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肯雅憲法公投

![]() | ||||||||||||||||||||||
| ||||||||||||||||||||||
你是否同意擬議的新憲法? | ||||||||||||||||||||||
結果 | ||||||||||||||||||||||
---|---|---|---|---|---|---|---|---|---|---|---|---|---|---|---|---|---|---|---|---|---|---|
| ||||||||||||||||||||||
![]() 按省分的投票結果 |
肯雅在2010年8月4日就是否贊成國民議會在當年4月1日通過的新憲法提案舉行公民投票。新憲法被視為避免2007年的大選後的暴力事件重演的重要一步[1][2]。公民投票的結果是贊成新憲法的陣營獲勝,68.55%參與公民投票的選民贊成新憲法[3]。反對新憲法的陣營的主要發言人、時任高等教育部長威廉·魯托承認落敗[4]。新憲法於當月27日生效[5]。
背景
[編輯]1963年的憲法在1969年被新憲法取代。新憲法此後經過數次修訂,其中包括1982年增加第2A條,使肯雅在丹尼爾·阿拉普·莫伊總統的領導下成為一黨制國家,並在同年引發未遂政變的修訂。經歷1980年代後期的抗議活動後,第2A條在1991年被廢除,使肯雅得以重建多黨制,憲法自此一直未曾被修改[6]:31。儘管重建多黨制被視為肯雅進步的表現,肯雅仍然以其腐敗而為人所知,許多肯雅人希望憲法獲全面修改。1998年,肯雅議會通過一項要求重新審視憲法的法律,使全面修改憲法距離現實更為接近[6]:32。
姆瓦伊·齊貝吉總統在贏得2002年的大選前將憲法改革與反腐敗運動列為其首要任務[7]。新政府雖然在國民議會中承諾盡快進行對憲法的重新審視,但實際上對此仍然拖拖拉拉,究其原因是前政權高層仍然任職,他們的倒戈對齊貝吉成功當選至關重要,而他們並不願意冒險改變現狀[6]:33。2004年,人稱「博馬斯草案」(Bomas draft)的憲法草案對外公佈,該草案提議全面改革政府架構,其中包括將總統的部分權力轉移到新設立的總理職位[8],而這將會使肯雅由總統制轉向半總統制。出於對喪失權力的擔憂,政府高層有意地淡化博馬斯草案,而這導致民間羣起反對並爆發騷亂,齊貝吉的政治聯盟中的幾個高層官員也因而辭職[8]。修改後的憲法草案在2005年11月付諸公民投票表決,但被否決[6]:33。
公民投票結束後,反對修改後的憲法草案的政治人物聯合成立以公民投票中代表反對修改後的憲法草案的橙命名的新反對黨橙色民主運動。橙色民主運動的內部分裂無阻其於2007年的大選中取得強勢地位,但橙色民主運動最終在充滿爭議的情況下輸掉總統選舉,並因而引發後續的暴力事件[2]。結束暴力事件的和平協議要求重新審視憲制問題,而政府也在2009年11月制定新的憲法草案。新的憲法草案經過細微修改並在國民議會獲得通過後,獲定在2010年8月4日付諸公民投票表決[9]。
內容
[編輯]公民投票的主文在2010年5月13日公佈如下:
你是否同意擬議的新憲法?
英語:Do you approve the proposed new Constitution?
斯瓦希里語:Je, unaikubali katiba mpya inayopendekezwa?
選民在投票時可以選擇「同意」或「不同意」。為減少混淆並使其更易於理解,法律要求每個投票選項都應該附上一個視覺符號,以確保選民清楚自己的選擇[10]。是次公民投票以顏色代表選項,其中綠色代表「同意」,而紅色代表「不同意」[11]。如果公民投票結果中的有效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在肯雅八個省中的至少五個省的有效同意票均達投票權人總額的25%或以上,即為通過[12]。
選舉活動
[編輯]包括姆瓦伊·齊貝吉總統、拉伊拉·奧廷加總理、卡隆佐·穆西約卡副總統與穆薩利亞·穆達瓦迪、烏胡魯·肯雅塔兩位副總理等大多數聯合政府中的高層官員都是「同意」陣營的支持者[13]。然而,高等教育部長威廉·魯托、資訊部長塞繆爾·波吉西奧與丹尼爾·阿拉普·莫伊前總統則一同領導「不同意」陣營,稱新憲法對肯雅人不利,認為總統仍將保留過多的權力,並稱有關土地所有權的規定反資本主義[14]。
基督教會是反對新憲法的另一個主要聲音。由於新憲法的其中一項條款允許孕婦因健康原因而墮胎,基督教會擔心新憲法會導致墮胎合法化[15]。基督教會認為新憲法的另一項爭議是對用於解決部分與穆斯林公民有關的民事問題的卡迪法庭的明確提及。卡迪法庭雖然自前殖民時期就已經存在,但在此前並未曾被寫入憲法[16]。
投票過程
[編輯]公民投票雖然發生一些個別的暴力事件,例如當年6月在內羅比舉行的「不同意」運動集會上發生,並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傷的炸彈襲擊,但仍然總體上和平[17]。烏查古齊為監察是次公民投票而成立[18]。是次公民投票在嚴密的安保下進行,以避免重蹈2007年的大選的覆轍。裂谷省的情況尤其令人擔憂,因為當地卡倫金人和基庫尤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使當地成為2007年暴力事件中情況最嚴重的地區。公民投票最終和平結束,期間不存在有關暴力事件的報導[19]。
結果
[編輯]
1. 中部省,2. 濱海省,3. 東部省,
4. 內羅比省,5. 東北省,
6. 尼揚扎省,7. 裂谷省,8. 西部省
公民投票結果為「同意」陣營獲勝,其中同意票佔69%,而不同意票則佔31%,投票率為72.2%[20]。全國除裂谷省外的所有地區均投票同意新憲法,而裂谷省的大多數選民則聽從了威廉·魯托、丹尼爾·阿拉普·莫伊等出身當地的領導人的建議投下不同意票[21]。「同意」陣營在全國唯一未能如預期以壓倒性優勢獲勝的地區是下東部省的烏坎巴尼地區,儘管得到出身當地的領導人卡隆佐·穆西約卡與查麗蒂·恩吉盧的站台,「同意」陣營在當地仍僅以微弱優勢獲勝[22]。
選項 | 票數 | % |
---|---|---|
![]() |
6,092,593 | 68.55 |
反對 | 2,795,059 | 31.45 |
有效票 | 8,887,652 | 97.60 |
無效或空白票 | 218,633 | 2.40 |
總票數 | 9,106,285 | 100.00 |
已登記選民及投票率 | 12,616,627 | 72.18 |
來源:非洲選舉資料庫 |
按省分的結果
[編輯]省 | 同意 | 不同意 | 無效或空白票 | 總票數 | 選民總數 | 投票率 (%) | |||
---|---|---|---|---|---|---|---|---|---|
得票 | % | 得票 | % | ||||||
中部省 | 1,274,967 | 84.4 | 235,588 | 15.6 | 29,692 | 1,540,247 | 1,958,898 | 78.6 | |
濱海省 | 425,626 | 79.24 | 111,532 | 20.76 | 16,388 | 553,546 | 997,086 | 55.5 | |
東部省 | 741,109 | 56.43 | 572,109 | 43.57 | 32,480 | 1,345,698 | 2,028,444 | 66.3 | |
內羅比省 | 678,621 | 76.52 | 208,195 | 23.48 | 29,298 | 916,114 | 1,292,229 | 70.9 | |
東北省 | 110,992 | 95.71 | 4,970 | 4.29 | 599 | 116,561 | 231,928 | 50.3 | |
尼揚扎省 | 1,174,033 | 92.04 | 101,491 | 7.96 | 20,257 | 1,295,781 | 1,705,292 | 76.0 | |
裂谷省 | 971,331 | 40.52 | 1,426,102 | 59.48 | 65447 | 2,462,880 | 3,046,294 | 80.8 | |
西部省 | 715,914 | 84.13 | 135,072 | 15.87 | 24,472 | 875,458 | 1,356,456 | 64.5 | |
全國 | 6,092,593 | 68.55 | 2,795,059 | 31.45 | 218,633 | 9,106,285 | 12,616,627 | 72.2 | |
來源:非洲選舉資料庫 |
國際反應與後續
[編輯]公民投票結果受國際社會普遍歡迎,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與其他非洲大湖地區國家的領導人均向肯雅政府與人民發賀電[23]。根據授權舉行公民投票的法律規定,新憲法於2010年8月27日由姆瓦伊·齊貝吉總統主持正式頒佈。來自非洲與世界各地的外國領導人與政要出席該歷史性儀式[24]。
參考資料
[編輯]- ^
- "Kenya referendum date set. Daily Nation. 2010-05-14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3).
- Kenya votes in referendum on new constitution. BBC News. 2010-08-04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 ^ 2.0 2.1 The Earthtimes. US: Kenya needs unified effort behind draft constitution | Earth Times News. Earthtimes.org. 2010-04-03 [201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Kenya Detailed Election Results. African Elections Database. 2012-11-06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3-22).
- ^ Gekara, Emeka-Mayaka; Menya, Walter; Wanja, Joy. 'No' camp concedes referendum defeat. Daily Nation. 2010-08-05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Maunganidze, Ottilia A. Pouvoir Et Poursuite, Défis Et Opportunités Pour la Justice Pénale Internationale en Afrique SubSaharienne. Universitätsverlag Göttingen. 2012: 114.
- ^ 6.0 6.1 6.2 6.3 Firestone, Matthew. Kenya.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2009: 31 [2010-08-05]. ISBN 978-1-74104-773-8.
- ^ Kenyan opposition 'to fight corruption'. BBC News. 2002-10-23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8.0 8.1 Matheson, Ishbel. Kenya's fight for a constitution. BBC News. 2005-07-22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7-31).
- ^ Kariui, Anthony. Kenya referendum date set. Daily Nation. 2010-05-14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3).
- ^ Ngirachu, John. Symbols for referendum out next week. Daily Nation. 2010-05-14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Mathenge, Oliver. Kenya referendum: Its Green vs Red. Daily Nation. 2010-05-17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 ^ Gettleman, Jeffrey. New Constitution Nears Approval in Kenya.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8-04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30).
- ^ Barasa, Lucas. 'Yes' camp unveils its plan for poll victory. Daily Nation. 2010-06-28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Odunga, Dennis. Draft law bad for Kenyans, says Ruto. Daily Nation. 2010-04-19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Richard Allen Greene. Kenya's churches unite against draft constitution. CNN. 2010-08-04 [2019-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 ^ Ross, Will. Kenyan referendum vote brings out fruity colours. BBC News. 2008-08-03 [2010-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 ^ Stack, Liam. Kenya bomb attacks kill six at constitution rally.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10-06-14 [201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1-23).
- ^ Uchaguzi: A Case Study (PDF). 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 Knight Foundation. 2012-10-24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6).
- ^ Kenya's Rift Valley relieved, anxieties remain. Reuters Africa. 2010-08-06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4).
- ^ Interim Independent Electoral Commission of Kenya (IIEC). Kenya referendum results. Capital FM. 2010-08-06 [201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5).
- ^ Ministers fail to deliver 'Yes' victory in Rift. Daily Nation. 2010-08-05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1).
- ^ Odalo, Bob. 'No' results shock VP, Ngilu in Ukambani. Daily Nation. 2010-08-05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7-31).
- ^ Namunane, Bernard. Kibaki to sign new laws amid pomp and fanfare. Daily Nation. 2010-08-06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0).
- ^ Kenya president ratifies new constitution. BBC News. 2010-08-27 [202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