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交叉熵基准测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交叉熵基准测试(英語:Cross-entropy benchmarking,也称为XEB)是一种量子基准测试协议,可用于展示量子优越性[1] 在XEB中,一个随机量子线路量子计算机上执行多次,以收集一组 比特串形式的样本 。然后使用这些比特串通过经典计算机计算交叉熵基准保真度(),由下式给出:,在此公式中:

  • 是线路中的量子比特数量。
  • 是从被测量子计算机上收集到的比特串样本()的总数。
  • 代表所选择的理想(无噪声)量子线路
  • 指的是对于理想量子线路 比特初始零态 ,输出实验中观测到的第 个比特串 的理论概率。
  • 则是这些理论概率 针对实验中所有 个观测样本的平均值。 因子 是一个归一化常数,等于 量子比特系统可能输出状态的总数。整个表达式减1是为了校准范围。

如果 ,则样本是从无噪声量子计算机收集的。如果 ,则样本可能是通过随机猜测获得的。[2] 这意味着,如果一台量子计算机确实生成了这些样本,那么该量子计算机的噪声太大,因此没有机会执行超越经典的计算。由于用经典方式模拟量子线路需要指数级的资源,因此当今最大的超级计算机使用最优的经典算法模拟量子线路,也会达到无法计算XEB的程度。跨越这一点被称为实现量子优越性;而在进入量子优越性领域后,XEB只能被估算。[3]

悬铃木Sycamore processor)是第一个通过XEB展示量子优越性的处理器。他们运行了包含 个量子比特和20个周期的随机线路实例,获得的XEB值为 [3] 在实验时,量子处理器生成样本耗时200秒,而当时的Summit超级计算机则需要1万年。经典算法的改进已将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缩短至大约一周,从而瓦解了悬铃木处理器关于量子优越性的宣称。[4] 截至2021年,由祖冲之2.1号实现的最新量子优越性展示仍然有效,其参数为 个量子比特,24个周期,XEB值为 。祖冲之2.1号生成样本约需4小时,而神威·太湖之光则需要1万年。[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oixo, S.; et al. Characterizing Quantum Supremacy in Near-Term Devices. Nature Physics. 2018, 14 (6): 595–600. Bibcode:2018NatPh..14..595B. S2CID 4167494. arXiv:1608.00263可免费查阅. doi:10.1038/s41567-018-0124-x. 
  2. ^ Aaronson, S. Open Problems Related to Quantum Query Complexity. 2021. arXiv:2109.06917可免费查阅 [quant-ph]. 
  3. ^ 3.0 3.1 Arute, F.; et al. Quantum supremacy using a programmable superconducting processor. Nature. 2019, 574 (7779): 505–510. Bibcode:2019Natur.574..505A. PMID 31645734. S2CID 204836822. arXiv:1910.11333可免费查阅. doi:10.1038/s41586-019-1666-5. 
  4. ^ 4.0 4.1 Liu, X.; et al. Redefining the Quantum Supremacy Baseline With a New Generation Sunway Supercomputer. 2021. arXiv:2111.01066可免费查阅 [quant-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