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如何处理法律威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确理解态度

[编辑]

当某人诉诸法律威胁时,他可能不清楚维基百科的政策,却受里面的条目所害。这种情形以生者传记相关条目尤盛。此时,请注意条目行文是否违反相关方针?是否有可靠来源支持?是否有诽谤情事?是否有回应在世人物的疑问?

可能迹象有“诽谤”、“个资法”、“侵害名誉”等:

  • “请勿编辑诽谤法事件,已报警”[1]
  • “这个公开姓名,已违反新修正个人资料保护法,请大家更新一下法律观念”[2]

法律威胁的例子

[编辑]

本章节用来补充说明Wikipedia:不要诉诸法律威胁#理解法律威胁的实际案例。

  • 提醒他人“行为可能已触法”(此处指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并不包含维基百科方针与指引),除非相关法律亦受维基百科的法律方针支持,但建议改成使用“违反某方针指引”。
  • “已触犯某法律”[3]
  • “已截图存证”[4]
  • “已咨询过律师”[5][6]
  • “保留法律追诉权”[7]
  • “将报案处理”[8]、“将交由法务/律师/司法处理”[9]
  • “将采取法律行动”[10]
  • “我打过好几次官司都胜诉”[11]
  • “类似行为在某个官司中被判刑”
  • “我也不想采取司法途径”[11]
  • “我若要提告早就告了”[12]
  • “不要不知法而触法”[12]
  • “你以为你在法律上站得住脚?”
  • “若你们(做某事),我就不再追究”
  • 主动张贴包含上述内容的外部链接,或故意以他人容易找到的方式暗示存在上述内容。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