友定辖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平陈友定,延平路改为延平府,沙县隶属延平府。[3]
明朝镇压沙县邓茂七起事后,明景泰三年(1452年),福建都督范雄、刑部右侍郎薛希琏、巡按监察御史陈员韬以“沙县新岭以南地区险远,难以控制”为由,析沙县二十四都部分及二十五至三十二都设立永安县。明成化六年(1470年),将沙县十九都部分划归新设的明溪县。[2]
民国时期
[编辑]民国3年(1914年),实行省道县制,沙县隶属建安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除道制,沙县直属福建省。[3]
1933年12月14日,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将沙县划归延建省[註 1]。1934年1月,中华共和国被南京国民政府消灭后,[4][5]中国工农红军攻占沙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沙县革命委员会。2月底,中国工农红军撤离沙县。撤离后,沙县为中国国民党政权统治区。1934年末,福建省设立10个行政督察区,沙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5年年,福建省将10个行政督察区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沙县隶属第二行政督察区。[3]
民国28年(1939年),析沙县三元、历东、历西等地设立三元特种区。6月,三元特种区改为三元县。[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1949年6月16日,沙县从国民党政权转到共产党政权,成立沙县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2月,沙县隶属南平专区。1970年7月1日,沙县隶属三明地区。1983年,撤销三明地区,设立三明市,沙县隶属三明市。[3]
1983年7月,洋溪公社划归三明市梅列区管辖。1984年10月,夏茂公社、青州公社改为夏茂镇、青州镇;原虬江公社位于城区的7个生产大队并入城关镇,城关镇更名为凤岗镇。镇头公社改为琅口乡,南坑仔公社改为南霞乡。1993年,高桥乡、富口乡、高砂乡、琅口乡改为高桥镇、富口镇、高砂镇、琅口镇。1999年,西霞乡更名际口乡。[6]
2000年7月,大洛乡改为大洛镇。12月,撤销际口乡,其区域并入凤岗镇,琅口镇古县村划归凤岗镇管辖。2002年9月30日,撤消梨树乡,原梨树乡梨树村、月邦村、坡后村、中堡村并入夏茂镇;原梨树乡池科村、新桥村、泉水峡村并入高桥镇。2003年9月,撤销凤岗镇、虬江乡和琅口镇,按沙溪河水北和水南地域设立凤岗街道、虬江街道。[7]
2021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报国务院同意,撤销沙县,设立三明市沙县区。[8]
行政区划
[编辑]凤岗街道、虬江街道、青州镇、夏茂镇、高砂镇、高桥镇、富口镇、大洛镇、南霞乡、南阳乡、郑湖乡、湖源乡、金沙园开发区、金古园开发区、青山纸业工业区和海西物流园区。
地理
[编辑]氣候
[编辑]沙縣(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81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30.2 (86.4) |
34.8 (94.6) |
35.5 (95.9) |
36.3 (97.3) |
37.3 (99.1) |
38.4 (101.1) |
41.4 (106.5) |
40.9 (105.6) |
38.8 (101.8) |
36.8 (98.2) |
34.4 (93.9) |
29.9 (85.8) |
41.4 (106.5) |
平均高温 °C(°F) | 15.5 (59.9) |
17.7 (63.9) |
20.8 (69.4) |
26.0 (78.8) |
29.4 (84.9) |
32.1 (89.8) |
35.3 (95.5) |
34.8 (94.6) |
31.9 (89.4) |
27.6 (81.7) |
22.4 (72.3) |
17.1 (62.8) |
25.9 (78.6) |
日均气温 °C(°F) | 10.0 (50.0) |
12.1 (53.8) |
15.1 (59.2) |
20.0 (68.0) |
23.7 (74.7) |
26.6 (79.9) |
28.8 (83.8) |
28.4 (83.1) |
25.9 (78.6) |
21.3 (70.3) |
16.4 (61.5) |
11.2 (52.2) |
20.0 (67.9) |
平均低温 °C(°F) | 6.8 (44.2) |
8.5 (47.3) |
11.6 (52.9) |
16.0 (60.8) |
19.9 (67.8) |
22.8 (73.0) |
24.2 (75.6) |
24.2 (75.6) |
22.0 (71.6) |
17.2 (63.0) |
12.7 (54.9) |
7.7 (45.9) |
16.1 (61.1) |
历史最低温 °C(°F) | −4.2 (24.4) |
−3.2 (26.2) |
−2.6 (27.3) |
4.0 (39.2) |
10.7 (51.3) |
13.6 (56.5) |
20.1 (68.2) |
18.9 (66.0) |
12.9 (55.2) |
5.4 (41.7) |
−1.0 (30.2) |
−6.5 (20.3) |
−6.5 (20.3)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76.4 (3.01) |
114.8 (4.52) |
194.8 (7.67) |
196.3 (7.73) |
263.8 (10.39) |
282.0 (11.10) |
149.2 (5.87) |
160.6 (6.32) |
98.2 (3.87) |
63.0 (2.48) |
71.3 (2.81) |
56.4 (2.22) |
1,726.8 (67.99)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12.5 | 13.6 | 18.0 | 16.8 | 18.0 | 17.9 | 13.0 | 15.8 | 11.0 | 7.6 | 8.3 | 9.9 | 162.4 |
平均相對濕度(%) | 83 | 82 | 82 | 80 | 81 | 82 | 76 | 77 | 78 | 78 | 82 | 82 | 80 |
月均日照時數 | 85.9 | 86.2 | 88.3 | 108.5 | 125.9 | 135.9 | 230.8 | 205.4 | 168.4 | 155.9 | 115.0 | 103.8 | 1,610 |
可照百分比 | 26 | 27 | 24 | 28 | 30 | 33 | 55 | 51 | 46 | 44 | 36 | 32 | 36 |
数据来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10][11] |
人口
[编辑]根据(福建省)三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查公报显示:沙县常住人口为250503人,男性人口占比51.24%,女性人口占比48.76%,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1.67%,15-59岁占比59.53%,60岁以上占比18.8%,65岁以上占比13.45%。[12] 2022年初,沙县区常住人口数为25.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62万人。户籍人口27.0642万人,其中男性13.9062万人。
经济
[编辑]2018年,沙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51.1亿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29033元。[13]
教育
[编辑]高等院校
[编辑]-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职教园分校
知名产业
[编辑]沙县小吃遍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各地,共有240多个品种,年经营收入近80亿元,代表福建省唯一餐饮品种入驻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窗口,并入驻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和全国人大机关食堂,沙县也因此被评为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1]
2015年底,官方统计的授权门店已达到两万家以上,而2017年媒体估计的门店总数达到六至八万。[14][15]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沙县基本情况. 沙县人民政府. 2019-05-10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 ^ 2.0 2.1 2.2 张卿子. 沙县境域变迁. 沙县人民政府. 2007-10-02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 ^ 3.0 3.1 3.2 3.3 3.4 县级建置. 沙县人民政府. 2007-10-02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 ^ 郑澄桂,一九三三年福建事变若干史事徵考,《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6期
- ^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
- ^ 80-90年代的境内区划. 沙县人民政府. 2007-10-03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 ^ 2000年以来的行政区划. 沙县人民政府. 2017-02-24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 ^ 福建沙县撤县设区. [202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 ^ 行政区划搜索:沙县区.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简体)).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简体)).
- ^ 中國: 福建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经济实力. 沙县人民政府. 2019-02-26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 ^ 张霞. 顾策; 温翠玲; 郭悦; 朱丽惠 , 编. 餐饮“奇葩”沙县小吃:一个县的全国生意. 南方周末. 2015-11-19 [201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 ^ 姚玮洁. 沙县小吃背后推手:县委鼓励200名干部下海. 瞭望东方周刊. 2015-08-17 [201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