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更改用戶名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現在允許修改用戶名麼?--用心閣 02:55 2005年1月26日 (UTC)

據英文版說,只有bureaucrats可更改用戶名--Hello World! 14:18 2005年7月10日 (UTC)

現在的改名有漏洞[編輯]

現在的改名有漏洞,原來的名字會被人搶走。--travel 14:15 2006年6月14日 (UTC)

那我們要怎麼採取行動 - QT38 23:30 2009-01-09 (Fri)

匯報登入錯誤及建立戶口錯誤[編輯]

我是一個註冊用戶(身份不能公開,看下去就會明白為甚麼),因為懶得去設定密碼,所以密碼與我的用戶名稱一樣。上星期登入過沒有問題,但今日登入時卻說「密碼錯誤」。初時我還以為被人猜中了密碼登入後再改掉我的密碼。但後來我再登入一個之前註冊過但從未作出任何編輯的戶口,密碼也與用戶名稱一樣,但同樣是說「密碼錯誤」。於是我便建立新戶口,設定密碼與用戶名稱一樣時,卻未能成功建立,錯誤訊息如下:

内部错误
您的密碼太短,不能少於1個字元。

Backtrace:

#0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SpecialUserlogin.php(308): User->setPassword('wipedship')
#1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SpecialUserlogin.php(291): LoginForm->initUser(Object(User))
#2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SpecialUserlogin.php(151): LoginForm->addNewAccountInternal()
#3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SpecialUserlogin.php(94): LoginForm->addNewAccount()
#4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SpecialUserlogin.php(18): LoginForm->execute()
#5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SpecialPage.php(627): wfSpecialUserlogin(NULL, Object(SpecialPage))
#6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SpecialPage.php(433): SpecialPage->execute(NULL)
#7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Wiki.php(196): SpecialPage::executePath(Object(Title))
#8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Wiki.php(45): MediaWiki->initializeSpecialCases(Object(Title), Object(OutputPage), Object(WebRequest))
#9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dex.php(89): MediaWiki->initialize(Object(Title), Object(OutputPage), Object(User), Object(WebRequest))
#10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live-1.5/index.php(3): require('/usr/local/apac...')
#11 {main} 

總括來說,現時有兩個錯誤需要處理:

  1. 無法登入密碼與用戶名稱一樣的戶口
  2. 無法建立密碼與用戶名稱一樣的戶口

希望這兩個錯誤,尤其是前者,能盡快被修正。我肯定會在成功登入後更改我的密碼。—Doorshear 2007年4月28日 (六) 15:12 (UTC)[回覆]

請參看Brion Vibber在Apr 27寫的信:

Due to an attacker mass-abusing accounts with weak passwords, passwords that are the same as the username can no longer be used. Affected accounts can reset their password by e-mail to something more secure.
Please report the change back to your various communities in case someone needs help...

 fdcn  talk  2007年4月29日02:27 (UTC+8 4月29日10:27)
為甚麼不設一星期寬限期讓受影響用戶自行更改密碼?"Affected accounts can reset their password by e-mail to something more secure."這句看不明,如何更改我的密碼呢?希望各位能夠明白我想用回原有戶口的心情。—Doorshear 2007年4月29日 (日) 05:19 (UTC)[回覆]
相信您當初創建新帳號時,應該有留下正確的聯絡e-mail信箱吧?因此您只要在登入畫面選擇右下角的選項,系統會寄送一組自動產生的臨時密碼給您,並且在您登入後進入新密碼的設置頁,要求輸入新的密碼設定之後才能進入,這就是那句看不明白說明之內容。如果您當初有留下正確可使用的e-mail帳號,這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怕就怕在您當初貪圖方便使用與帳號一樣的密碼,又偷懶沒有輸入正確的信箱,如果是這樣事情就麻煩了(沒辦法,以上原則都是網絡安全的基本常識,本來就該遵守的)。看Brion的說明語氣,我相信最近應該是有針對Wikipedia主機所進行的大規模攻擊,因此必須當機立斷立刻進行系統規則的修改以免讓破壞蔓延,更不可能有什麼一星期的寬限期可以等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4月29日 (日) 06:54 (UTC)[回覆]
由於註冊時並沒有規定必須填寫電郵地址,我是沒有填寫的,因為我不可能忘記自己的密碼。那麼現在永遠不能使用回原來的戶口嗎?為何針對英文維基百科的攻擊,卻要連累中文維基百科在毫無預警下受到不必要的牽連?我不想從零開始使用新戶口作出貢獻,不想維基榮譽等級重新計算,假如用不到我原來的戶口,我只好暫時退出中文維基百科了,直至可以用回我原來的戶口為止。—Doorshear 2007年4月29日 (日) 10:42 (UTC)[回覆]
不要意氣用事。這種攻擊與中文英文無關,任何攻擊者都可能會根據用戶名來一一進行嘗試,無論是中文還是其它文種都是用的同樣的軟件,受到的威脅是一樣的,不能說是牽連。我個人覺得,基本的安全意識還是要有的,現在總比有人根據你的用戶名把你的賬號盜去的情況要好。你可以向[email protected]郵件列表取得聯繫看看怎麼辦,至少,你要提供你的一些別人無法知道的信息以讓維基官方了解你是賬號所有人。比如你的一些個人設定、監視哪些條目、用詞設定等。— fdcn  talk  2007年4月29日12:26 (UTC+8 4月29日20:26)
透過更改用戶名的方法或許可以挽救。--百楽兎 2007年4月29日 (日) 12:58 (UTC)[回覆]
呵呵,也許能挽救,但是中文社群的人無法查證請求者是否就是請求改名的那個用戶啊,因為請求者現在不可能以原用戶名來請求。除非他有曾廣為人知的對應維基賬號的其它聯繫方式(比如skype)。— fdcn  talk  2007年4月29日13:53 (UTC+8 4月29日21:53)
我建議在這個「非常時期」,能夠通融一下吧,始終用Skype的維基人始終佔了極少數維基人的比例。我建議擬改名用戶可以在未登入情況下提出申請,但需要於改名完成後3日內以登入身份報到,否則將改名的動作回退。這項臨時措施推行兩星期,逾期未提出申請者等同放棄自己權利。這樣又如何呢?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4月29日 (日) 16:53 (UTC)[回覆]

不能直接這樣操作,會存在被人冒領的可能。應當以下步驟:

  1. 由該申請者申請改名
  2. 由行政員改名
  3. 該行政員隨即以改名用戶名和原用戶名密碼登錄,並臨時變更密碼。
  4. 由該行政員溝通申請者,了解申請者提供的個人設置與賬號設置是否一致(如果申請人不介意公開,可直接在第一步申請中提供)
  5. 核對通過後再通過申請者提供的電郵將密碼送達

另外我不知道改名是不是還可以再度改回,這樣不希望改名者也可以解決了。

以上僅是猜測,我並不知道第3步是否可行,為了謹慎,還是向維基方面詢問清楚。— fdcn  talk  2007年4月29日18:37 (UTC+8 4月30日02:37)

若第三步可行的話,這樣的系統安全不適合維基。—Isnow 2007年4月29日 (日) 18:45 (UTC)[回覆]
我也認為不太可能可行。— fdcn  talk  2007年4月29日18:54 (UTC+8 4月30日02:54)

我又翻出wikipedia-l的該主題,看他們的討論,可能密碼被重置了。總之,他們討論在無法識別個人身份下,不會將賬號退還。其中涉及攻擊者可能已用bot再相關信息留下。我認為密碼的保護是一個基本的常識,並不能因為網站沒有提示你就可以認為提供一個易破解的密碼會安全,相關的風險是應當個人承擔。不過,攻擊者未必在中文用戶中留下資料,也許在第一時間說出個人設定的中文維基用戶可以假定他就是原賬號,只是我們不一定能夠操作還原賬號這件事。

下面是他們的一些討論:

Thomas Dalton <******@gmail.com>
to wikipedia-l

Apr 28 (2 days ago)
> And how people can have their account back if they didn't give any
> email adress?

We've just been discussing this on the enwiki buro noticeboard. In the case we were discussing, the user had linked to their itwiki account which did have an email address, so we could confirm their identity and the plan is to rename the account so it will no longer match the password. However, if there isn't any way to confirm the identity of the user then I think the account is lost for good - there is no way to know if the person requesting access to their account is owner of the account. That's the price you pay for not having the common sense to use a sensible password.

Andre Engels <*****@gmail.com>
to wikipedia-l

2007/4/29, Thomas Dalton <****@gmail.com>:
> > Wikipedia should be more user friendly than that. No need for us to act like
> > BOFHs.
> > Do you have a suggestion for how to handle it? If we can't confirm
> someone's identity, we can't give them access to the account, however
> friendly we may be.

Well, to make the request one would have to know that it's an account that is hit by the measure. That means that either one knows the password is equal to the login name, or one has guessed it. In the first case they are the correct person. In the second case, they basically have done some password cracking, which even with an easy password is not a trivial thing. I would say that for an active account, if there is only one request within a reasonable timespan, it would be safe to assume it comes from the user him/herself. For

inactive accounts I would say "too bad, get a new one."

Thomas Dalton <***@gmail.com>
to wikipedia-l

8:44 pm (5 hours ago)
> Well, to make the request one would have to know that it's an account
> that is hit by the measure. That means that either one knows the
> password is equal to the login name, or one has guessed it. In the
> first case they are the correct person. In the second case, they
> basically have done some password cracking, which even with an easy
> password is not a trivial thing. I would say that for an active
> account, if there is only one request within a reasonable timespan, it
> would be safe to assume it comes from the user him/herself. For
> inactive accounts I would say "too bad, get a new one."

It's not difficult to write a bot that goes through lots of accounts trying to log in with the username as the password and seeing if it works. That's why such passwords have been blocked. If we let people into the accounts without any verification we might as well just let

people keep the insecure passwords.

 fdcn  talk  2007年4月29日19:14 (UTC+8 4月30日03:14)

為甚麼對我們(一定不止我一個,只是有些不想追究,可能已另開新戶口)這些無辜的用戶抱懷疑態度?怕我們是盜取他人戶口的竊賊?大家的善意假定去了哪裏?如果不是用戶自己說出來,誰會知道哪些戶口牽涉其中?能夠提出自己的戶口有問題,不是已經是身份的證明嗎?別忘了其實需要當眾提出自己的戶口有問題,已經是一件相當尷尬的事了。所以我希望的,還是開放數天讓受影響用戶改掉自己的密碼。—Doorshear 2007年4月30日 (一) 00:32 (UTC)[回覆]
不是在懷疑用戶,這牽涉到帳號安全及法律責任問題。可能會有人用「社交工程術」(Social Engineering)來騙管理者說某某帳戶有問題以取得該帳號的密碼,要是這事情發生了,會引起更大的糾紛。吾人認為,若是遺失了某銀行帳號的密碼,到銀行向行員說自己的帳號有問題進不去時,銀行也都要求提出擁有此帳號的證明文件才可辦理吧。—Ellery 2007年4月30日 (一) 08:13 (UTC)[回覆]

這次事件中,某些用戶安全意識低固然是他們的不對,但維基當局說封就封,也不見得是一件完全正確的事。以雅虎為例,申請戶口時如與用戶名稱相同的密碼時,是不能繼續申請的,但維基百科的系統並沒有這樣的機制,現在維基百科在毫無任何提醒下突然封鎖這類用戶,對他們根本是不公平的做法。換個角度看,假如雅虎有一天突然封鎖所有使用低安全意識的密碼的用戶使其不能再登入,而於之前沒有作出任何事先通知,必然會怨聲四起吧。今次發生這件事,我是較同情受影響的用戶,雖然維基當局這樣做也有其道理,不過實在需要深切檢討一下。

無論如何,事到如今,維基當局「金口已開」,不論多少人表示不滿,撤回這項措施的機會應該很微。受影響的人,便算是你們倒霉了。不能以電郵取回密碼的,重開新帳戶似乎是唯一的選擇。(只怪我提出的未登入改名申請方案得不到支持)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4月30日 (一) 11:33 (UTC)[回覆]

現在還不能說是維基的官方態度,他們好象也沒有討論結束。— fdcn  talk  2007年5月1日22:56 (UTC+8 5月2日06:56)
在[Announce-l]Wikizine69中正式進行了說明:

[Login] - Passwords that are the same as the user name can no longer

be used. Affected accounts can reset their password by e-mail to something more secure. If you do not have an email address provided in your account you have no access any more. The only hope to keep your account is to go to #wikimedia-tech and convince a developer that you are who you say you are. In general providing an email address for your account, and the same for all accounts, is a good idea. http://thread.gmane.org/gmane.science.linguistics.wikipedia.misc/29945 http://www.spammotel.com -- if you do not trust Wikimedia with your email address

http://www.spamgourmet.com

 fdcn  talk  2007年5月2日03:43 (UTC+8 5月2日11:43)
關於"go to #wikimedia-tech and convince a developer that you are who you say you are",首先我不懂哪裏是#wikimedia-tech,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只記得部份參數設置,也未必充份convince其他人(沒有辦法,原來你們總是假定我們是來盜取他人戶口,而不視我們為受害者),加上這樣的安排實在太麻煩和廢時失事。事實上,如果我不是過千次編輯的四百多名用戶之一,我為何不簡單地重新申請一個新戶口,而要在此「乞求」呢?在事態有新發展前,相信這是我最後一次在這裏留言了。有緣再會!—Doorshear 2007年5月2日 (三) 05:06 (UTC)[回覆]

題外話,參考一下網絡上最常用的10個密碼: (1) http://www.modernlifeisrubbish.co.uk/article/top-10-most-common-passwords (2) http://www.pcmag.com/article2/0,1759,2113976,00.asp (3) http://www.elitesecurity.org/t217361-Analyzing-MySpace-Passwords --Hello World! 2007年5月2日 (三) 15:44 (UTC)[回覆]

#wikimedia-tech就是指在Freenode上的IRC頻道。--Shinjiman 2007年5月3日 (四) 05:26 (UTC)[回覆]
  • 你有無其他維基戶口?
  • 你有無用多處IP位址? 可否Checkuser?
  • 技術人員可否用監視列表確認用戶身份?*: )---Hillgentleman | | 2007年5月10日( 四 ), 11時50分29秒.

Help with Name change[編輯]

Hi, another steward said you might be able to help me. :) Please excuse my English. You see, I requested username Raystorm in this wiki, but was told another user already had it. I replied that I was aware of this, and that according to Meta policy, my request was not unreasonable despite the existing local policy. However, it was archived before anyone replied. Later, I asked another user for help, but again got no reply. I'm a bureaucrat in another wiki, and I know what I'm asking for is neither difficult nor unreasonable. As you can see in my SUL account status, this is the last wiki left before I can (finally!) end the entire process. I had positive responses in similar cases. Please help me, you are my very last hope. :) Thanks in advance. Iamraystorm (留言) 2010年3月10日 (三) 23:41 (UTC)[回覆]

可否直接移動本人用戶頁、及討論頁[編輯]

本人可否直接把本人的用戶頁User:Sywamin、討論頁User talk:Sywamin移動至User:雲淡風輕User talk:雲淡風輕,或者其他名稱,如雲淡風輕雲淡風輕的討論頁當然本人知道這樣並不會更改用戶(登陸)名稱,本人也無需更改。還請問這可否違反什麽?謝謝!—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4日 (一) 16:06 (UTC)[回覆]

不違反什麼,你其實並不需要再註冊新賬號,可以向管理員申請將現在的sywamin改名為雲淡風輕,這樣用戶頁討論頁內容和用戶貢獻都會保留。--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14日 (一) 16:23 (UTC)[回覆]
當然,本人並非想註冊新帳號,但是如果請求將Sywamin更名爲雲淡風輕的話,是否登陸名也就隨之更改,之前本人就已經更改過用戶名。不過現在就是想祇改名稱而並不改也把登陸名,且現在還有User talk:雲淡風輕這個討論頁。當然如果哪位管理員看到希望可以直接幫助在下,在下將不勝感激!—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4日 (一) 17:38 (UTC)[回覆]
可以考慮保護性的註冊這些賬戶,但如果採取保護性註冊這些賬戶,請在這些賬戶的用戶頁上標明各個賬戶之間的關係並遵守傀儡方針。—Mys 721tx(留言)-U18協會 2010年6月14日 (一) 17:53 (UTC)[回覆]
謝謝!本人已經移動了頁面,帳戶未改變,這樣就可以了。我不需要傀儡帳號,祇是想把更改名稱,現在已經可以了,現在在下用戶頁爲雲淡風輕、討論頁爲Talk:雲淡風輕,祇要不違反什麽就行。—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00:40 (UTC)[回覆]
wait. 雲淡風輕這個是在主名字空間,請移動回user名字空間—Mys 721tx(留言)-U18協會 2010年6月15日 (二) 00:42 (UTC)[回覆]
已經被User:Liangent移回,但是可否移動至User:雲淡風輕呢!我不需要更換帳號(登陸名),也不需要傀儡帳號,是否移動一定需要把帳號也相應進行移動。—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06:26 (UTC)[回覆]
目前看,雲淡風輕這個用戶已經存在,所以可能無法這樣移動。但是用戶頁似乎還是歸屬於對應用戶的,由於已經有了那個用戶,所以這樣做可能不是很妥當—Mys 721tx(留言)-U18協會 2010年6月15日 (二) 07:08 (UTC)[回覆]
  1. 若對象用戶不存在,透過Wikipedia:更改用戶名程序變更帳號。
  2. 若對象用戶存在但無貢獻,透過Wikipedia:更改用戶名/帳戶易手程序「奪取」。
  3. 若對象用戶存在並有貢獻(含已刪除),無法取得該用戶名。

此處所言及的 User:云淡风轻 為第3種情況,在維基政策下無法取得該用戶名。變更用戶名是不能「手工移動」的,必須經由行政員進行系統操作。—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0年6月15日 (二) 07:36 (UTC)[回覆]

User:雲淡風輕並不存在(請User:RalfXUser:Mys_721tx注意繁簡)。但由於User:云淡风轻存在,User:雲淡風輕必須由管理員建立。由WP:UNCONF,「雖然令人混淆的用戶名本身並無不妥之處,但是您不應該註冊一個易於令人誤會您是另一位活躍的貢獻者的帳戶」,而User:云淡风轻並不活躍(僅有2007年的兩個已刪除編輯),因此我創建了User:雲淡風輕並已將隨機密碼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User:Sywamin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0:36 (UTC)[回覆]
加了不轉換的標記,這裏應該不會混淆了。—Altt311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2:08 (UTC)[回覆]
要完成Sywamin的想法,只需要把User:雲淡風輕重定向到User:Sywamin。但是這樣會令原有的User:云淡风轻受影響?—Altt311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2:57 (UTC)[回覆]
容許簡繁用戶名稱同時存在會變得很複雜。—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0年6月15日 (二) 13:40 (UTC)[回覆]
因此(不只是用戶名)我的用戶設置一般不啟用繁簡轉換--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4:03 (UTC)[回覆]
不是指視覺上的問題,是系統上這舉動會允許繁甲和簡甲的不同用戶。—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0年6月15日 (二) 14:17 (UTC)[回覆]
mediawiki本身都是把繁簡視為不相同的。所有繁簡處理只影響頁面顯示。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4:37 (UTC)[回覆]
在下已收到隨機密碼,在下該怎麽做呢?可否將原有User talk:云淡风轻刪除,然後將User talk:Sywamin移動至User talk:云淡风轻呢?—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4:10 (UTC)[回覆]
你原來提及的頁面為「User talk:雲淡風輕」,而非「User talk:雲淡風輕」。「User:雲淡風輕」和「User talk:雲淡風輕」頁面並不存在:[1]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4:41 (UTC)[回覆]
這個在下知道,本人對於簡繁體亦無所謂。當然,簡繁體爲不同的頁面確實會令人混淆,在下也不希望令人混淆。因此,就User:雲淡風輕User talk:雲淡風輕。—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4:57 (UTC)[回覆]
認為User:雲淡風輕和User:雲淡風輕是你的,自由使用這兩個頁面就是了--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6日 (三) 02:22 (UTC)[回覆]
那在下自行移動至User:雲淡風輕User talk:雲淡風輕了,不知其他人有異議嗎?我可不希望又被移動回來,那樣就很 囧rz...了。—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6日 (三) 06:19 (UTC)[回覆]
閣下是說把用戶頁直接移動到另一個並不存在的用戶的用戶頁上吧?我認為這樣應該是不合適的。假如「雲淡風輕」這個用戶當前並不存在,而閣下佔用了這個用戶頁和討論頁,萬一哪一天有人真的註冊了「雲淡風輕」這個用戶,那麼「User:雲淡風輕」應該由誰使用呢?—藍色☆楓葉@圓桌會有事您吱聲 2010年6月16日 (三) 11:34 (UTC)[回覆]
雲淡風輕存在。我註冊的,把密碼給Sywamin了。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6日 (三) 12:12 (UTC)[回覆]
在下已經用「雲淡風輕」登陸過了,也就是說「雲淡風輕」屬於我的傀儡帳號,我已經將自己的用戶頁移動至User:雲淡風輕,在此先聲明,本人不會利用傀儡帳號做任何有違維基百科的事。且本人幾乎不會用傀儡帳號,本人仍然繼續使用原帳號進行編輯的,僅僅是佔用雲淡風輕帳號及頁面。—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7日 (四) 15:04 (UTC)[回覆]
簡繁用戶名問題看來討論沒有進展。在這之外,你應該到Wikipedia:更改用戶名/帳戶易手申請User:SywaminUser:雲淡風輕的異動,並且在完成之前都不要以User:雲淡風輕編輯,以令User:雲淡風輕順利繼承User:Sywamin。當前任何人進入User:雲淡風輕,不會找到真實用戶User:Sywamin的紀錄。—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0年6月17日 (四) 15:32 (UTC)[回覆]
User:Sywamin不想改名。這樣直接把用戶頁移動過去的問題是可能不方便查找真實用戶名--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7日 (四) 16:21 (UTC)[回覆]
我的建議還是按正常程序usurpUser:云淡风轻,然後才移動頁面/建立重定向頁面(User:云淡风轻→User:Sywamin)。—Altt311 (留言) 2010年6月17日 (四) 16:32 (UTC)[回覆]
是的,本人並無更改用戶名的打算,如果查詢貢獻記錄就仍爲「Sywamin」,那麽我簽名仍然繼續使用[[User:Sywamin|雲淡風輕]],祇是進入用戶頁及討論頁是雲淡風輕,這樣應該沒問題吧!這樣查詢貢獻記錄就仍爲「Sywamin」,簽名就像之前一樣。當然「雲淡風輕」這個帳戶我是不會做任何編輯的,如果未來有奪取帳戶的打算也就可以直接申請。雲淡風輕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00:33 (UTC)[回覆]
不對。用戶頁左側會有「用戶貢獻」或者「日誌」這樣的標籤,而一旦你的用戶頁和你的用戶名對應不上的話,那麼想查閱貢獻的人就只能吃閉門羹了。所以請不要把用戶頁和用戶名脫離,如果需要修改顯示名稱,請使用DISPLAYTITLE(不過目前在用戶頁和用戶討論頁無效)。--達師147228 2010年6月18日 (五) 09:33 (UTC)[回覆]
只剩下建立重定向後在User:Sywamin的標題做功夫了(DISPLAYTITLE可以用,格式為{{DISPLAYTITLE:標題}})—Altt311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3:06 (UTC)[回覆]
這樣可以嗎?創建一個{{雲淡風輕}},掛在本人用戶頁與討論頁,在模板內詳細標出用戶「Sywamin」與「雲淡風輕」用戶頁、用戶討論頁的詳細關係,且註明傀儡帳號與主帳號,包括提供貢獻記錄鏈接。且表明不會使用傀儡帳號「雲淡風輕」帳號做任何編輯,尤其是沒有建設性或者具有破壞性的編輯,如有違反隨時接受封禁。初步設想類比{{Redirect}}創建Template:雲淡風輕,就是代碼復雜,不太好弄。雲淡風輕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5:21 (UTC)[回覆]
不可以。如果有人使用非中文界面怎麼辦?看不懂的話不還是查不到嗎?--達師147228 2010年6月22日 (二) 10:32 (UTC)[回覆]
而且別人在你的討論頁上做出的修改你都不會收到信息。--達師147228 2010年6月22日 (二) 10:35 (UTC)[回覆]
其實使用繁簡轉換,不就可以改變標題所顯示的文字嗎?為何還需要移動?—ATRTC 2010年6月22日 (二) 11:00 (UTC)[回覆]
算了,我還是申請移動至雲淡風輕。但是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將簡體「雲淡風輕」先移動至其他名稱,然後在將Sywamin移動至簡體「雲淡風輕」。雲淡風輕 (留言) 2010年6月30日 (三) 13:51 (UTC)[回覆]

用戶名繁簡問題[編輯]

上面的討論引出的小問題:

說明一個用戶名的繁簡不同形式已大量存在。請討論如何處理。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5:14 (UTC)[回覆]

真佩服閣下找出這麽多,其實在下就認爲在建立帳戶時,應該是簡繁體爲同一帳戶,這樣可以避免混淆。我想容易造成混淆的原因可能是用戶在參數設置中設置顯示爲中文繁體,如此以來,原本是簡體也會自動顯示繁體,設置爲中文簡體亦復如此。而在下則直接設置爲中文,這樣顯示就是輸入繁體顯示繁體,輸入簡體顯示簡體。這樣還容易發現條目中的簡繁體混用。抱歉!似乎有點跑題。—雲淡風輕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15:32 (UTC)[回覆]
周濟真可憐... 囧rz...,不...離題...若是對系統本身無影響,私以為只是在辨認時會遇到點麻煩而已,不須在意,只是個人看法不同,也許需要處理就是了—金☧肅§§ 2010年6月15日 (二) 19:37 (UTC)[回覆]
繁簡用戶名的問題據我所知只會在建立到用戶頁連結的時候存在。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16日 (三) 02:19 (UTC)[回覆]
這兩個表內的一些用戶名是需要oversight掉的……—Altt311 (留言) 2010年6月16日 (三) 02:34 (UTC)[回覆]
有部分用戶名有侮辱、宣傳、不雅、政治內容,請快封禁!!--UAL55 (留言) 2010年7月6日 (二) 06:23 (UTC)[回覆]

編輯次數過少的具體定義[編輯]

所謂過少到底是多少,我才剛成為確認用戶,目前編輯次數是86-- ✯✯✯✯✯  2014年1月12日 (日) 09:06 (UTC)[回覆]

我們真的還有必要開這個頁面麼[編輯]

無非就是告訴全域更名者/監管員想更名為誰誰誰,說明原因,之前保留的原因是擔心有人英語一竅不通,但是剛剛發現有個特殊頁面也可以做到這件事。--Liuxinyu970226留言2015年3月30日 (一) 00:36 (UTC)[回覆]

關於用戶更名[編輯]

如果一位曾因濫用傀儡導致封禁過的用戶更名的話,其相關傀儡頁面的敘述內容是否需要同步更新?WP:RFCUWP:VIP內存檔內容是否需要更新?--找來源好麻煩肯定幫不到你 2017年6月19日 (一) 05:51 (UTC)[回覆]

1007648o 吳淑婷留言2018年11月10日 (六) 10:00 (UTC)[回覆]

1007648o 吳淑婷留言2018年11月10日 (六) 10:00 (UTC)[回覆]

應否捨棄曾永封用戶更名後重定向的原有名字[編輯]

現有方針強調用戶更名後可以保留原有名字並將之重定向,但正由於如此,部分曾永封後解封的用戶更名後就擺脫不了他與曾永封用戶之關係,如B dash君擺脫不了他與Naughty JeffreyN-C16這些未與他人進行溝通,濫用傀儡進行大規模破壞,以及違反WP:GAMEWP:POINT以及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決議的用戶之關係(參見[2]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6/08/29),此問題亦造成維基百科:用戶查核請求/2017/11#Ginbayashi維基百科:用戶查核請求/2017/11#B dash因為原名作重定向而被提出用戶查核這些事情,令其他用戶很不愉快和影響其他用戶的編輯意慾,有見及此,本人遂提此題,希望對曾永封用戶更名後重定向有一個彈性處理,甚至捨棄它,以擺脫用戶與曾永封用戶之關係--MCC214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11:24 (UTC)[回覆]

即使變了用戶名,封禁記錄依舊會跟着帳號過去的吧,這樣的修改真的有意義嗎?--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2月13日 (三) 14:44 (UTC)[回覆]
細心看下貢獻,其實原名是不存在的。--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12月14日 (四) 02:24 (UTC)[回覆]
不重定向就連結,對於有被封禁或捲入紛爭的歷史。即User:N-C16中寫「[[User:B dash]]」。--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12月14日 (四) 03:42 (UTC)[回覆]
@AndyAndyAndyAlbert看清楚原始碼。--XiplusA2093064 2017年12月17日 (日) 08:39 (UTC)[回覆]
(!)意見若要人不知......--Temp3600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20:36 (UTC)[回覆]
  • (?)異議:看了上面的對話,發現MCC214君沒有搞清楚狀況,創立新帳號的部分其實有其他解套方式,這部分先前M. Chan君就有做過了,M. Chan君先前帳號為User:Morgan Siu,但基於某些原因將帳號轉移至現在這個帳號,這個操作模式並不是更換用戶名,管理員那邊也有相關的帳號紀錄,君所指「新帳戶如果被其他用戶連同舊帳戶去提出用戶查核指他違反傀儡方針那怎麼辦?」的疑慮就已經不存在,故這部分我會選擇(-)反對。同時,我必須重申Liaon98君所言:「既然他選擇了更改帳號名,就代表他願意接受自己的過去,別人何苦喊燒?」--🍫📖留言 2017年12月22日 (五) 03:18 (UTC)[回覆]

更名後的權限[編輯]

@管理員,我想更改我的用戶名。我之前有申請到IP封禁例外權。請問如果我更改用戶名的話,我的新賬戶是否繼續擁有這個IP封禁例外權? 螺釘留言2018年7月8日 (日) 08:41 (UTC)[回覆]

可以。--J.Wong 2018年7月8日 (日) 09:43 (UTC)[回覆]

「本地更名申請」和「全域更名申請」有什麼差別?[編輯]

如題,我正想要更名(現在的ID很不習慣,想要更改使用者名稱,新名稱類似我的分身U:Matt Zhuang(有掛多重帳號聲明)但是不要空格或底線而連一起(也就是變成 MattZhuang ),但是看到這兩個申請方式我一臉矇逼。

我在另外兩個專案(維基導遊和基共享資源)有一些編輯,而且新的使用者名稱問題,是不是要用後者甚至要去元維基來處理?-- Matt Zhuang寫條目時,請尊重各地的中文使用者。 (按「此」留言) 2019年8月30日 (五) 19:18 (UTC)[回覆]

關於本地改名的一些問題[編輯]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有一些關於本地改名(即在WP:改名中改名)的一些問題:

  1. 本地改名時哪些用戶名是被禁止的?希望能舉些具體的例子。
  2. 本地改名有冷卻期限嗎?在一次改名之後要等多久才能進行第二次改名?
  3. 本地改名和全域改名有區別嗎?如果我在本地改名,會不會影響到我的全域賬戶,或者影響到我在其他維基的貢獻?

希望能儘快給出答覆。--50829 2021年5月14日 (五) 11:38 (UTC)[回覆]

1.新的用戶名只要符合Wikipedia:用戶名而且沒有(在任何站點)重覆應該就可以了。
2.沒有相關規定。
3.一樣的,不管在哪裏提出都是全域更名。--【和平至上】💬 2021年5月15日 (六) 10:57 (UTC)[回覆]
關於1的疑問:我想改名成「50829」以簡化我的名字並被人方便找到,但是不知道純數字的名稱可不可以使用,我看User:1234567(內鏈好像不能用)好像是正常的-- 2021年5月21日 (五) 15:01 (UTC)[回覆]
  1. w:Wikipedia:Naming_conventions_(technical_restrictions)#Restrictions_on_usernames:含有# < > [ ] | { } / @ :或控制字符、不可見字符的用戶名技術上不可使用。mw:Extension:AntiSpoof還禁止了和其他用戶相似的用戶名、含有多於一種書寫系統(不含數字)如中英混雜、僅包含非書寫系統文字(例如數字)、含有emoji等的用戶名,以免混淆性用戶名被惡意註冊,但全域更名可以繞過這個限制。
  2. 技術上沒有要求,但是反覆更名會被拒絕(Wikipedia:更改用戶名:「新用戶名須謹慎選取。所有無意義、重複或不恰當申請均不會受理。」)
  3. 無論用何種渠道申請更名,都會全域更名。
  4. З」為西里爾字母,因此「12З4567」含有且僅含有一種文字(如第一條所述,數字不算書寫系統),因此可以註冊。真正只有數字的用戶名不能直接註冊,但可以申請修改為該用戶名或者去Wikipedia:賬號請求申請註冊。

--GZWDer留言2021年5月24日 (一) 08:46 (UTC)[回覆]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一個問題[編輯]

改名後面括號里的(增加新請求)重定向到的頁面是錯誤的 まぬんちゃんtalk contribution sandbox 2021年12月24日 (五) 12:0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