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光澤縣

座標27°32′40″N 117°19′42″E / 27.5445365°N 117.3282935°E / 27.5445365; 117.328293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光澤縣
光澤縣城和北溪
光澤縣城和北溪
  光澤縣 在南平市的位置
  光澤縣
在南平市的位置
坐標:27°32′40″N 117°19′42″E / 27.5445365°N 117.3282935°E / 27.5445365; 117.3282935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福建省南平市
政府駐地杭川鎮
下級行政區
8
政府
 • 縣委書記王貴
 • 縣長郭鋒
面積
 • 2,240.25 平方公里(864.97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2]
 • 常住130,294人
 • 密度58.2人/平方公里(151人/平方英里)
 • 鄉村5.99萬[1]
 • 城鎮65,611人
 • 戶籍15.86萬[1]
語言
 • 母語方言邵將語 光澤話
閩北語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354100
電話區號0599
行政區劃代碼350723
國內生產毛額(2023)¥91.18億[1]
人均¥105609[1]
網站光澤縣人民政府
地圖

光澤縣閩北語Guáng-că̤-gṳ̄ing)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是南平市下轄的一個縣。武夷山西南麓,與閩贛兩省的武夷山市邵武建陽黎川資溪貴溪鉛山七縣市交界,縣政府駐杭川鎮二一七路122號。

歷史

[編輯]

漢末三國孫吳開發南方,於永安三年(260年)在今福建省設立建安郡,在閩江支流富屯溪的上游設置昭武縣。從此直到北宋,今光澤縣域一直是昭武縣(後改名邵武縣)的一部分。邵武縣西北(今光澤縣西部)的武夷山脈較為低矮,地勢從中低山向西迅速過渡為平原,與長江水系撫河流域的臨川南城溝通緊密。開皇十二年(592年),邵武劃歸撫州武德四年(621年),邵武劃歸建州[3]:36[4][5]

武德七年(624年),於邵武縣北設置洋寧鎮,是為光澤縣的前身。廣明元年(880年),在邵武與南城邊境設立杉關。此後南城-杉關-邵武的交通愈發重要,逐漸取代鉛山分水關崇安一線,成為江西往返福建的主道。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洋寧鎮改名財演鎮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邵武縣北部析置光澤縣,隸屬於邵武軍,縣治位於西溪、北溪交匯處的杭川。元、明、清,光澤縣的名稱、治所、轄境、隸屬均保持穩定。[3]:36-37,713[6]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江西省抗日戰爭期間,福州南昌等地大量難民逃至光澤,其中一些工商戶在此經商辦廠,使縣城有過短暫的繁榮,戰後即又衰落。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復歸福建省。1956年,隨建陽專區併入南平專區,此後隸屬不變。[3]:2-4

地理

[編輯]

地形為四周高、中間低,近似由東北向西延伸的平行四邊形山間盆地。盆地四周群山連綿,有55座千米以上的高山,東北部地勢高。山嶺多作北東-南西,或北西-南東走向。從四周向中央逐漸降低,盆地底部較平緩,主要是丘陵、河谷、平原。山地占71.73%、丘陵占18.24%,平原占5.67%,山間盆谷占4.36%。

氣候

[編輯]
光澤-海拔268米(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7.4
(81.3)
31.0
(87.8)
32.9
(91.2)
35.0
(95.0)
35.5
(95.9)
37.3
(99.1)
40.5
(104.9)
39.5
(103.1)
37.6
(99.7)
36.4
(97.5)
31.1
(88.0)
26.1
(79.0)
40.5
(104.9)
平均高溫 °C(°F) 12.1
(53.8)
14.8
(58.6)
18.0
(64.4)
23.7
(74.7)
27.6
(81.7)
30.0
(86.0)
33.5
(92.3)
33.1
(91.6)
30.4
(86.7)
26.0
(78.8)
20.4
(68.7)
14.7
(58.5)
23.7
(74.7)
日均氣溫 °C(°F) 6.8
(44.2)
9.3
(48.7)
12.7
(54.9)
18.0
(64.4)
22.2
(72.0)
25.1
(77.2)
27.6
(81.7)
27.1
(80.8)
24.3
(75.7)
19.3
(66.7)
13.9
(57.0)
8.3
(46.9)
17.9
(64.2)
平均低溫 °C(°F) 3.3
(37.9)
5.6
(42.1)
9.1
(48.4)
14.1
(57.4)
18.5
(65.3)
21.9
(71.4)
23.6
(74.5)
23.4
(74.1)
20.4
(68.7)
14.9
(58.8)
9.5
(49.1)
4.2
(39.6)
14.0
(57.3)
歷史最低溫 °C(°F) −7.5
(18.5)
−5.4
(22.3)
−5.7
(21.7)
2.0
(35.6)
7.8
(46.0)
11.5
(52.7)
19.0
(66.2)
16.9
(62.4)
10.9
(51.6)
1.3
(34.3)
−3.8
(25.2)
−10.8
(12.6)
−10.8
(12.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89.0
(3.50)
111.9
(4.41)
225.0
(8.86)
237.6
(9.35)
297.9
(11.73)
424.7
(16.72)
204.3
(8.04)
163.2
(6.43)
90.2
(3.55)
51.9
(2.04)
89.6
(3.53)
65.3
(2.57)
2,050.6
(80.73)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13.6 14.0 19.0 17.9 18.1 18.5 13.6 14.8 10.3 7.2 9.6 10.1 166.7
平均相對濕度(%) 82 80 81 80 80 83 78 80 79 78 80 80 80
月均日照時數 81.4 82.2 82.3 103.7 120.9 117.5 207.0 187.0 161.4 155.2 124.4 117.9 1,540.9
可照百分比 25 26 22 27 29 28 49 46 44 44 39 37 35
資料來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7][8]

行政區劃

[編輯]

光澤縣下轄3個、5個[9]

杭川鎮、​寨里鎮、​止馬鎮、​鸞鳳鄉、​崇仁鄉、​李坊鄉、​華橋鄉和​司前鄉

人口

[編輯]

2021年,光澤縣常住人口12.9萬人,比上年減少0.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54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70%,比上年提高0.34個百分點。出生人口1117人,出生率7.29‰;死亡人口765人,死亡率為7.30‰;自然增長率為-0.01‰。戶籍人口數16.04萬人,比上年減少0.12萬人。

交通

[編輯]

教育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福建统计年鉴2024. [202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04). 
  2.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3. ^ 3.0 3.1 3.2 光澤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光泽县志. 北京: 群眾出版社. 1994. ISBN 750141226X. 
  4. ^ 邵武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邵武市志. 北京: 群眾出版社. 1993: 86. ISBN 7501410534. 
  5. ^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 東南諸河、台灣卷.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4: 85. ISBN 9787517027652. 
  6. ^ 福建省地方交通史志編纂委員會. 福建省交通志. 廈門: 鷺江出版社. 1998: 52-57. ISBN 7806105727. 
  7.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簡體)). 
  8. ^ 中国气象数据网.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3 June 2023] (中文(簡體)). 
  9. ^ 行政区划搜索:光泽县.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外部連結

[編輯]

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沒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