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深圳地鐵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深圳地鐵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優良條目落選深圳地鐵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5年11月28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06年12月14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07年5月12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08年2月9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3年9月6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其後評選優良條目亦落選
    基礎條目 深圳地鐵屬於維基百科科技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城市軌道交通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城市軌道交通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城市軌道交通(含地鐵捷運等)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有聲維基百科專題 (獲評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有聲維基百科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有聲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2005: untitled[編輯]

    圖片太多,過於擁擠,是不是可以把大部分圖片放到commons--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14 2005年11月28日 (UTC)

    它上面寫到台北……台北是沒有地鐵的啊!69.169.40.20 01:28 2005年12月2日 (UTC)洛城小四

    沒有錯。捷運和地鐵是一回事。 Burea Acupotter'n TALK? 中山市條目正被我 10:33 2005年12月2日 (UTC)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每條路線一個車站模版建議[編輯]

    參考香港地鐵台北捷運上海軌道交通,都是每條路線一個獨立車站模版,效果不錯。建議深圳地鐵沿用此方式表示沿途車站,格式則選用Template:鐵道路線(如下所示),因為可以隱藏,方便排列較多車站,很適合在深圳地鐵中使用。大家對此有沒有意見?—Baycrest (作客) 2007年5月28日 (一) 16:39 (UTC)[回覆]

    做得不錯,加油。這樣比原來的表示方式美觀得多了。如果把各條路線分開現在和未來的模板(例:1號線分Template:深圳地鐵1號線車站Template:深圳地鐵1號線車站 (未來),大家覺得好嗎?這樣可以避免像廣州地鐵二號線和八號線「重組」時引致的問題。- K仔 2007年5月30日 (三) 11:34 (UTC)[回覆]

    也可以,那「現在」模版就會刪去未啟用車站,我待會完成它。但不是所有車站都有提及將來發展,也許要作相關調整才可使用未來模版。—Baycrest (作客) 2007年6月4日 (一) 16:25 (UTC)[回覆]
    已完成!如下所示。—Baycrest (作客) 2007年6月4日 (一) 16:38 (UTC)[回覆]

    Template:深圳地鐵1號線車站 (未來)

    做得很不錯 ^_^ - K仔 2007年6月5日 (二) 13:50 (UTC)[回覆]

    第二次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1號線易名羅寶線[編輯]

    小弟已聽聞有關新聞,但想不到這麼快有維基人移動。有資料來源指出立即生效嗎?-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8:02 (UTC)[回覆]

    此外,小弟建議易名後的條目名稱應為羅寶線而非深圳地鐵羅寶線。-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8:05 (UTC)[回覆]

    [1]LN5806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8:08 (UTC)[回覆]

    小弟知道相關新聞,但有沒有資料來源指出是立即生效?有可能是待2010年4號線二期通車時才生效?-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8:12 (UTC)[回覆]

    模板方面,不建議{{深圳地鐵1號線}}和{{深圳地鐵1號線2}}直接移至{{深圳地鐵羅寶線}}及{{深圳地鐵羅寶線2}},因為涉及直接更改模板可能在行文上有問題,建議建立新模板{{羅寶線}},然後在條目中取代。其它色彩、列表方面的模板則沒有異議。-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8:12 (UTC)[回覆]

    [2]LN5806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8:17 (UTC)[回覆]

    討論區資料不能作可靠來源啊,何況文中根本沒有提出是即時生效。(除非你把文章標題「正式」二字斷章取義吧,但發文者已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8:25 (UTC)[回覆]

    閣下似乎沒有看#2回帖....-LN5806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9:28 (UTC)[回覆]

    當然看了,但#2可有指出何時生效?(即使有,由於是討論區來源,也不甚可靠。)小弟舉一個例子:香港兩鐵合併2007年10月的地鐵公司股東大會上已獲得通過,但兩鐵並非即時合併,而是在同年12月2日才進行合併。除非有可靠來源證明,否則不可斷言是即時生效。-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3日 (三) 09:44 (UTC)[回覆]

    建議暫緩有關線路及車站名稱的改動,直至事情明朗化及大家已取得共識。特別是1號線及4號線的線路及車站更加不要立即改動,因為牽涉現有路線及車站的名稱(相信皇崗站不會立即改叫福田口岸站吧)。暫緩改動理由是改動規模大,需更多時間思考如何改動有關條目;深圳地鐵系列有一定數目的熱心參與者,相信大家會密切留意事情發展,作出較佳安排;而且一時三刻的資料滯後對比改動條目造成條目間的內容混亂,我寧可選擇前者。—Baycrest (作客) 2008年4月23日 (三) 13:40 (UTC)[回覆]

    噢!原來還未改動的。因為模版「深圳地鐵1號線2」的樣子有點兒有點兒奇怪,所以我作了些修改,豈知原來是我太衝動了。如果令各位感到不便的話,本人在此道歉。—楊承軒(★☆~~) 2008年4月23日 (三) 16:22 (UTC)[回覆]

    既然還沒有更名,轉回原來的名字也不成問題了。—楊承軒(★☆~~) 2008年4月23日 (三) 16:22 (UTC)[回覆]

    如果沒有方法證明新名稱已生效,小弟建議先退回有關的更改。我已在深圳地鐵4號線皇崗站作了修改,以「未來發展」的方式敘述易名一事。至於未啟用路線和車站的條目,小弟認為修改是沒問題的。個人建議的修改如下:

    • 現有路線及車站條目,例如深圳地鐵1號線皇崗站,可維持原名,並在內文說明將會更名一事;待正式改名時,再作條目的移動。
    • 未來路線條目,例如深圳地鐵5號線,可進行移動(新名稱使用如「環中線」的格式,不須寫深圳地鐵四字),並在內文註明原名和更名一事。
    • 未來車站條目,例如體育新城站,可進行移動,並在內文註明原名和更名一事。
    • 現有及未來路線名稱模板,例如{{深圳地鐵1號線}}、{{深圳地鐵3號線2}},可不作更改或移動;另可建立新模板,例如{{羅寶線}}、{{龍崗線}}(不用{{龍崗線2}}了,因為效果和{{龍崗線}}一樣);以人手方式,在條目中適當地更換成新模板,注意未必所有模板需要更換。
    • 現有路線車站簡表模板,例如{{深圳地鐵1號線車站}},可不作更改或移動;待正式改名時,再對模板進行修改和移動。
    • 未來路線車站簡表模板,例如{{深圳地鐵3號線車站}}、{{深圳地鐵4號線車站 (未來)}},可進行移動和修改;建議{{深圳地鐵4號線車站 (未來)}}一類模板的名稱繼續註明(未來),例如{{龍華線車站 (未來)}},因為未能確定新名稱是否在延長段通車之日啟用。
    • 現有路線車站詳表模板,例如{{深圳地鐵1號線車站列表}},可維持原名,但在標題標注未來使用的名稱,並修改各未來車站和未來轉乘路線的名稱;待正式改名時,再對模板進行其它修改和移動。
    • 未來路線車站詳表模板,例如{{深圳地鐵5號線車站列表}},可進行移動和修改,包括各轉乘路線的名稱和各車站的名稱。
    • {{深圳地鐵車站列表}},可保留現有路線和車站的連結,修改未來路線和車站的連結;待正式改名時,再對現有車站和路線的連結作改動。

    不知道有沒有遺漏?希望在得到共識後再作更動,不然混亂之餘還可能引起雙重重定向和編輯戰等問題。另外,小弟學業事忙,未必能繼續參與討論,請見諒,預計一個月後便回來了。-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4日 (四) 07:44 (UTC)[回覆]

    對於現有路線、現有車站及未來車站條目的修改建議(上面第1,3,5,7項),我是完全同意的,這樣既可表達易名一事,也不會造成內容上的混亂。至於其餘各項建議,我比較關注描述未來線路名稱的方式。目前所知,深圳地鐵方面只對1號線至5號線易名,而沒有為6號線以後的線路易名。為了表達上的準確,以及考慮到編輯及閱讀上的方便,我建議僅移動條目(上面第2項);模版名稱不要更改,以便與其他模版名稱統一,方便管理(上面第4,6項)。另外,描述1號線至5號線的未來情況時,為清晰起見,建議用深圳地鐵2號線(蛇口線)或者蛇口線(深圳地鐵2號線)而不是直稱蛇口線(上面第8,9項);描述1號線及4號線的目前情況時,則只需用深圳地鐵2號線而不是深圳地鐵2號線(蛇口線)。其他沒有提及的地方請因應實際情況修改。若沒有反對意見則要盡快處理,目前條目已經十分混亂了。—Baycrest (作客) 2008年4月24日 (四) 16:41 (UTC)[回覆]

    晶報[編輯]

    本人有當日晶報且內有有關改名的報道且隨後兩日的報紙內都已用新名,請問算來源嗎?我今天放學需坐1號線順便留意下改名的事。 Ivor (留言) 2008年4月25日 (五) 05:30 (UTC)[回覆]

    所有有關事物尚未使用新內容。Ivor (留言) 2008年4月25日 (五) 16:26 (UTC)[回覆]
    報章當然是可靠來源,可以按慣常的引用方法在條目底部列出。—Baycrest (作客) 2008年4月26日 (六) 18:05 (UTC)[回覆]
    小弟卻不敢苟同,報章報導使用新名稱可能只是撰文者自作聰明而已,除非報章指明「新名稱現已生效」,否則不能作佐證。同時據Ivor兄所述車站設施均尚未轉用新名字,這一定比報章更可靠。- K仔 (留言) 2008年4月27日 (日) 01:29 (UTC)[回覆]
    哦,原來你指「新名稱現已生效」這個意思。報章沒有寫明「新名稱現已生效」我們不能自己加上去,在上面大家都沒有建議即時在已有車站使用新名稱,我可能答得太一般性而造成誤會吧。另一方面,我也同意現場所見是確認報章內容是否正確的好方法。—Baycrest (作客) 2008年4月27日 (日) 16:22 (UTC)[回覆]

    既然已有共識,小弟準備把羅寶線移回深圳地鐵1號線。- K仔 (留言) 2008年5月14日 (三) 07:36 (UTC)[回覆]

    移動後我會幫忙檢查有關條目及模板。—Baycrest (作客) 2008年5月15日 (四) 06:36 (UTC)[回覆]

    車站名稱[編輯]

    請大家考慮統一所有車站名稱的繁體字及簡體字,好處是避免因繁簡轉換功能而出現別字,以及方便檢查「鍵入頁面」。—Baycrest (作客) 2008年4月26日 (六) 18:05 (UTC)[回覆]

    Baycrest兄是不是指紅字鏈結的繁簡?如果是,支持,建議跟隨官方公佈使用簡體字,以免出現無法得知正確繁體站名的情況(例如后瑞站 vs 後瑞站)。不過執行上會否較困難?模板上的連結易辦,因為模板數量不多,可是消歧義頁(例如龍華站)會較難搜尋出來。- K仔 (留言) 2008年5月10日 (六) 08:26 (UTC) 2008年5月10日 (六) 08:35 (UTC)[回覆]
    也不會太困難,可以在模板上找尋帶有括號的紅字鏈結,從而找出消歧義頁。加上大家已有共識,日後有繁體字車站條目建立了,也可以隨時進行移動。—Baycrest (作客) 2008年5月10日 (六) 09:26 (UTC)[回覆]
    小弟覺得不須統一已存條目的名稱,因為已存條目名稱的繁簡是不影響「鍵入頁面」的;如果會因繁簡轉換而出現別字就個別移動吧。只要統一未存在條目的紅字鏈結便可。- K仔 (留言) 2008年5月10日 (六) 09:43 (UTC)[回覆]
    這樣也可以。—Baycrest (作客) 2008年5月15日 (四) 06:33 (UTC)[回覆]

    已把各車站列表模板(包括Template:深圳地鐵車站列表、各線簡表、1、3、4、5號線詳表)、消歧義頁中的地鐵車站紅字連結簡體化。- K仔 (留言) 2008年5月15日 (四) 04:27 (UTC)[回覆]

    稍後會幫忙檢查有關條目。—Baycrest (作客) 2008年5月15日 (四) 06:33 (UTC)[回覆]
    • Arthur Yip 2008年8月4日 (一) 09:17 (UTC)對於站名的翻譯意見。1號線運行初期時,完全使用普通話拼音報站,後期加入英語直譯。現在的維基資料需加入同步信息,方便閱讀者得到更多資訊。
    你是指在車站條目加入普通話拼音及英語嗎?其實在各車站條目(例如購物公園站)已有列出。—Baycrest (作客) 2008年8月6日 (三) 07:26 (UTC)[回覆]

    港鐵(深圳地鐵)線路名稱問題[編輯]

    歡迎各位前去討論: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存檔/2010年5月#港鐵線路名稱問題Ivor (留言) 2010年5月18日 (二) 15:38 (UTC)[回覆]

    線路名稱的改動[編輯]

    根據車站內的線路圖,7號線、9號線及11號線已經以西麗線(Xili Line)、內環線(Neihuan Line)及機場線(Jichang Line)線命名。由於涉及條目及模板眾多,請大家討論一下是否需要作出相應改動。—Baycrest (作客) 2011年1月14日 (五) 15:26 (UTC)[回覆]

    有來源根據的話我支持改動。edo-biscuit (留言) 2011年2月27日 (日) 18:31 (UTC)[回覆]

    事故[編輯]

    近來深圳地鐵二期工程接連發生多起事故,因及時補充進條目內--麥兜愛學習留言巴士 2011年4月10日 (日) 08:01 (UTC)[回覆]
    由於各綫路分別有其所屬的條目,建議將事故放在綫路所屬的條目便可 (留言) 2011年4月11日 (一) 11:39 (UTC)[回覆]

    請不要再加入線路編號[編輯]

    由於深圳所有地鐵線路均已改為用文字名稱,除了線路名稱更改部分外,請不要再以X號線來表示線路,以免混淆。(引用資料來源除外) (留言) 2011年6月3日 (五) 08:28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關於改回數字命名線路[編輯]

    很不幸地,深圳地鐵已經開始把線路命名改回數字,現在維基百科內的頁面也需要做出相應改動。—— 壽司貓 討論 2013年10月25日 (五) 17:06 (UTC)[回覆]

    受影響條目有數百條,頗為浩大的工程。可能要使用自動維基瀏覽器或機械人協助。--DeBit留言2013年10月26日 (六) 01:58 (UTC)[回覆]

    不同意完全把維基頁面全部改為數字命名,因為實際上仍然是數字與名稱共存,其實應保留文字命名在維基中。--Jnacl留言2013年12月21日 (六) 06:26 (UTC)[回覆]

    2014: comment[編輯]

    未來發展--三期工程 中4號線的北延應該是到松元站,可能需要修改「長度」、「車站」相關的內容,參見龍華線---Inkuxuan留言2014年7月23日 (三) 12:32 (UTC)[回覆]


    建議刪掉過多的數據[編輯]

    條目內容不是數據的堆砌。現在看來,本條目一些數據羅列過多,除了地鐵迷之外的人甚少對這些內容感興趣。故建議移除或分拆以下內容:

    • 列車班次、各時間段列車間隔表,轉移到對應線路條目。本條目僅簡單提及即可。
    • 列車列表,設立單獨條目深圳地鐵列車
    • 換乘(轉乘)車站列表,刪掉。
    • 設施,大多是廢話,只保留幾項有特色的即可。

    做這些也是為了以後線網擴張後做準備,當有十幾條線的時候,將這些東西還放在本條目中合適嗎?應該寫成像北京地鐵那樣,而不能像臺北捷運那樣。--DeBit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8:09 (UTC)[回覆]

    小弟認為,所述的確。列車班次方面,一直想改動那個表格,沒想好怎麼改,後來覺得應該直接各線路的拆分,而本條目下,只要述說各線路的起止時間即可。而換乘車站列表,也可以併入單獨設立一個車站列表的條目當中。列車列表同意另外設立條目,本條目則稍作提及概況,如3號線用的是6B,11號線用8A,其餘為6A列車。--Zhengruiw02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8:5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深圳地鐵中的19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2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深圳地鐵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10日 (一) 07:57 (UTC)[回覆]

    致Ragmond[編輯]

    您可以直接搜索中車株洲A型列車。這就是11號線使用的列車。因為它的電機音是中車時代的。且官方所承認的是「中車株洲製造」 QBYQ7留言2018年5月26日 (六) 10:12 (UTC) 該車是2015年製造的,而15年南北車已經合併。[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深圳地鐵中的6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9日 (日) 20:18 (UTC)[回覆]

    拆分廣州地鐵、深圳地鐵的未來發展為獨立條目[編輯]

    考慮這兩個城市的地鐵未來規劃較多且涉及跨市,我認為廣深兩市有必要像港鐵那樣將未來發展拆分為單獨條目。@WoshistevenjjTimWu007Nissangeniss:--Sally Ng 007留言2022年10月9日 (日) 03:30 (UTC)[回覆]

    感覺港鐵未來發展相當一部分是羅列或者無來源內容,或者說現有的規劃是否足夠豐滿來單獨列出條目?甚至就港鐵未來發展的一些細項是否可以歸併到其對應的條目中?——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9日 (日) 07:14 (UTC)[回覆]
    (:)回應港鐵未來發展可以通過Google搜尋新聞報道解決問題。--Sally Ng 007留言2022年10月9日 (日) 10:58 (UTC)[回覆]
    那就請加入內容的編者負起這個責任。讀者沒有義務為編者考證、勘誤。--🐹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2022年10月18日 (二) 01:47 (UTC)[回覆]
    來源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對比港鐵未來發展港鐵的內容量對比,是不是真的有拆條目的需要。同樣的對於廣州地鐵深圳地鐵也是。對於後者,我持保留意見。——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10日 (一) 01:18 (UTC)[回覆]
    廣州和深圳地鐵看看當地人怎麼說了,至於港鐵未來發展有時間我會執下條目。--Sally Ng 007留言2022年10月11日 (二) 03:40 (UTC)[回覆]
    我覺得像佛穗莞城際和南中珠城際這兩個,可能需要以後創建一個新條目--Woshistevenjj留言2022年10月28日 (五) 08:08 (UTC)[回覆]
    請閣下詳細說明?--Sally Ng 007留言2022年10月31日 (一) 06:19 (UTC)[回覆]
    也許歷史和未來合一條目如「廣州地鐵的發展」會更好一點?不然規劃史的內容會散落在兩個條目,中間還需要遷移一次。--DvXg 📬 2022年10月30日 (日) 06:11 (UTC)[回覆]
    也可以,廣州地鐵、深圳地鐵和港鐵的條目本身很長,所以我才考慮要不要把未來發展獨立拆分為條目--Sally Ng 007留言2022年10月31日 (一) 06:20 (UTC)[回覆]
    不要為拆而拆。如果將發展部分拆分的話,會不會導致原條目的篇幅不足以維持?——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31日 (一) 07:20 (UTC)[回覆]
    未來發展中的具體建設項目表格(與子條目共用,拆為模板?)等重要內容應該還是要留在主條目的,另外主條目的歷史上的重要節點可以留簡短列表、各期規劃可以僅留簡要介紹和總體數據、整個城際互聯簡為一段,這樣感覺反而重點更突出一點。目測這樣精簡之後篇幅應該會回到正常範圍,不至於太短。--DvXg 📬 2022年11月1日 (二) 03:57 (UTC)[回覆]
    看了一下港鐵的條目,就是根據閣下的思路來編寫的,有時間的話我會新建廣州地鐵未來發展的條目,各位可以提供意見。--Sally Ng 007留言2022年11月3日 (四) 03:08 (UTC)[回覆]
    放心,原條目不會出現篇幅不足的,因為除了未來發展,條目本身的客流量、車站設施可以進行擴充的。--Sally Ng 007留言2022年11月3日 (四) 03:0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