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师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师丹(?—3年),字仲公西汉琅邪郡东武县(今属山东省诸城市)人,师丹拜匡衡为师,精通《诗经》,汉成帝年间举茂才博士,此后历任朝中多职,甚见尊重。汉哀帝即位,授师丹左将军领尚书事,接替王莽大司马,封高乐侯,再迁大司空,期间师丹主张限制勋贵、官僚、地方豪强占有奴婢、土地的数目,来缓和激化的社会矛盾,但遭遇大量阻碍而不了了之。其后师丹因为和傅喜反对替汉哀帝祖母傅太后上尊号,得罪于傅太后,遭免官削爵,回归乡里。汉平帝登基后,下令征召师丹至公车,赐爵关内侯,不久又加封他为义阳侯,食邑二千一百户,元始三年师丹去世,谥号“节”[1][2]

生平

[编辑]

帝师谏言

[编辑]

师丹研习《诗经》,奉匡衡为师,因举孝廉而当上郎官汉元帝末年,官至博士,后被免官。到了汉成帝建始年间,由于里举荐茂才,又补任博士,出任东平王太傅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推荐师丹议论深刻广博,廉洁正直坚守道义,征召他入京为光禄大夫丞相司直,仅过几个月,便以光禄大夫任给事中,此后历任少府侍中,颇受敬重。汉成帝末年,册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任命师丹为太子太傅汉哀帝即位,师丹任左将军,赐爵关内侯,赏给食邑领尚书事,而后师丹接替王莽大司马,被封为高乐侯,一个多月后,调任大司空[1]

汉哀帝年轻待在封国定陶的时候,眼见汉成帝将大权委托给外戚王氏家族,王氏越权嚣张,内心经常忧虑不安,登基后,便多次尝试纠正这种局面,封爵授官给丁氏、傅氏来削夺王氏的权力,师丹认为自己身为帝师,又位居三公,深受汉哀帝的信任,于是上奏说[1]

师丹奏疏几十次上呈,大多是恳切直率的言语[1]

礼法之争

[编辑]

当初汉哀帝继位,汉成帝的生母王政君尊称为太皇太后,汉成帝的赵皇后尊称为皇太后,而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后都住在定陶国设于京城的官邸,自然根据定陶共王来称呼他们。高昌侯董宏上书建议说:“秦庄襄王的母亲本来是夏氏,而他被华阳夫人当作亲儿子抚养,等到秦庄襄王即位后,夏氏与华阳夫人都称太后,应立定陶共王王后为皇太后。”事情下交给有关官员议处,当时师丹以左将军的身份和大司马王莽共同弹劾董宏“明知皇太后是最尊贵的称号,天下已经统一,却称引已灭亡的秦朝做比喻,欺骗贻误盛名的朝廷,不是人臣应当说的话,非常不合道义。”当时汉哀帝刚即位,谦逊退让,采纳了王莽、师丹的意见,将董宏免为平民[1][2]

傅太后得知后大怒,强迫汉哀帝一定要上尊号,汉哀帝于是追尊父亲定陶共王刘康为共皇帝,尊称傅太后为共皇太后,丁后为共皇后,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人又上书道:“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都不应再引用定陶藩国的名称来加在尊号上,车马衣服都应符合‘皇’的含意,设置二千以下官员来履行他们的职责,还应该在京师替共皇修建宗庙。”汉哀帝将这封上书批交臣下讨论,有关官员皆认为应当按照泠褒、段犹说的那样做。师丹的议论偏偏说[1]

师丹因此渐渐不称汉哀帝的心意[1]

币制改革

[编辑]

时逢有人上书说古代用龟甲贝壳做货币,现在却用铜钱替换它,百姓因此贫穷,应该改革币制,汉哀帝就此事征询师丹的意见,师丹回答说可以更改,奏疏被下交给有关部门商议,都认为使用铜钱已经很长时间了,很难马上改变。当时师丹已经年老,忘记自己以前说过的话,后来又同意公卿们的意见。此外师丹曾让属吏抄写奏章,而属吏却私自抄了一份草稿,丁、傅二家的子弟听说后,派人上书控告师丹进奏密封的奏书,而行人都持有那份文书,汉哀帝就此事询问将军与中朝大臣的处理意见,他们都回答说:“忠臣不公开谏诤,大臣上奏正式不应泄漏,让官吏百姓流传四方,‘臣下不谨慎保密,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应该将此事交给廷尉审理。”事情批交给廷尉,廷尉弹劾师丹犯下大不敬罪,事情还未裁决,给事中申咸炔钦上书说:“师丹的经学与品行无人可以相比,自近代以来大臣能像师丹的很少,他抒发愤懑,进呈密封的奏书,来不及深思远虑,让主簿书写,奏章泄漏的过错不在师丹,因此贬黜他,恐怕不能使众人心服。”汉哀帝对申咸和炔钦各降俸禄两级,下策书罢免师丹说[1]

尚书令唐林上疏替师丹缓颊道:“臣私下里见到罢免大司空师丹的策书,言语太过尖锐,君子写文章,应替贤者隐讳,师丹经学上是当代儒者的宗师,德行为国内的长者,亲自教授陛下,位居三公,犯的罪相当轻微,在海内也没发现他有犯下大错,事情既然已经过去,免去其爵位的处罚太过严重,京师的有识之士皆认为应该恢复他的封地爵位,让师丹参加朝会,这是四方之人的期待啊!希望陛下评判体察众人的心意,能够安抚报答作为师傅的大臣”汉哀帝听从了唐林的建议,下诏赐予师丹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三百户[1]

晚年复爵

[编辑]

师丹被免职几个月之后,汉哀帝采用朱博的建议,尊称祖母傅太后为皇太太后,母亲丁后为帝太后,与太皇太后以及皇太后同等尊贵,又替父亲共皇在京师修建祠庙,礼仪与元帝庙相同,朱博升任丞相,他和御史大夫赵玄共同上奏说:“前高昌侯董宏率先提出订立尊号的建议,却被师丹弹劾,免为平民,那时天下有丧事,天子守孝,政事委托给师丹,师丹不仔细考虑褒扬推广尊敬父母的原则却胡说八道,贬低尊号,损害孝道,不忠没有比这更大的了,陛下圣明仁厚,明确定立尊号,董宏因忠孝再次被封为高昌侯,师丹奸恶逆乱罪行昭著,尽管蒙受宽赦命令,也不应享有爵位封地,请求将其免为平民。”奏议被批准,师丹因此被废免回归乡里数年[1]

汉平帝即位后,新都侯王莽向太皇太后王政君陈请挖掘傅太后、丁太后的墓冢,收夺她们的玺印,改用平民之礼埋葬她们,定陶国也拆毁并废弃共皇庙,所有建议此事之人,例如泠褒、段犹等人都被流放至合浦郡,又罢免高昌侯董宏为平民,师丹则被征召到公车,赐爵关内侯,享有原本的俸禄,几个月后,太皇太后下诏命令大司徒、大司空道:“嘉奖有德之人,赏赐功臣,这是先圣的制度,历代帝王不变的原则,已故定陶太后建立超越本分的封号,万分违背义理,关内侯师丹对国家忠诚正直,意志坚定如同柱石一样牢固,面对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可称得上是栋梁之臣,有关官员逐条上奏当年建议订称尊号的奸邪臣子已经罢免,可是师丹立功的奖赏尚未施加,这恐怕违背了先赏后罚的原则,不是宣扬有德报答其功劳的做法啊!就把厚丘县中乡的二千一百户赐给师丹,封他为义阳侯。”此后过了一个多月,师丹去世,谥号“节”,他的儿子师业继承其爵位,直到王莽败亡后才断绝[1][2]

评价

[编辑]
  • 班固何武之举,王嘉之争,师丹之议,考其祸福,乃效于后。当王莽之作,外内咸服,董贤之爱,疑于亲戚,武、嘉区区,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丹与董宏更受赏罚,哀哉!故曰“依世则废道,违俗则免殆”,此古人所以难受爵位者也[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
  2. ^ 2.0 2.1 2.2 资治通鉴》·汉纪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汉书/卷086》,出自班固汉书
前任:
陈咸
西汉少府
前14年
继任:
许商
前任:
韩勋
西汉光禄勋
前14年—前12年
继任:
平当
前任:
赵玄
西汉光禄勋
前8年
继任:
许商
前任:
王咸
西汉左将军
前7年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彭宣
前任:
王莽
西汉大司马
前7年—前6年
继任:
傅喜
前任:
何武
西汉大司空
前7年—前6年
继任:
朱博

原因:汉哀帝新封爵位
西汉高乐侯
前7年—前6年
汉哀帝撤销爵位

原因:汉平帝新封爵位
西汉义阳侯
3年
继任:
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