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征求意见/FAQ
外观
![]() | 以下是关于相应页面Wikipedia:征求意见的常见问题集(FAQ)。这些文字解决了讨论页上反复出现的担忧、问题和误解,请随时根据新的讨论来修改这些材料。 |
- 征求意见的提问缺乏中立性!我们必须立即中止这次征求意见讨论!
- 您所在的阵营是不是正在处于下风?
- 征求意见的问题描述不够简洁。我能进行修改吗?
- 所谓的“问题”是指出现在征求意见列表页面的内容(例如这个列表页面)。如果该征求意见问题本身明显比其他问题要长,而您又不是作为一名忠诚的反对派参与讨论,您可以选择复制一小部分原问题和原始时间戳记(通常不包括使用者名称)放在最上面,或是撰写一个简化版本的问题。但如果发起征求意见讨论的人可能视您为争议的一方,您应该寻求他人帮忙调整,比如请求发起人缩短问题描述,或在征求意见讨论页面发布请求修改问题。
- 我对所有提供给我进行投票的选项都不感兴趣。
- 征求意见并不等同于投票行为。您完全可以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或一个之前没有人提及的选项,这与您在其他讨论页面进行讨论的方式无异。
- 征求意见应当持续多长时间?
- 征求意见应该只让参与者有足够时间讨论,无需更长。如果您是某项征求意见的发起人,但您认为其他编辑者可能不会支持您的建议,在任何时候,您都有权选择承认失败并撤回提案。然而,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的意见占优势的编辑者,建议在征求意见开始的第一周内,不要考虑提出提前结束征求意见的建议。
- 征求意见的结果具有约束力吗?
- 没有。不过,征求意见通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决定编辑者们同意采取的行动,这种达成的协议——我们所谓的共识——具有约束力,前提是这个共识仍然有效。
- 征求意见都需要有一份正式的结案摘要吗?
- 不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对所有参与者而言都很明显,编辑者就不应该浪费社群的时间去要求别人正式记录大家已经知道的结论。只有一小部分的征求意见会有结案摘要声明。
- 发起征求意见的人或参与讨论的其他编辑者能撰写讨论摘要吗?
- 可以。特别是当一项提议被明确否决时,必须鼓励提案人要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如果结果有可能遭到质疑,建议所有争议各方的参与者让其他人来撰写讨论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