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志行
個人資訊 | |||
---|---|---|---|
出生日期 | 1948年7月30日 | ||
出生地點 | 英國「沙丹拿」號油輪 | ||
國家代表隊 | |||
年份 | 球隊 | 出場 | (進球) |
1972-1982 |
![]() | 75 | (22) |
容志行(1948年7月30日—),廣東台山人,中國足球運動員。
生平
[編輯]容志行祖籍廣東台山,父親容寶琛在1948年秋天攜全家前往印度工作,容志行出生於開往印度的英國「沙丹拿」號油輪上,五歲時隨家人從印度回到廣州定居。在就讀廣州市寶賢大街小學之前,母親給他起了「志行」的學名,意思是「做人要志在必行」[1]。
容志行自小已展現出過人的足球天賦,9歲進入寶崗業餘體校兒童足球班,接受專業訓練,1962年考入廣州二沙頭業餘體校足球隊,後入選廣州市少年足球隊。1964年,入選廣州工人足球隊,1966年入選廣州足球隊。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廣州隊被解散,其被下放至三水「五七幹校」進行勞動改造,1969年7月,被重組後廣東足球隊選中,成為正選球員。1971年5月,在廣東隊與古巴國家足球隊的比賽中,在臨終場前打入制勝球,幫助球隊以2:1獲勝,這場比賽讓他聲名鵲起。此後多次代表廣東隊參加國內外重要賽事,帶領球隊獲得第三屆全運會足球項目冠軍以及全國足球甲級隊聯賽冠軍。
1972年,正式成為中國國家足球隊隊員,司職邊鋒、前衛和中鋒,作為主力隊員,在第七屆、第八屆亞運會足球項目比賽、第六屆亞洲杯足球賽及1982年世界盃預選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74年,在國家隊訪問香港的友誼賽中,以一腳勁射踢出「世界波」,使得粵語「世界波」一詞風靡中國內地,1977年,他在與貝利領銜的美國宇宙隊的友誼賽中表現出色,賽後貝利對其場上表現進行了讚揚,並主動與其交換球衣。在1982年世界盃預選賽中,其貢獻關鍵進球和助攻,令中國隊以小組第一晉級,最為人稱道的是在對陣科威特隊時帶傷上陣並頭球破門,率隊以3比0獲勝,但最終因附加賽不敵紐西蘭隊無緣決賽周。
1983年2月27日,35歲的容志行在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舉行告別表演賽,正式結束球員生涯。對陣雙方為廣東隊對中國青年隊。容志行在比賽中身穿11號球衣,在上下半場各進一球,最終雙方2-2戰平。[2]當天雖然是元宵節,仍然有二萬多球迷入場觀看比賽。[3]
其退役後被任命為廣東少年足球隊主教練,並率隊參加1983年香港亞洲少年足球邀請賽,以五戰全勝的戰績奪冠。1983年9月進入華南師範大學幹部進修班(廣東行政學院前身)學習,結業後,他先後擔任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深圳市體委主任等職,並參與組建深圳足球俱樂部。2003年,當選中國足協副主席[4],2021年卸任,轉任中國足協新技術委員會顧問。
評價
[編輯]1979-1981年,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十佳運動員」。1984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傑出運動員」稱號,2009年入選「60位最具影響力的新中國體育人物」。2013年獲亞足聯「金星貢獻獎」。
容志行性格謙遜,職業生涯從未領到紅、黃牌,面對惡意犯規從不報復,以技術優勢化解衝突,賽後從不爭執裁判判罰,被認為具有高尚的體育道德。1979年,《中國體育報》記者邱鎮祁在《足壇名將容志行》一文中將其精神總結為「志行風格」,得到國家體委常務副主任榮高棠肯定。此後,「志行風格」成為中國體育界首個以個人命名的體育道德典範[5]。
參考文獻
[編輯]- ^ 邮轮婴儿容志行的传奇经历 与聂卫平是多年棋友-搜狐体育. sports.sohu.com. [2025-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5).
- ^ 足球名宿容志行告別賽,1983年3月1日(星期二),香港《大公報》,第八版
- ^ 容志行昨告別賽 楊康華贈紀念杯,1983年2月28日(星期一),香港《大公報》,第三版
- ^ 容志行火线当选足协副主席 阎世铎发布会细解缘由_国内足坛-其他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sports.sina.com.cn. [2025-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5).
- ^ 密素敏. 容志行—— 享誉足球赛场的“志行风格”(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44)). 人民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