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熵基準測試
外觀
交叉熵基準測試(英語:Cross-entropy benchmarking,也稱為XEB)是一種量子基準測試協議,可用於展示量子優越性。[1] 在XEB中,一個隨機量子線路在量子計算機上執行多次,以收集一組 個比特串形式的樣本 。然後使用這些比特串通過經典計算機計算交叉熵基準保真度(),由下式給出:,在此公式中:
- 是線路中的量子比特數量。
- 是從被測量子計算機上收集到的比特串樣本()的總數。
- 代表所選擇的理想(無噪聲)量子線路。
- 指的是對於理想量子線路 和 比特初始零態 ,輸出實驗中觀測到的第 個比特串 的理論概率。
- 則是這些理論概率 針對實驗中所有 個觀測樣本的平均值。 因子 是一個歸一化常數,等於 量子比特系統可能輸出狀態的總數。整個表達式減1是為了校準範圍。
如果 ,則樣本是從無噪聲量子計算機收集的。如果 ,則樣本可能是通過隨機猜測獲得的。[2] 這意味著,如果一台量子計算機確實生成了這些樣本,那麼該量子計算機的噪聲太大,因此沒有機會執行超越經典的計算。由於用經典方式模擬量子線路需要指數級的資源,因此當今最大的超級計算機使用最優的經典算法模擬量子線路,也會達到無法計算XEB的程度。跨越這一點被稱為實現量子優越性;而在進入量子優越性領域後,XEB只能被估算。[3]
懸鈴木(Sycamore processor)是第一個通過XEB展示量子優越性的處理器。他們運行了包含 個量子比特和20個周期的隨機線路實例,獲得的XEB值為 。[3] 在實驗時,量子處理器生成樣本耗時200秒,而當時的Summit超級計算機則需要1萬年。經典算法的改進已將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上的運行時間縮短至大約一周,從而瓦解了懸鈴木處理器關於量子優越性的宣稱。[4] 截至2021年,由祖沖之2.1號實現的最新量子優越性展示仍然有效,其參數為 個量子比特,24個周期,XEB值為 。祖沖之2.1號生成樣本約需4小時,而神威·太湖之光則需要1萬年。[4]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Boixo, S.; et al. Characterizing Quantum Supremacy in Near-Term Devices. Nature Physics. 2018, 14 (6): 595–600. Bibcode:2018NatPh..14..595B. S2CID 4167494. arXiv:1608.00263
. doi:10.1038/s41567-018-0124-x.
- ^ Aaronson, S. Open Problems Related to Quantum Query Complexity. 2021. arXiv:2109.06917
[quant-ph].
- ^ 3.0 3.1 Arute, F.; et al. Quantum supremacy using a programmable superconducting processor. Nature. 2019, 574 (7779): 505–510. Bibcode:2019Natur.574..505A. PMID 31645734. S2CID 204836822. arXiv:1910.11333
. doi:10.1038/s41586-019-1666-5.
- ^ 4.0 4.1 Liu, X.; et al. Redefining the Quantum Supremacy Baseline With a New Generation Sunway Supercomputer. 2021. arXiv:2111.01066
[quant-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