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十兄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十兄弟是一個傳統中國民間故事,不同地區間流傳著大量不同版本,人數亦有演繹為五兄弟、六兄弟、七兄弟、八兄弟、九兄弟不等,但以十兄弟的故事流傳最廣[1]

故事情節

[編輯]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其原型可能是明朝的《憨子雜俎·七兄弟》[2]。但後世在不同地區,故事演化出大量不同版本。不同版本中,十兄弟的故事情節有一定變化,共通之處在於:[1]

  1. 兄弟們需要共同做一件事;
  2. 他們有不同的異能。

鍾敬文《中國民間故事形式》、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為例,其大致情節是:「一對夫婦老來得子十個,十人各有奇特之處,大哥犯罪後弟弟們依次頂上,後來卻因分東西不均,都淹死在最小的弟弟的眼淚中」。但各個版本中十個人需要做的事情、結局等存在差異,遇到難題的也不一定是大哥,也有父親、所有兄弟等情況。[1]

丁乃通在《中國民間故事索引》中提到了故事中可能會出現的具體異能,如千里眼、不怕水、不怕火等等[1]祁連休則指出除了「十」之外,兄弟人數也有五、六、七、八、九等。[1]

改編

[編輯]

20世紀之後,十兄弟被改成了諸如繪本[3]、電影等不同媒體的作品。《葫蘆兄弟》的故事也是借鑑十兄弟誕生的[4]

類似

[編輯]

六個人走遍天下英語How Six Made Their Way in the World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黃靖葳,2013,中國民間十兄弟故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 ^ 古者,兄弟七人,皆絕技,曰健大一,硬頸二,長腳三,遠聽四,爛鼻五,寬皮六,油炸七。健大看得須彌山可列家門屏幛,擔卻歸。上帝怒,敕封隆翳追之,並獲硬頸二。以斧斫其頸,斧數易,而頸無恙。長腳三距海一萬八千里,一日夜抵家報信。遠聽四早聞,偕爛鼻五赴難。西海龍王遣數千將敵之。五以鼻涕向下一摑,盡糊其將之眼。於是龍王親征,獲第六,直扯橫拽,而皮不窘。獲第七,叉入油氣鐺,炒七日七夜,而體不焦。七人者,終無成,老於牖下。錄曰:堅窮三界,橫亙十方,太山可挾,北海可超,是謂有力大人。而健者,無三界十方之體量,恃力負荷,保守門牆,遂致蛇龍跋扈,兄弟艱危,無業表樹。鳴呼,七人者而已矣。
  3. ^ 台湾“绘本阿公”携《十兄弟》进京. 中國青年報. 2012-10-09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 
  4. ^ “葫芦娃”之父胡进庆去世:葫芦娃是他心目中的“硬汉”!. 揚子晚報. 2019-05-14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