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菱汽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菱汽車工業株式會社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みつびしじどうしゃ
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東證1部7211
ISINJP3899800001在維基數據編輯
成立1917年(創業)
1970年4月22日(公司成立)
創辦人三菱重工業 編輯維基數據
代表人物加藤隆雄(社長)
總部 日本 〒108-8410
東京都港區芝浦三丁目1番21號
msb Tamachi田町車站大樓S
標語口號Drive your Ambition
產業汽車製造
產品汽車
營業額1兆4,554億日圓(2021年)
稅後盈餘3,123億日圓
所有權者三菱商事 編輯維基數據
員工人數45,485人(2021年3月)
結算期3月31日
主要股東日產汽車(24%)
三菱商事(20%)
三菱重工(1.44%)
網站www.mitsubishi-motors.co.jp

三菱汽車工業(日語:三菱自動車工業,英語: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簡稱三菱汽車MMC,是源自日本跨國汽車製造商[1],成立最初為三菱重工的汽車製造部門,總部設在東京芝浦三丁目。為日本第6大汽車製造商。

1970年起三菱汽車從三菱重工拆分[2],但其股權仍主要由三菱重工為首的三菱集團成員企業持有。三菱扶桑卡車及巴士公司在1970年-2002年間屬於三菱汽車的一部分,後來被戴姆勒集團收購大多數股份。2016年4月,三菱汽車爆發造假醜聞,同年10月起日產開始持有其34%股權,自此三菱成為雷諾日產聯盟英語Renault Nissan成員,但三菱商事仍然擁有三菱汽車20%股權。2024年底,日產汽車出售了10%的三菱汽車股份。

歷史

[編輯]
  • 早於1917年,三菱重工業的前身三菱造船推出日本首部量產型汽車三菱A型車,開始其汽車生產事業。另外亦創下數個日本第一,包括首台柴油引擎、首部柴油貨車、首部大型巴士及首部四輪驅動原型車。
  • 1932年,三菱汽車生產事業部推出首部大型巴士時以扶桑(Fuso)為系列,這是扶桑商用車輛系列的開始。
  • 1950年,三菱重工業有限公司被分割成西日本重工業有限公司、中日本重工業有限公司和東日本重工業有限公司,汽車生產事業部歸入中日本重工業有限公司。1964年,這三家被分割的公司再度合併為新的三菱重工業有限公司。
  • 196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型轎車的需求劇增。1960年,三菱500面世,這是二次大戰後日本第一款轎車。之後Minica、Colt、Galant等型號亦相繼面世。
  • 1970年4月22日,三菱汽車生產事業部從三菱重工業脫離,正式成立三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並技術移轉生產汽車技術予臺灣合作夥伴中華汽車
  • 1986年,三菱汽車投資台灣中華汽車25%股權。
  • 2000年,三菱刻意隱瞞汽車的缺陷,隱瞞車主而不召回檢修(三菱召回隱瞞,俗稱:三菱之恥)[3],造成大卡車車輪脫落使女性和兒童行人死亡。三菱汽車主管被起訴後,引爆多家日本車廠也有隱瞞故障未召回的醜聞。日本車廠當時出現許多召回檢修的案例,包括豐田汽車的主管也被檢方起訴。
  • 2003年1月6日,扶桑商用車輛從三菱汽車脫離,正式成立三菱扶桑卡客車有限公司
  • 2016年4月20日,三菱汽車爆發油耗資料造假醜聞,大約有62萬輛車的測試油耗資料有不當的造假操作,但這些車輛都屬於排氣量700c.c.以下的輕型車,分別為三菱eK日語三菱・eK車系中的wagon和space版約15萬7,000輛,以及為日產汽車合作代工生產的Dayz日語日産・デイズRoox日語日産・ルークス約46萬8,000輛輕型車,合計62萬8,000輛,並都已採取停售和停產處理。此次是繼2000年車輛瑕疵醜聞事件後,三菱汽車第二次爆發隱瞞造假。(此次事件是由日產汽車發現,並由三菱汽車展開內部調查,發現在胎壓方面的數據造假,又稱三菱二恥、三菱三恥)
  • 2016年5月12日,三菱汽車與日產汽車達成協議,日產汽車出資2,370億日圓收購三菱汽車34%股權而成為最大股東,三菱汽車並與日產汽車組成戰略聯盟,交易預計於第二季度進行。
  • 2016年10月20日,三菱汽車宣佈委任卡洛斯·戈恩為會長。
  • 2019年1月25日,2019年母廠爆發對菲律賓移工所給予的職業工作項目違於合約項目,因相關詐欺事件被政府下令五年內不得舉辦技能實習制度
  • 2019年6月卸任三菱自動車社長一職前社長益子修(ますこ おさむ),於2020年8月27日逝世。
  • 2024年3月,三菱汽車與廣汽集團合資的廣汽三菱宣布結束並退出中國市場,同月起關閉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總部與生產基地。

基地

[編輯]

三菱汽車的主要研發和生產基地都在日本。

  • 汽車研發
    • 十勝研發所
    • 東京研發所
  • 汽車生產工廠
    • 水島廠區(京都廠、滋賀廠、水島廠)
    • 名古屋廠區(岡崎廠、大江廠)

發展

[編輯]

北美洲

[編輯]
北美特供的三菱Raider皮卡

三菱汽車是於1982年開始進軍北美洲,總部是設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而為增加銷路,在千禧年三菱推出零利息的貸款策略,鼓勵客戶購置旗下汽車。起先銷路增加,但因此引起了大量不良貸款,計劃陷入困境,並於2003年告終。而汽車銷路,也在此後三年間減少了一半。

中國大陸

[編輯]
長豐三菱迷你帕傑羅
廣汽三菱歐蘭德

三菱汽車在中國大陸的合作夥伴為福建東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車型為三菱藍瑟系列和歐藍德系列車型。但整體上三菱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佔有率相對較低,而較成功的車型則是越野車Pajero。2012年10月12日三菱汽車在湖南長沙與廣汽集團成立了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主打「SUV世家」以生產SUV為主,另外還有銷售進口車的三菱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部在上海。

2003年,與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簽署為期10年的技術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子公司的安徽華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生產華菱重卡。2012年,出售安徽華菱股權,星馬完成與華菱重組整合,正式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

廣汽三菱於2024年3月正式退出中國市場。​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資料,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已更名為「湖南智享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原股東三菱汽車工業株式會社和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已退出,廣汽集團成為唯一股東。[5][6][7]

廣汽三菱原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總部與生產基地,已於2024年轉由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接手,成為其核心生產基地。​這一轉變是廣汽集團在三菱退出中國市場後,對廣汽三菱進行重組的結果。​廣汽三菱於2024年3月更名為「湖南智享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同年4月,廣汽集團將其100%股權轉讓給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8]

儘管三菱品牌已退出中國市場,廣汽集團與三菱汽車、三菱商事共同持股的廣汽三菱汽車銷售公司將繼續為廣汽三菱車主提供備件和售後服務 。​此外,根據中國《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車企在退出市場後仍需確保10年的零部件供應,並對已售車輛的後續維保工作負責。[9][10]

臺灣

[編輯]
中華汽車生產的台灣特供三菱Lancer Fortis/iO

早期三菱汽車是貿易商進口日本車來臺銷售,後來於1969年,由裕隆汽車的創辦人嚴慶齡創設中華汽車,初期採技術授權的方式,負責生產三菱汽車商用車,而後三菱汽車透過轉投資的方式投資25%的中華汽車股份,與裕隆集團合資在臺生產三菱汽車。目前由順益及匯豐經銷不同車款。

車款

[編輯]
三菱Xforce
三菱Eclipse Cross
三菱Outlander四代

已停產車款

[編輯]
三菱Lancer Evolution十代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orporate Prof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tsubishi Motors website, June 19, 2008
  2. ^ History of Mitsubish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unding Universe (subscription required)
  3. ^ Schuman,Michael. 三菱之恥. Time Express. 2004-08-01, (104): 28–32 [2012-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4. ^ 歷史沿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華菱星馬汽車集團(簡體中文)
  5. ^ 退出、更名、售后,广汽三菱离开后的体面_中国_市场_车型. m.sohu.com. [2025-06-21] (中文(中國大陸)). 
  6. ^ 三菱退出中国市场 广汽集团接手广汽三菱并拓展新业务-文轩财经丨商业 智库 指数. wenxuan.news. [2025-06-21]. 
  7. ^ 華夏時報. 三菱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广汽接手广汽三菱,售后维保正常进行. finance.sina.com.cn. 2024-03-07 [2025-06-21]. 
  8. ^ sina_mobile. 合资变全资控股!广汽埃安超20亿收购广汽三菱. finance.sina.cn. 2024-03-21 [2025-06-21]. 
  9. ^ 东方财富资讯. wap.eastmoney.com. [2025-06-21]. 
  10. ^ 40多家车企没了,售后谁管? -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 nev.ofweek.com. [2025-06-2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