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76年龙陵地震

坐标24°29′N 98°58′E / 24.49°N 98.96°E / 24.49; 98.9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
1976年龙陵地震在云南的位置
1976年龙陵地震
1976年龙陵地震
1976年龙陵地震 (云南)
UTC时间双地震    
A:1976-05-29 12:23:20
B:1976-05-29 14:00:19
当地日期1976年5月29日
当地时间北京时间
A:20:23:20
B:22:00:19
震级A:Ms 7.3级(CEA[1]MW 6.7级(ISC
B:Ms 7.4级(CEA[1]MW 6.6级(ISC
震源深度24千米(14.9英里)
21千米(13.0英里)
震中 中国云南省龙陵县
24°29′N 98°58′E / 24.49°N 98.96°E / 24.49; 98.96
24°32′N 98°43′E / 24.54°N 98.72°E / 24.54; 98.72
影响地区 中国
 缅甸
最大烈度   Ⅸ度(9度)CSISCEA[1]
海啸未发生
伤亡死亡98人,重伤451人,轻伤1,991人
ISC事件A:714808
B:714811
USGS-ANSSA:目录
B:目录

1976年龙陵地震是当地时间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和22时,发生于中国云南省龙陵县Ms 7.3级、Ms 7.4级地震。该次地震属群震型地震,频度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前震频繁,余震丰富[2]:17

地质背景

[编辑]

龙陵位于龙陵–瑞丽断裂、怒江断裂和腾冲断裂三条断裂带的交汇区,地震由通过镇安盆地的怒江断裂和腾冲断裂发生共轭构造活动产生。[3]

参数测定

[编辑]

第一次大震的震央位于龙陵县城东南的朝阳、平达一带,里氏7.3级,震源深度24公里[4]:108。1小时37分后,第二次大震发生,震央位于龙陵县镇安、金竹坪一带,震源深度21公里,Ms 7.4级[4]:110

前震和余震

[编辑]

第一次大震(7.3级)发生前25分钟,发生了两次Ms 5.2级前震[2]:17。地震发生至1977年6月30日,共发生余震10,684次,最大Ms 6.6级(1976年7月21日腾冲团田[4]:112

震害情况

[编辑]

地震导致德宏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的9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共倒损房屋42万间,破坏中小水库127座、公路620公里、农田40万亩、损失粮食573万斤、各种物资4,500多万元,死亡98人,重伤451人,轻伤1,991人[4]:111

抗震救灾

[编辑]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了慰问电,派出以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为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姚连蔚财政部长张劲夫、副部长张元培为副团长的中央慰问团,云南省派出以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贾启允为团长的慰问团,于6月10日在芒市体育场召开慰问大会。云南省商业部门调拨了2,400多吨物资,全国数千个单位先后赠送大批物资,北京、上海和解放军派出了14个医疗队赶赴灾区。[2]:2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编).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78,279. ISBN 7-5046-2720-8. 
  2. ^ 2.0 2.1 2.2 德宏州地震办公室 编. 德宏州地震志. 内部资料. 1986-12. 
  3. ^ 王晋南; 王洋龙; 安晓文; 杨向东; 常祖峰. 1976年龙陵地震区断裂活动性研究. 地震研究. 2006, 29 (4): 366-372. ISSN 1000-0666. doi:10.3969/j.issn.1000-0666.2006.04.009. 
  4. ^ 4.0 4.1 4.2 4.3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总纂; 云南省地震局 编撰. 云南省志·卷三 地震志.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ISBN 7-222-02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