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遼塔
外觀
農安遼塔 | |
---|---|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 |
座標 | 44°25′35″N 125°10′07″E / 44.42640692°N 125.16868740°E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遼 |
編號 | 7-0941 |
認定時間 | 2013年3月5日 |
![]() |
農安遼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農安鎮,始建於遼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存最北端的佛塔[1]。2013年3月,農安遼塔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歷史
[編輯]
農安遼塔始建於遼聖宗時期,原稱「龍安塔」,曾是黃龍府寺的附屬物,作為遼代僧人的納骨塔使用[3]。據《農安縣誌》中所述,農安遼塔原高約三十丈,整體橫截面呈八角形,其檐各角均建有鐵製的風鈴和銅製的鍾,每逢風雨天則會互相敲擊作響[4]。遼道宗時期,佛學家鮮演曾擔任過黃龍府寺(即後世所稱「農安遼寺」)的住持,引起了佛教文化在黃龍府城的較大規模盛行[5]。清末民初時期,該塔逐漸訛稱為「農安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撥款修繕了農安遼塔,後因經濟困難而中斷[6]。在此次重修過程中,考古人員於塔身磚砌室中發現了觀世音和釋迦牟尼銅佛像、釋迦牟尼佛像銀牌、木製圓形骨灰盒、舍利子綢布帶、瓷香盒、瓷香爐、銀質小型圓盒等遼代文物[7]。1961年4月13日,農安遼塔被列入第一批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8]。1985年,吉林省人民政府重啟了對農安遼塔的修繕,恢復了其在《農安縣誌》中描繪的形制[6]。2013年3月5日,農安遼塔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外觀
[編輯]農安遼塔整體由青磚築成,橫截面呈八角形,由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構成。全塔共計13層,高約44米。塔身的八個面均建有龕門或假門,其檐角過渡部分建有斗拱,均仿木製結構;其檐尾均裝有鐵環,遇風時可撞擊作響,作為整塔在聲音方面的點綴和裝飾。塔剎底部刻有仰蓮圖案,其上方建有鍍金的圓光寶瓶,作為全塔最頂部的裝飾。[9]
參考文獻
[編輯]- ^ 农安辽塔. 農安縣人民政府. 2019-01-03 [2025-03-29].
- ^ 2.0 2.1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3-05-03 [2025-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 ^ 姜維東. 农安辽寺、辽塔考. 東北史地. 2011, (6): 33–38.
- ^ 农安县志 7. 1927.
高可三十丈, 作八角形, 矗然獨立,上接霄漢。相傳塔之各角有鐵馬銅鐘,每遇風雨則縱縱錚錚,金鐵皆鳴。
- ^ 辽史·道宗纪 23.
咸雍八年三月癸卯,有司奏春、泰、寧江三州三千餘人願為僧尼,受具足戒,許之。
- ^ 6.0 6.1 張曉東. 辽代砖塔形制初步研究 (博士論文). 吉林大學. 2011.
- ^ 吉林省农安塔在修缮工程中发现古物. 文物參考資料. 1953, (7): 43.
- ^ 吉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吉林省文化廳.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 ^ 朱翀楠. 以设计文化视角对农安辽塔的审美探析 (碩士論文). 吉林藝術學院. 2015.
![]() | 這是一篇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