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縣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8月13日) |
周寧縣 | |
---|---|
縣 | |
![]() 周寧縣城 | |
![]() 周寧縣的地理位置 | |
![]() 福建省寧德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標:27°06′21″N 119°19′59″E / 27.10595°N 119.33301°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福建省寧德市 |
政府駐地 | 獅城鎮 |
政府 | |
• 縣委書記 | 雷春雄,畲族 |
• 縣長 | 陳文卿,女 |
面積 | |
• 總計 | 1,035.49 平方公里(399.80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49,567人 |
• 密度 | 144人/平方公里(374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78,954人 |
語言 | |
• 母語(方言) | 閩東語福寧片周寧話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355400 |
電話區號 | 593 |
行政區劃代碼 | 350925 |
周寧縣是福建省寧德市下轄的一個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東鄰福安,西接政和,北連壽寧,東南與寧德蕉城接壤,西南與屏南隔溪相望,土地總面積1047.1平方公里。周寧縣地處鷲峰山脈東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800米,縣城海拔880多米,居全省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之稱。通行閩東語周寧話(自稱為平話),屬福寧片(北片),縣政府駐獅城鎮北門路11號。
歷史
[編輯]周寧縣古為七閩地。春秋屬越,戰國屬楚。秦屬閩中郡。西漢為閩越國,東漢屬會稽郡。三國屬吳建安郡。晉南朝屬溫麻縣。隋屬原豐縣(閩縣)。唐屬長溪縣。五代閩龍啟元年(933年)起屬寧德縣,宋初為青田鄉東洋里。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東洋行縣,由寧德縣主簿駐征賦稅。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分割東洋里十五至十八都設東洋分縣,由寧德縣丞駐治,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由縣佐駐治。
民國元年(1912年),東洋分縣改由寧德縣派分駐員治理。民國三年(1914年)復設縣佐。民國十八年(1928年),裁縣佐設警察所,綜理轄區行政事務。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設公安分局。民國二十二年六月(1933年)6月,改設寧德縣第五區。民國二十四年六月(1935年)6月,改設周墩特種區,脫離寧德縣轄,直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長樂)。民國二十五年二月(1936年)2月,又改為寧德縣第三區。民國二十六年一月(1937年)1月,復為周墩特種區,隸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二年九月(1943年)9月,改隸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八月一日(1945年)8月1日設縣,以周墩、寧德兩地首字定名周寧縣,縣治在獅城,轄地639.6平方公里,隸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四月,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九月(1948年)9月,寧德縣析咸杉鄉127.7平方公里歸周寧縣轄,全縣面積增至767.3平方公里。
1949年6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周寧;9月1日,成立周寧縣人民民主政府;11月12日,成立周寧縣人民政府,隸福安專區。1955年9月,壽寧縣劃出第六區(今純池鎮的11個行政村和泗橋全鄉)轄地278.7平方公里,歸周寧縣轄,全縣面積增至1046平方公里。1970年7月起,隸屬於寧德地區(現寧德市)。1958年秋,撤區、鄉,設人民公社。1963年恢復區、鎮建制。1966年,復撤區、鄉,設立人民公社。1970年7月起,隸寧德地區。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全縣設1鎮8鄉,轄140個行政村。1989年,全縣設1鎮8鄉,轄140個行政村。1990年—1995年,先後有5個鄉改鎮。2003年,在獅城鎮設5個社區。
行政區劃
[編輯]獅城鎮、咸村鎮、浦源鎮、七步鎮、李墩鎮、純池鎮、泗橋鄉、禮門鄉和瑪坑鄉。
人口
[編輯]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周寧縣的常住人口為149567人。[3]
地理
[編輯]全縣平均海拔800米,縣城海拔888米,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縣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盛夏日均氣溫僅24℃。全縣可利用的山地達102萬畝,現已初步形成林、茶、果、竹、菌、芋、藥材等商品基地。礦產資源,花崗石、高嶺土、紫砂土品位高、儲量大。水電資源極為豐富,目前人均裝機容量已達180瓦,居全省前列,為「全國農村初級電汽化達標縣」之一。已建成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的芹山-周寧梯級電站、抽水蓄能電站等。
氣候
[編輯]周寧-海拔899米(平均數據1991–2020,極端數據1981–201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2.9 (73.2) |
27.2 (81.0) |
29.3 (84.7) |
30.7 (87.3) |
32.1 (89.8) |
32.5 (90.5) |
35.7 (96.3) |
33.6 (92.5) |
32.7 (90.9) |
30.4 (86.7) |
29.6 (85.3) |
23.6 (74.5) |
35.7 (96.3) |
平均高溫 °C(°F) | 10.5 (50.9) |
12.0 (53.6) |
15.0 (59.0) |
19.6 (67.3) |
23.1 (73.6) |
25.9 (78.6) |
28.7 (83.7) |
27.9 (82.2) |
25.0 (77.0) |
21.0 (69.8) |
16.8 (62.2) |
12.5 (54.5) |
19.8 (67.7) |
日均氣溫 °C(°F) | 5.9 (42.6) |
7.2 (45.0) |
10.3 (50.5) |
14.9 (58.8) |
18.7 (65.7) |
22.1 (71.8) |
24.4 (75.9) |
23.6 (74.5) |
20.9 (69.6) |
16.5 (61.7) |
12.3 (54.1) |
7.7 (45.9) |
15.4 (59.7) |
平均低溫 °C(°F) | 2.8 (37.0) |
4.0 (39.2) |
6.7 (44.1) |
11.2 (52.2) |
15.3 (59.5) |
19.2 (66.6) |
21.1 (70.0) |
20.6 (69.1) |
17.9 (64.2) |
13.2 (55.8) |
9.0 (48.2) |
4.3 (39.7) |
12.1 (53.8) |
歷史最低溫 °C(°F) | −8.2 (17.2) |
−5.2 (22.6) |
−5.0 (23.0) |
−0.1 (31.8) |
4.0 (39.2) |
9.2 (48.6) |
15.1 (59.2) |
15.2 (59.4) |
9.9 (49.8) |
1.6 (34.9) |
−2.7 (27.1) |
−8.9 (16.0) |
−8.9 (16.0)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74.0 (2.91) |
106.7 (4.20) |
179.0 (7.05) |
168.1 (6.62) |
241.8 (9.52) |
326.6 (12.86) |
243.8 (9.60) |
330.6 (13.02) |
185.7 (7.31) |
78.2 (3.08) |
79.5 (3.13) |
67.9 (2.67) |
2,081.9 (81.97)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16.0 | 16.3 | 19.9 | 18.6 | 20.0 | 20.1 | 16.5 | 20.7 | 15.6 | 10.7 | 12.7 | 13.1 | 200.2 |
平均相對濕度(%) | 83 | 84 | 82 | 80 | 81 | 83 | 80 | 83 | 83 | 79 | 81 | 79 | 82 |
月均日照時數 | 104.6 | 92.0 | 102.5 | 114.6 | 118.7 | 112.5 | 193.5 | 160.6 | 138.8 | 150.4 | 114.7 | 123.9 | 1,526.8 |
可照百分比 | 32 | 29 | 27 | 30 | 28 | 27 | 46 | 40 | 38 | 43 | 36 | 38 | 35 |
資料來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4][5] |
旅遊
[編輯]- 九龍漈瀑布群景區:位於周寧縣城東南,整個瀑布群呈九級落差。1987年被評為第一批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鯉魚溪景區:位於周寧浦源村,村民傳統不食溪中鯉魚。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陳峭風景區:位於滴水岩西部10多公里處的陳峭村,上游即為屏南鴛鴦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交通
[編輯]
1959年前,全縣運輸全靠人力挑抬。1959年5月,小(古鎮)浦(城)公路賽(岐)浦段通車。小浦公路賽浦段通車後,汽車和其他機動車,逐漸取代長途人力運輸。當年底,全縣無償調用勞力、物資,組織民、技工5092人,投建梨(坪)外(表)、城(關)純(池)、七(步)李(墩)3條公路,分別於1960年4月及1961年2月先後停建。1965年冬,組織全縣民工投入續建,1965~1976年,先後建成公路8條105.43公里(未包括麻嶺軍用公路)。實現全縣社社(鄉)通公路。公路沿線村民開始以膠輪板車代肩,自行車代步。2012年, 寧上高速公路建成,周寧縣告別了「無高速時代」。
目前,周寧縣境內有 353國道(原
302省道)、
207省道(縱三線)和
寧上高速等主要公路幹線。
衢寧鐵路於2020年9月27日建成開通,在咸村鎮設周寧站。
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行政区划搜索:周宁县.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 ^ 中國: 福建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簡體)).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