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乔治·华盛顿辞卸总统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治·华盛顿辞卸总统后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任期
April 30, 1789—March 4, 1797
个人资料
出生(1732-02-22)1732年2月22日
英属美洲弗吉尼亚殖民地波普斯溪英语George Washington Birthplace National Monument
逝世1799年12月14日(1799岁—12—14)(67岁)
美利坚合众国弗吉尼亚州维农山庄
死因会厌炎血容量减少致休克
墓地美国弗吉尼亚州维农山华盛顿家族墓园
配偶马莎·华盛顿1759年结婚)[1]

乔治·华盛顿美国行宪后首任总统,任期自1789年至1797年。他在1797年3月15日回到了维农山庄(Mount Vernon)的老家后,立即着手修补已年久失修的老家。期间为时数月,并终得令山庄宅邸恢复旧观。但其农场则难以挽回。退休后的华盛顿,款待了在地友人及其旧属、以及慕名而来,期望一睹首任总统、独立战争英雄、和美国开国元勋真面目的陌生人们。[2]

华盛顿也对国事心心念念。1798年春日益紧张,逼近准战争状态的法美关系就是一例:华盛顿在饱受反联邦主义者的政治攻击下,依旧小心维护自身的政治遗绪。1798年7月2日,继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华盛顿为美国军队的总司令,官拜中将;但华盛顿坚持将军队实权交给同为亚当斯任命的陆军监察长亚历山大·汉弥尔顿少将。[2]在华盛顿善尽职责同时,嫉恨汉弥尔顿的亚当斯,则站向海军一边;但亚当斯最后凭借外交手腕,结束了法美的准战争状态。[3]

1799年夏天,华盛顿起草遗嘱,将大部分财产留予其妻玛莎;还要求在妻子身故后,放所有奴隶自由[3]该遗嘱旨在自赎其生前奴役他人的行为;并希望为其他奴隶主立下榜样、尽快终结美国奴隶制[4]1799年12月14日,在卸任总统不到三年内,华盛顿即因咽喉严重感染猝逝。他原计划建造图书馆,来保存其战时和总统时期文件,但开工前却因过世而中止。1801年1月,玛莎放了所有奴隶自由。[5]

1885年,华盛顿纪念碑落成。1941年,矗立着华盛顿巨石像的拉什莫尔山完工,以纪念他的总统任内功绩。2013年,华盛顿总统图书馆落成并对外开放。

背景

[编辑]

美国行宪后首任民选总统乔治·华盛顿生于1732年2月22日的弗吉尼亚殖民地,曾役于弗吉尼亚民兵,官拜中校;并于英法北美战争期间,担任英国爱德华·布雷多克英语Edward Braddock将军之侍从官。1759年,华盛顿与富孀玛莎·卡斯提斯英语Martha Custis结缡,并同于维农山庄建屋安居。1759年至1774年间,华盛顿任职于弗吉尼亚州市民院,并被认为是位“精明谨慎的弗吉尼亚贵族”。[6]

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担任了大陆军司令。战后,英王乔治三世据《巴黎条约》授美国自不列颠辖下独立。退役后的华盛顿,以战争英雄的身份,回到维农山庄务农。华盛顿在1789年当选美国总统,并于1792年连任一次。约翰·亚当斯于1796年当选总统,并在1797年接替华盛顿。[6]

华盛顿在1797年卸任时,美国走向两党制:分别为民主共和党和控制美国国会的联邦党。同时,华盛顿也还没解决《杰伊条约》中,结盟英国而与法国所引发的争端。美国正处于准战争的边缘。除来自民主共和党人的强烈政治批评外,身负名将和首任总统的公众形象的华盛顿堪称传奇。1797年3月4日,华盛顿出席亚当斯在费城举行的总统就职典礼,并宣读其最后的简短《告别演说》。他等不及在连续两届总统任期后,回到钟爱的维农山庄。[7]临别之际,华盛顿送走并卖掉所有个人物品或,包括放着其妻玛莎情书的写字台。[8]

在华盛顿总统任内,虽说无人胆敢挑战他;但其声誉在第二任期后半段,即受汤玛斯·杰佛逊詹姆斯·麦迪逊所创立的民主共和党质疑。尽管华盛顿保持政治中立,但其核心信念实则倾向联邦党。1796年7月30日,反联邦党报纸《Aurora》刊登了囚禁在法国的汤玛斯·潘恩,致华盛顿的公开信。公开信写到:“世人将惑于判断尔为变节或骗徒。不知尔是否离弃了良善之原则,亦不知尔是否曾有过任何原则。”亲法的民主共和党其社论斥华盛顿为“暴虐的怪物”,而备受赞誉的告别演说则为“病态思想之恶意”。对此,华盛顿决心捍卫自己的声誉。[9]

重返维农山庄

[编辑]
维农山庄上的华盛顿府一景
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绘,1796年

1797年3月9日,华盛顿离开费城前往维农山庄,玛莎和孙女Nelly及乔治·华盛顿·拉法叶同行。一行人“六天”后方抵达目的地,沿途由于华盛顿这著名的英雄而停留数次。4月,他在一封信中表示自己“再次坐在自家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希望“如此度过余生”。华盛顿一心想待在维农山庄方圆25英里之内,以至于婉谢参加侄子Lawrence Augustine Washington的婚礼。[10]

华盛顿的姐姐Betty Lewis去世后,就只剩华盛顿和弟弟查尔斯,也就是华盛顿家族的最后一代。Betty的去世令华盛顿“忧虑之情无以言宣”。[11]

华盛顿将所收藏的大量独立战争和总统任期相关纸本档案寄回维农山庄,还着人送来活字印刷机影印文件。这些档案一开始包含了“30到40箱”军事考察、日志和国会信件。华盛顿最初计划在维农山庄兴建图书馆,还订购了用于存放藏品的书柜。但他的离世阻住了新建图书馆。华盛顿的收藏,和计划中的图书馆,成为20世纪国会所采行的现代总统图书馆系统之先驱。[12]

翻修

[编辑]

华盛顿回家后发现维农山庄里的五座农场连同建物尽成废墟。他认真安排木匠、泥瓦匠和油漆匠修缮建筑和宅邸,自己则努力复耕农地。[13]华盛顿享受着自谓的“锤子音乐,或油漆气味”。[14]华盛顿麾下的工人大军在他的土地上扬起大片尘土。华盛顿认为,翻修工程的巨额成本相当于“全面新建”。[15]

可能的日程安排

[编辑]

华盛顿早上5点准时起床,唤醒雇工,安排当天的工作给他们。华盛顿会严厉斥责因“病痛”而缺工的人。7点,华盛顿进食有玉米面包、黄油和蜂蜜的易食一餐,减轻因假牙不合适和牙龈肿胀而产生的疼痛。之后,华盛顿骑上马巡行农场六个小时。他照料新建的酿酒厂,并下令拓宽沟渠。[16]

有那么一次,他还照看一名被疯狗咬伤的奴隶。华盛顿禁止在他的土地上猎鹿。下午2点,华盛顿返回宅邸,并于3点与宾客共进晚餐。餐后,华盛顿展示其勋章、约翰·楚恩布尔英语John Trumbull战争版画、及一把巴士底狱的钥匙——拉法叶致赠的法国大革命时期遗物。华盛顿在当时被认为是“活生生的传奇”,许多陌生人造访维农山庄只为一睹华盛顿真容。[16]

共和党与联邦党之间的争执

[编辑]
詹姆斯·门罗,共和党政治人物,于1798出版对《杰伊条约》的谴责。
Louis Semé 1794年绘

华盛顿卸任总统后,共和党人和联邦党人间的宿怨变本加厉,也在无意间将前总统卷入其中。[17]1798年3月,由华盛顿任命的前驻法国公使,共和党人詹姆斯·门罗发表演讲,指摘华盛顿将他免职为的是掩盖他自己的抗命。门罗谴责《杰伊条约》,就是对华盛顿直接攻击。华盛顿读完门罗的小册子后勃然大怒,进书房尖刻而辛辣地逐行点评门罗的宏论。[18]

华盛顿还获悉汤玛斯·杰佛逊之甥,共和党策士彼得·卡尔英语Peter Carr (Virginia politician)策划了椿离奇的阴谋。1797年9月25日,卡尔以假名John Langhorne致函华盛顿,引他攻击共和党人,这将会在共和党媒体上广为传播。华盛顿没有回应,阴谋挫败。但华盛顿却进一步将阴谋归咎于杰佛逊。他与弗吉尼亚同乡杰佛逊的关系也因之破裂。1798年3月,华盛顿同意杰佛逊是“美国最是取巧、深沉、多产、两面派的政客之一”之负面评价。[19]

华盛顿发动攻势。在访问联邦城英语Federal city期间,华盛顿公开谴责法国大革命。华盛顿在信中描述了一个全面性阴谋,超越亲法的共和党人,目的是推翻政府。他在写给拉法叶的信中写道:“有这么个政党存在于合众国中,由多种业障组成,他们反对政府一切措施,并决心(一如其行所示)经由阻碍政府之运转,去间接改变政府之性质,从而颠覆宪法。” 华盛顿还鲁莽地担保约翰·亚当斯的联邦主义式《外国人与煽动叛乱法案》,国会通过该法以刺痛煽动性的共和党人。[20]华盛顿在法国贿赂丑闻,即XYZ事件之后获得平反。其结果使公众强烈反对共和党对法国政府的支持。[21]

准战争

[编辑]
“Constellation”号1797 (2)俘获法军护卫舰L'Insurgente

在1789年4月华盛顿开始担任总统时,法国一直是美国的坚定盟友。而路易十六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大力支持美国脱英独立。在他首个任期开始六天后,法国大革命使欧洲陷入英法战争,而华盛顿总统和其政府选择保持中立。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处决。1794年,事态在华盛顿于第二任期中签署《杰伊条约》而变得更加复杂,该约确立与不列颠的商业和外交谴责共进退。1795年,法国抓捕2,000余艘美国商船作为回应。美国海军进行报复,攻击并俘获了法国海军舰艇。[22]法国革命战争于华盛顿卸任总统后还在继续。

亚当斯总统继任后必须弥补因华盛顿“支离的中立政策”所造成的伤害。[22]美法之间在1798年的XYZ事件后战云密布。[23]由于无法继续中立,亚当斯不得不对法国在公海上导致准战争的好战行为作出反应。1798年7月2日,亚当斯任命华盛顿为中将兼美国临时军(Provisional American Army)司令,但在选择华盛顿属下将领时引发争端。1798年7月11日,国务卿詹姆斯·麦克亨利亲自前往维农山庄向华盛顿递交亚当斯已获国会批准的信函和委任状。[24]华盛顿接受委任,但主张不积极从事,除非法国入侵美国。华盛顿所建议的辖下将领任命人选引发了一场激烈争吵。对华盛顿的将才既钦且妒的亚当斯最后勉予同意。[25]

华盛顿选择的是其前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弥尔顿,华盛顿向亚当斯推荐任命汉弥尔顿为少将兼陆军监察长,亨利·诺克斯查尔斯·科茨沃斯·平克尼则任少将。[3]眼红于汉弥尔顿职位的诺克斯向亚当斯抗议,亚当斯盘算著换人。当麦克亨利和亚当斯的财政部长小奥利弗·沃尔科特抗议诺克斯担任副指挥官时,亚当斯又向华盛顿提出异议,任命汉弥尔顿替代拒受少将阶的诺克斯。华盛顿在亚当斯则开始与法国谈判时坐镇维农山庄。虽然华盛顿未能活到战争结束,但危机于1800年在亚当斯的外交手腕下终得解决。[3]

解放奴隶

[编辑]

自独立战争以来,华盛顿一直为蓄奴所烦扰,一度考虑释放奴隶并缩减种植园规模。华盛顿明白后人会因他蓄奴而作出严厉的批判。[26]他最初计划是卖地,放奴隶们自由,并以售地所得来养活奴隶但,但就是找不到买家。[4]

1799年夏天,华盛顿新立遗嘱,规定所拥有的全部124名奴隶将在妻子玛莎身后得获自由。华盛顿考量到奴隶家庭被拆散,及对玛莎经济状况的影响,才延后放奴隶自由。奴隶不分老少皆得照顾。年轻的自由民将在贸易中成长,而年长的自由民将倚靠华盛顿家的产业提供年金生活。

华盛顿深知废奴主义在蓄奴的弗吉尼亚州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分裂,因此要求他的奴隶在获得自由后不得被出售,或被迫离开弗吉尼亚州。从这一点上来讲,华盛顿的意图或许是让黑白在弗吉尼亚州作为平等的公民共同生活,而非被驱逐到非洲或重新殖民。[27]华盛顿年迈的家仆鞋匠奴隶威廉·李英语William Lee (valet)因“在独立战争期间忠心耿耿”而在遗嘱中直接得获自由。[27]华盛顿每年给李30美元的年金。[28]

历史学家John Ferling相信,华盛顿的遗嘱是在自赎其一生奴役人类。[4]此外,华盛顿还希望这样的示范能引领其他奴隶主采取类似举措。[4]华盛顿死后,玛莎担心他的奴隶们计划杀她以获自由,因为华盛顿的遗嘱规定其自由取决于她的生死。为防万一,尽管奴隶们不太可能杀她,玛莎还是在1801年元旦释放了华盛顿的所有奴隶。[5][27]根据法律,华盛顿和玛莎无法释放Custis的任何奴隶。这些奴隶将于玛莎身后归还Custis庄园,任由其子孙们瓜分。[29]华盛顿的遗嘱及其释放奴隶们自由对弗吉尼亚社会可谓弄巧成拙,弗吉尼亚在1806年通过了对奴隶主释放自家奴隶更为严苛的限制措施。

急病与骤逝

[编辑]
弥留的华盛顿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斯特恩斯英语Junius Brutus Stearns绘。1799年

1799年12月12日,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席卷了维农山庄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了雪、霰、与雹。华盛顿并未因此灰心,继续着他艰苦的五小时日常骑行,巡视维农山庄。回到宅邸后,他出于礼貌拒绝更换一身湿衣,先与客人共进晚餐。[30]12月13日,华盛顿喉咙沙哑,但仍在寒冷的天气里继续户外工作,标记需要修剪的树木枝条。他知道自己感冒了,但拒绝接受治疗。自言:“顺其自然便是。”[30]

次日12月14日凌晨3点,华盛顿醒来后病情严重,说话几乎听不见声音,呼吸极度困难。[31]华盛顿的私人医生詹姆斯·克瑞克英语James Craik和另外两名医生古斯塔夫斯·理查·布朗英语Gustavus Richard Brown伊利夏·库伦·迪克英语Elisha Cullen Dick被召进维农山庄。医生们为他清洗并放血,实施了当时的各种标准医疗程序,但华盛顿的病情急遽恶化,一切措施都没帮上他们垂危的患者什么忙。[32]迪克坚拒对华盛顿进行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清洗,因为这会严重削弱患者。他的皮肤已泛蓝,是缺氧的症候。由于生死交关,三位中最年轻的迪克医生建议进行气管切开术,让空气进入华盛顿的肺部以挽救性命。但两位资深医生拒绝实施这种相当新颖的外科手术。[33]接近午夜,华盛顿因无法呼吸而薨逝。两位资深医师将华盛顿的死因断为扁桃腺周围脓疡,或气管青肿;但迪克认为,他的病情是一种更为严重的“剧烈咽喉炎”。[34]近期学术研究得出结论,华盛顿很可能死于急性细菌性会厌炎[32]

葬礼和埋葬

[编辑]

根据其遗嘱中指示,华盛顿的军事葬礼于1799年12月18日在维农山庄举行。仅限亲朋故旧参加,而非盛大的国葬。[35]葬礼于下午3点开始,一艘泊于波托马克河上的斯库纳船开始每分钟鸣炮。[35]华盛顿棺材的银板上铭刻“Surge Ad Judicium”(复活审判)和“Gloria Deo”(荣耀归于上帝)。军官和共济会会员抬棺。一支来自亚历山大的乐队演奏挽歌。共济会外袍和华盛顿的佩剑装饰其椁,他信赖的座骑由两名著黑衣的奴隶牵着行经遗体之前。

迪克医生参加了葬礼,并负责指导所有共济会仪轨。[35]维农山庄自此成为美国公众向乔治·华盛顿致敬的爱国场所,感谢他作为美国行宪后首任总统公忠体国,以及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身为总司令的领导力。[36]华盛顿的遗体安葬于杂草丛生山坡上的家族公共墓穴中,小树林下,与其他棺材混在一起。华盛顿曾留下指示要新建一个砖砌墓穴。[37]早期参观其墓穴的人抱怨其条件恶劣与乏人照管。[37][a][b]

费城追悼会

[编辑]

1799年12月19日,美国众议员约翰·马歇尔正式向众议院宣布华盛顿逝于维农山庄。12月23日,马歇尔在国会发表讲话,并启动组织联邦-州级葬礼基础的程序。[36] 国会提议在联邦城为华盛顿建造一座大理石纪念碑,并在费城组织追悼会以纪念华盛顿。一周后,游行队伍由号手带领,自国会大厅出发,穿过费城街道,抵达一座德国路德教堂。亨利·李三世将军在教堂发表纪念演说,其名言称华盛顿为:“战争第一人,承平第一人,亦为同胞心中第一人。”[40]然而,后来由美国总统汤玛斯·杰佛逊和民主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未能履行资助建造大理石纪念碑的承诺。为了纪念华盛顿,联邦城很快改以他的名字命名,即华盛顿特区[40]

身后

[编辑]

华盛顿逝世后举国哀悼,被誉为“团结所有人心者”。华盛顿被视为在独立战争期间团结爱国者的将军,并在总统任期内维系全国团结的政治家。美国人公认华盛顿是一名“美国人”,而非北方人或南方人。[41]

历史学家T.H. Breen认为,华盛顿“强化了(美国宪法的)合法性”。Breen表示,华盛顿“为总统职位带来巨额政治资本。他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具个人魅力的在位者。他的一切——他的行为、衣着、言论、甚至其教导——都成为了新宪法秩序的象征。就深刻的象征意义而言,他就代表新国家。”[42]

1884年12月6日,为纪念乔治·华盛顿而建的华盛顿纪念碑竣工,并于1885年2月21日落成。[43]1941年10月,拉什莫尔山纪念碑竣工,华盛顿在四位总统中位列第一。[44][c]

总统图书馆

[编辑]
华盛顿总统图书馆

在20世纪的二战后爱国年代(patriotic-era),国会开始关注总统历史和文件的保存。1955年的《总统图书馆法案》(Presidential Libraries Act)规定,总统图书馆应由私人兴建,联邦政府维护。1978年的《总统记录法案》(Presidential Records Act)规定总统文件记录为美国的资产。1986年修订的《总统图书馆法案》(Presidential Libraries Act)要求各大总统图书馆必须有私人捐献,其规模要与图书馆大小挂勾。[45]

1986年,维农山妇女协会(Mount Vernon Ladies' Association, MVLA)致力于让世人了解华盛顿的重要性及其生平。 2010年,MVLA建造了“弗雷德·W·史密斯国家图书馆”(Fred W. Smith National Library for the Study of George Washington)主要用于研究乔治·华盛顿,以便公众进一步理解他。图书馆于2011年4月破土,2013年9月27日完工,并向公众开放。图书馆占地4.5万平方英尺,收藏了华盛顿相关的书籍、手稿、报纸和文献,同时也是学术性休憩和教育场所。[46]

备注

[编辑]
  1. ^ In 1831 Washington's old family vault, that he was interred in, was broken into and bones were stolen. This created an alarm among his remaining family estate. The bones, not Washington's, were returned and Washington's nephew, Major Lawrence Lewis, the same year, made the new vault Washington had requested 31 years earlier.[38] The same year, Washington's coffin and remains were moved to the new Vault. The front of the new tomb consisted of a gothic iron gateway mounted on the stone coping.[39]
  2. ^ On October 7, 1837, Washington and his original lead casket, were placed inside a sarcophagus, made by John Struthers, covered, and sealed. Rather than put into the damp new vault, inappropriate for public viewing, Struthers had a new structure built, specifically made for Washington, on the outside of the vault, with a marble floor, covered by a metal roof, and guarded by an iron gate, to protect from robbery and vandalism. The lid of Washington's sarcophagus was inscribed "WASHINGTON". A second marble sarcophagus was made for his wife Martha's remains, adjacent to Washington's sarcophagus and his remains.[39]
  3. ^ The Mount Rushmore Monument honored four presidents: George Washington, Thomas Jefferson, Abraham Lincoln, and Theodore Roosevelt.[4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Lillback & Newcombe 2006,第1–1187页.
  2. ^ 2.0 2.1 Cooke 2002,第19页.
  3. ^ 3.0 3.1 3.2 3.3 Cooke 2002,第19-20页.
  4. ^ 4.0 4.1 4.2 4.3 Ferling 2000,第277页.
  5. ^ 5.0 5.1 Flexner 1974,第397页.
  6. ^ 6.0 6.1 Cooke 2002,第2-4, 18-19页.
  7. ^ Chernow 2010,第767页.
  8. ^ Chernow 2010,第769页.
  9. ^ Ellis 2004,第245, 247页.
  10. ^ Chernow 2010,第775页.
  11. ^ Chernow 2010,第775-776页.
  12. ^ Chernow 2010,第777页.
  13. ^ Chernow 2010,第775-777页; Ellis 2004,第241页.
  14. ^ Ellis 2004,第241页.
  15. ^ Chernow 2010,第776页.
  16. ^ 16.0 16.1 Ellis 2004,第241-242页.
  17. ^ Ellis 2004,第247页.
  18. ^ Ellis 2004,第245-246页.
  19. ^ Ellis 2004,第246, 310页.
  20. ^ Ellis 2004,第246-248页.
  21. ^ Ellis 2004,第247-248页.
  22. ^ 22.0 22.1 Akers 2002,第27页.
  23. ^ Akers 2002,第29页.
  24. ^ Grizzard 2002,第263页.
  25. ^ Akers 2002,第29-30页.
  26. ^ Ferling 2000,第276页.
  27. ^ 27.0 27.1 27.2 Smith.
  28. ^ MacLeod.
  29. ^ Ten Facts About Washington & Slavery.
  30. ^ 30.0 30.1 Ellis 2004,第268页.
  31. ^ Ferling 2000,第296页; Cooke 2002,第20页.
  32. ^ 32.0 32.1 Wallenborn 1999.
  33. ^ Marx 1955.
  34. ^ Chernow 2010,第806–807页; Lear 1799,第257页.
  35. ^ 35.0 35.1 35.2 Chernow 2010,第809-810页.
  36. ^ 36.0 36.1 Eliassen.
  37. ^ 37.0 37.1 Chernow 2010,第810页.
  38. ^ Wineberger 1858,第39-40页.
  39. ^ 39.0 39.1 Wineberger 1858,第41-47页.
  40. ^ 40.0 40.1 Chernow 2010,第811-812页.
  41. ^ Ferling 2000,第300页.
  42. ^ Breen 2016,第4-5页.
  43. ^ & Washington Monument History & Culture 2018.
  44. ^ 44.0 44.1 National Park Service Brochure 1965.
  45. ^ National Archives.
  46. ^ Washington Presidential Library.

来源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