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北方航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北方航空
China Northern Airlines
IATA ICAO 呼號
CJ CBF China Northern
創立於1990年6月
終止運營2002年(2004年被徹底收購重組)
樞紐機場 中國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飛行常客
獎勵計劃
藍天卡
總部 中國 瀋陽
網站http://www.cna.ln.cninfo.net

中國北方航空公司,簡稱北航,組建於1990年6月16日,是當時中國民航總局直屬六大骨幹航空公司之一。以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為運營基地,下轄吉林大連兩家分公司, 還在海南三亞參與合營北亞航空公司,與黑龍江省合營天鵝航空公司。曾主要經營152條航線,其中國際航線16條,通往6個國家和地區的12個城市。公司曾於1996年、1999年兩次榮獲了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航空安全「金鷹杯」。

北方航空的麥道MD-82北京起飛

根據2002年中國民航改革重組戰略,當年10月,中國北方航空公司與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公司組成新的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重組後,中國北方航空公司正式啟用「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北方公司」的名稱,並統一使用IATA航空公司代碼「CZ」。分公司總部,依舊設立在瀋陽。但是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數據顯示,中國北方航空公司的註冊信息仍以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全資子公司的形式處於存續狀態,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北方公司的部分招標信息等也以北方航空公司的名義發布。

歷史

[編輯]

民航瀋陽管理局

[編輯]

1954年11月10日,東北地區各航空站劃歸民航北京管理處。1958年,遼寧、吉林、黑龍江省相繼在省會城市所在地民航站的基礎上成立省級民航管理處(1959年-1960年改稱管理局)[1]:47

1964年11月11日,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在東北地區成立中國民用航空瀋陽管理局,原由民航北京管理局領導的民航黑龍江省管理局也劃歸民航瀋陽管理局[2][3]:88

1977年12月,民航總局將兩架霍克薛利三叉戟型調撥給瀋陽管理局,自此瀋陽管理局開始運營渦扇客機[1]:190。1985年引進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D-82成為瀋陽管理局第二款渦扇機型,民航瀋陽管理局時期引進10架,北方航空時期引進17架[1]:191

1987年1月,國務院批准《關於民航系統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和實施步驟的報告》,民航瀋陽管理局1987年第四季度開始着手改革,但體制改革方案直至1989年4月29日才擬定完畢,該方案在瀋陽地區設立中國北方航空公司、民航東北管理局瀋陽桃仙機場、民航東北管理局航管中心、中航油瀋陽公司等單位[1]:48。1990年3月19日,民航局局長辦公會議同意組建上述單位。

北方航空時期

[編輯]

1990年6月16日,民航瀋陽管理局正式撤編,中國北方航空公司掛牌[1]:48,總部設於瀋陽市大東區小河沿路3-1號民航東塔小區一帶[1]:69。1992年8月,民航黑龍江、吉林省局亦實施政企分開改革,飛行、機務、銷售等部門劃歸北方航空公司,成立北方航空黑龍江分公司及吉林分公司,北方航空後來於1993年3月18日成立大連分公司[1]:48-49

1991年,北方航空決定引進空中巴士A300,但1992年6月才獲得國家計委和民航總局同意,1992年8月與空客簽訂購買6架A300的合同[1]:196。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東北地區至廣州航線客貨運輸量劇增,只有MD-82一款中型客機的北方航空因此只得增加航班密度,但仍舊杯水車薪,為此北方航空該年8月向民航總局申請濕租國外航空公司的寬體客機。1992年12月7日,國家計委批准北方航空向俄羅斯普爾科沃航空英語Pulkovo Aviation Enterprise濕租3架伊爾-86,租期約一年,1993年申請再濕租一架[1]:195,首兩架1992年12月投放至瀋陽,後兩架1993年4月投放至哈爾濱。由於1992年簽約的A300交貨較晚,北方航空決定先行從AWAS經營性租賃兩架A300,這兩架飛機1993年6月和7月相繼交付[1]:196,北方航空遂於1993年8月將瀋陽基地的兩架伊爾-86提前退租,投放在哈爾濱的另外兩架伊爾-86則續租至1994年7月31日[1]:195。北方航空從空客購買的首架A300最終於1994年7月13日交付[1]:196

1994年10月8日,瀋陽北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組建,原北方航空飛機維修廠、機關航材處、機務處同年10月17日合併為北航飛機維修基地[1]:71。1994年10月30日,北方航空與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共同投資組建的北方航空三亞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亞航空」)成立,這是北方航空公司旗下首個控股公司[1]:71,初期執管2架MD-82(至1997年已執管4架[1]:192-193)。1995年9月,由於國際航線少,適合寬體客機的國內航線有限,由運力不足轉為運力過剩的北方航空決定將即將交付的餘下兩架A300干租大韓航空,這是中國民航首次向國外出租飛機,此後北方航空於1996年6月又將一架A300租予大韓航空[1]:197。1995年7月,經民航總局批准,北方航空與麥道公司簽約購買11架麥道MD-90[1]:198,2000年又購入了上海飛機製造廠組裝的兩架MD-90[1]:199

中國北方航空A321停靠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2004年至2008年由南航獨營時期);A321為最後一款交付時使用北方航空塗裝的客機

1997年1月12日,北航黑龍江分公司、黑龍江省天鵝航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合資組建的北航天鵝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鵝航空」)成立[1]:72。1998年至1999年,北方航空外租大韓航空的三架A300租約相繼到期,回歸北方航空運營,至於北方航空最初經營性租賃的兩架A300則於1999年初夏退租[1]:197。1998年,北方航空決定引進空中巴士A321,2001年10月起交機[1]:200

2000年7月,中國民航總局宣布通過重組航空公司組建三大航空運輸集團[4]。其後,北方航空開始與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進行深層次接觸和會談,經協商達成聯合重組意向[1]:49。2002年10月18日,南航集團北方公司在瀋陽掛牌,對外暫時仍以北方航空名義運作[1]:49-50。2002年12月,北鵝航空由北航哈爾濱營業部接管運輸生產經營業務[1]:76,2004年11月恢復為黑龍江分公司[5],2005年正式改為南航股份黑龍江分公司[1]:78

2004年6月,北亞航空脫離北方航空,改為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海南有限公司[1]:74。2005年1月1日,原北航公司所屬分公司與北航公司脫離,直屬南航股份公司領導,北航公司總部機關改設南航股份北方分公司[1]:74。截至2025年5月,中國北方航空有限公司仍未正式註銷,而是作為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存續,經營範圍為「清理債權債務」。

曾使用機型

[編輯]
中國北方航空A300降落在關西國際機場(2001年)

北方航空的部分空中巴士A300曾於2000年曾租予泰國天使航空

意外和事故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中國民用航空志東北地區卷》編纂委員會. 中国民用航空志东北地区卷. 中國民航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110-798-5. 
  2. ^ 哈尔滨市首轮市志 > 卷六 交通 > 第五篇 民用航空 > 第七章 管理机构. 哈爾濱史志網. [2025-05-25]. 
  3. ^ 董漢文; 李懷忠; 何祖銳; 黃先正; 張素芳. 北京民用航空大事记(1919-2000). 民航華北管理局史志辦公室. 2001. 
  4. ^ 中国民航将重组3大航空集团公司. 新華社. 2000-07-21 [2025-05-25]. 
  5. ^ 南方航空北方公司恢复黑龙江分公司运营. 新華網. 2004-11-08 [2025-05-25]. 
  6. ^ 飞机带伤升空之后. 光明日報. 2000-04-07 [2015-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