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主共和國旗幟列表
外觀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剛果民主共和國旗幟列表
國旗
[編輯]旗幟 | 日期 | 使用 | 描述 |
---|---|---|---|
![]() |
2006年至今 |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 | 天藍色底色,左上方有一顆黃色五角星,一道黃-紅-黃的斜條紋從左下角到右上角把旗幟劃開,黃色代表豐富的資源,紅色代表為國捐軀者的鮮血。 |
個人旗
[編輯]旗幟 | 日期 | 使用 | 描述 |
---|---|---|---|
![]() |
2006年至今 | 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 | 國旗變體,右下方有「Le President」(總統)字樣。 |
![]() |
1971年至1997年 | 薩伊共和國總統 | |
![]() |
1936年至1960年 | 比屬剛果總督 | 比利時三色旗為底色,左上方有個靛藍色方塊,繪製一顆黃色五角星。 |
行政區劃
[編輯]旗幟 | 日期 | 使用 | 描述 |
---|---|---|---|
![]() |
1960年至1967年 | 利奧波德維爾市旗 | |
![]() |
1967年至2011年 | 金夏沙市旗 | |
![]() |
2011年至今 | 金夏沙市旗 |
歷史旗幟
[編輯]旗幟 | 日期 | 使用 | 描述 |
---|---|---|---|
![]() |
1876年至1879年 | 國際非洲協會 | 靛藍色底色,中央有顆黃色五角星,藍色象徵剛果河,黃色星星象徵團結[1]、以及光明未來[2]。這是比利時殖民統治時期,使用的唯一旗幟。 |
1879年至1885年 | 剛果國際協會 | ||
1885年至1908年 | 剛果自由邦 | ||
1908年至1960年 | 比屬剛果 | ||
![]() |
1960年至1963年 | 剛果第一共和國 | 靛藍色底色,中央有顆巨大的黃色五角星,靠近旗杆側垂直排列六顆較小的黃色五角星,象徵從比利時獨立時存在的六個省。[2] |
![]() |
1963年至1964年 | 靛藍色底色,左上方有一顆黃色五角星,一道黃-紅-黃的斜條紋從左下角到右上角把旗幟劃開,黃色代表豐富的資源,紅色代表為國捐軀者的鮮血。[1] | |
1964年至1966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
![]() |
1966年至1971年 | 同上,為斜條紋進行改良。 | |
![]() |
1971年至1997年 | 薩伊共和國 | 淺綠色底色,中央有個黃色圓形,繪製一隻手臂握著火把;旗幟帶有泛非顏色,中央圖案源自革命人民運動,火把象徵革命精神和革命者的犧牲。[3] |
![]() |
1997年至2003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靛藍色底色,中央有顆巨大的黃色五角星,靠近旗杆側垂直排列六顆較小的黃色五角星。 |
![]() |
2003年至2006年 | 天藍色底色,中央有顆巨大的黃色五角星,靠近旗杆側垂直排列六顆較小的黃色五角星。 |
擬議旗幟
[編輯]旗幟 | 日期 | 使用 | 描述 |
---|---|---|---|
![]() |
1960年5月 | 帕特里斯·盧蒙巴提議的剛果-利奧波德維爾旗幟 |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Jott 2010,第51頁.
- ^ 2.0 2.1 Znamierowski 2003,第220頁.
- ^ Moore & Ross 1986,第212頁.
參考書目
[編輯]- Jott, K.J. Flags of the World. Atglen, Pennsylvania: Schiffer Publishing. 2010. ISBN 978-0-7643-3635-5 (英語).
- Moore, Edwin; Ross, David. Collins Gem Guides: Flags of the World. Glascow: 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 1986. ISBN 0-00-459503-3 (英語).
- Znamierowski, Alfred. The World Encyclopedia of Flags 2nd. London: Anness Publishing. 2003. ISBN 0-681-60280-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