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簡明維基百科政策沿革彙編》-方針與指引(草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頁面的內容來自Wikipedia:方針與指引及其歷史版本。

(※)注意本頁面的內容是將原有方針指引頁面以條例格式重寫而成,可能與原有方針指引內容存在偏差。正式執行應以原有的方針指引頁面為準。

沿革

[編輯]
  • 2002年11月9日制定《方針與指導》二十條
  • 2002年11月10日改名為《守則與指導》
  • 2002年11月15日第十條增訂四款為五款

2002年11月9日版《方針與指導》

[編輯]

第一章 總則

[編輯]
第一條
Wikipedia是一個協作計劃,它的創造者與全體參與者的共同目標是創造一個自由的百科全書、一個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並使其能成為一個可信賴的資訊來源。
第二條
Wikipedia守則的貫徹應當隨着Wikipedia的成長和發展而持續全面地推行。

第二章 廣泛接受的守則

[編輯]
第三條
Wikipedia的文章應當避免偏見,以中性的觀點來表達,公平地表現一個議題的不同觀點。
第四條
Wikipedia是一部在GNU自由文檔協議證書下自由發布的百科全書。
第五條
第四條的細節由《版權資訊》進行約束。
第六條
Wikipedia是一部百科全書,應當主要用以撰寫百科全書為主,諸如上傳功能等只能用於與文章有關的文件,而在talk page上的討論也應只限於如何使條目更完美。
第七條
第六條的細節由《Wikipedia不是什麼》進行約束。
第八條
Wikipedia的參與者應當彼此尊重。
第九條
Wikipedia的參與者應當遵守約定。
第十條
第九條中的約定所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編輯守則
(二)《命名常規
(三)《消除歧議
(四)《圖像使用守則
第十一條
使用受限制功能的守則由《管理員》約束。

第三章 守則的實施

[編輯]
第十二條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Wikipedia的編輯。
第十三條
Wikipedia不設總編輯、中心機構,或是上下級機制來監視和/或審查Wikipedia的進展。
第十四條
Wikipedia的守則由Wikipedia的參與者自發實行、監督。

第四章 守則的提出

[編輯]
第十五條
Wikipedia的守則主要為實踐和/或許多參與者一致意見的總結結果。

第五章 其他守則

[編輯]
第十六條
除上述守則以外,尚有許多參與者所提出的普通守則、行為守則、內容規範及文風規範可供參考。
第十七條
第十六條中的普通守則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貢獻出你所知道的知道或你願意學習的
(二)《勇敢更新頁面
(三)《不要太過完美
(四)《組織網絡
(五)《別管那麼多
(六)《少用Bots
第十八條
第十六條中的行為守則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討論後要署名
(二)《不要使用污辱性文字
(三)《不要做人身攻擊
第十九條
第十六條中的內容規範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解釋專業術語
(二)《捆綁修改
(三)《刪除顯而易見的廢話
(四)《前後要聯貫
(五)《定義並描述
(六)《在人們需要Wikipedia內部連接時不要使用外部連接
(七)《註明資訊來源
(八)《只連接與上下文有關的頁面
(九)《避免使用有時效性的文字
(十)《讀者導向》
(十一)《先找已有的文章,再寫新的文章
(十二)《小心求證
(十三)《少說空話
(十四)《總結討論》
第二十條
第十六條中的文風規範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小心錯別字
(二)《多用列表與短句
(三)《少用外語
(四)《別濫用標題

2002年11月10日版《守則與指導》

[編輯]
  • 最初版本:2002年11月10日
    Formulax將《方針與指導》改名為《守則與指導》,內容與2002年11月9日版《方針與指導》相同。
  • 最後小修改:2002年11月14日
  • 生效期間(簡體版):2002年11月10日17時25分至2002年11月15日16時16分
  • 生效期間(繁體版):2002年11月10日17時25分至

2002年11月15日版《守則與指導》簡體版

[編輯]
  • 最初版本:2002年11月15日
    Formulax修改簡體版本的第十條,將《翻譯者守則》定為約定。
    繁體版本直至年月日時分引入繁簡轉換系統,與簡體版本合併以前一直沒有將《翻譯者守則》列為約定。
  • 最後小修改:
  • 生效期間:2002年11月15日16時17分至

第一章 總則

[編輯]
第一條
Wikipedia是一個協作計劃,它的創造者與全體參與者的共同目標是創造一個自由的百科全書、一個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並使其能成為一個可信賴的資訊來源。
第二條
Wikipedia守則的貫徹應當隨着Wikipedia的成長和發展而持續全面地推行。

第二章 廣泛接受的守則

[編輯]
第三條
Wikipedia的文章應當避免偏見,以中性的觀點來表達,公平地表現一個議題的不同觀點。
第四條
Wikipedia是一部在GNU自由文檔協議證書下自由發布的百科全書。
第五條
第四條的細節由《版權資訊》進行約束。
第六條
Wikipedia是一部百科全書,應當主要用以撰寫百科全書為主,諸如上傳功能等只能用於與文章有關的文件,而在talk page上的討論也應只限於如何使條目更完美。
第七條
第六條的細節由《Wikipedia不是什麼》進行約束。
第八條
Wikipedia的參與者應當彼此尊重。
第九條
Wikipedia的參與者應當遵守約定。
第十條
第九條中的約定所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編輯守則
(二)《命名常規
(三)《消除歧議
(四)《圖像使用守則
(五)《翻譯者守則
第十一條
使用受限制功能的守則由《管理員》約束。

第三章 守則的實施

[編輯]
第十二條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Wikipedia的編輯。
第十三條
Wikipedia不設總編輯、中心機構,或是上下級機制來監視和/或審查Wikipedia的進展。
第十四條
Wikipedia的守則由Wikipedia的參與者自發實行、監督。

第四章 守則的提出

[編輯]
第十五條
Wikipedia的守則主要為實踐和/或許多參與者一致意見的總結結果。

第五章 其他守則

[編輯]
第十六條
除上述守則以外,尚有許多參與者所提出的普通守則、行為守則、內容規範及文風規範可供參考。
第十七條
第十六條中的普通守則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貢獻出你所知道的知道或你願意學習的
(二)《勇敢更新頁面
(三)《不要太過完美
(四)《組織網絡
(五)《別管那麼多
(六)《少用Bots
第十八條
第十六條中的行為守則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討論後要署名
(二)《不要使用污辱性文字
(三)《不要做人身攻擊
第十九條
第十六條中的內容規範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解釋專業術語
(二)《捆綁修改
(三)《刪除顯而易見的廢話
(四)《前後要聯貫
(五)《定義並描述
(六)《在人們需要Wikipedia內部連接時不要使用外部連接
(七)《註明資訊來源
(八)《只連接與上下文有關的頁面
(九)《避免使用有時效性的文字
(十)《讀者導向》
(十一)《先找已有的文章,再寫新的文章
(十二)《小心求證
(十三)《少說空話
(十四)《總結討論》
第二十條
第十六條中的文風規範指的是下列文件:
(一)《小心錯別字
(二)《多用列表與短句
(三)《少用外語
(四)《別濫用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