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澳門回歸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澳門回歸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Former good article澳門回歸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6年8月1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06年8月28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07年10月12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07年10月20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3年12月11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及優良條目資格皆已撤銷
基礎條目 澳門回歸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澳門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澳門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澳門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歷史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討論[編輯]

我覺得可以加市政廳的旗,畢竟這一旗幟對澳門人來說比較熟悉。--HeiChon 05:15 2006年5月9日 (UTC)

已增加,若有資料增加或改動,不妨直接進行編輯。--18164 06:04 2006年5月9日 (UTC)
如果要拼特色,就要有大批圖片。有當晚的授權圖片嗎?--K66 07:12 2006年5月9日 (UTC)

葡裔人士雙重國籍問題[編輯]

條目沒有交代爭議的結果,最後的處理方法如何?守夜者 19:59 2006年7月6日 (UTC)

已補充資料,你很細心!謝謝!--18164 03:06 2006年7月7日 (UTC)

葡萄牙逐漸侵占澳門[編輯]

有些細節和過程不夠清楚:

  1. 清政府割讓香港後,葡萄牙與欽差大臣的談判沒有交代結果;
  2. 葡萄牙殖民當局將治權擴大到華人居民後,清政府做何反應?
  3. 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簽訂,沒有context

守夜者 18:41 2006年7月7日 (UTC)

可以了嗎?歡迎細心檢查。你的幫助與提議,又為此條目向特色條目走近了一步!--18164 16:39 2006年7月8日 (UTC)
Great job!——守夜者 17:24 2006年7月8日 (UTC)

主權移交時的閱兵問題[編輯]

1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準時通過澳門關閘進駐澳門。正午12時,由編號000的軍用吉普車與車上三名持槍禮兵帶領,護衛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澳門部隊順利進駐澳門。從關閘到澳門部隊營區,駐澳門部隊沿途受到了澳門市民的熱烈歡迎。下午2點45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視察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營區,並進行閱兵。

1999年時國家主席是江澤民。 --Newforest 02:20 2006年8月14日 (UTC)

江澤民才是正確,已更正。謝謝你細閱與指教。--18164 03:16 2006年8月14日 (UTC)

文章翻譯中[編輯]

en:Transfer of the sovereignty of Macau

歡迎指教!21:59 2006年12月15日 (UTC)

翻了一大半了。AQu01rius (User | Talk)  01:25 2007年1月24日 (UTC)

葡萄牙逐漸統治澳門一段應分拆[編輯]

葡萄牙逐漸統治澳門的詳情,與澳門政權移交無直接關係,應分拆出另一條目介紹,並在本文輕輕帶過便可。參考香港主權移交香港割讓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以下內容由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移至:

名稱移動[編輯]

完成:同時執行移動保護至2009年7月27日 (一) 00:37 (UTC)。-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27日 (六) 00:38 (UTC)[回覆]

「澳門政權移交」是否中立?[編輯]

就「香港主權移交」來看,「政權」此名同樣不中立,究竟澳門是否一個政權,是地方政權還是國家政權,又是哪一個國家的政權。很明顯澳門僅屬殖民地政府,並非什麼政權。移交也稱不上主權,也不是政權。—大嚤王 2009年6月18日 (四) 12:33 (UTC)

1999年12月19日至20日舉行的交接儀式上,中方的司儀在儀式開始表示:「歡迎出席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由此得之,用「澳門政權移交」是最中立的表示。--V1VA AG0ST1NH0! (留言) 2009年6月18日 (四) 18:16 (UTC)[回覆]
「政權交接儀式」而不等同於「政權移交」。—Mokaw (留言) 2009年6月19日 (五) 00:41 (UTC)[回覆]
我是葡萄牙國民,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試問澳門如何「回歸」至葡萄牙呢?「回歸」一詞有嚴重中立偏向問題,而且偏向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站台!強烈反對被移動至「澳門回歸」。--AG0ST1NH0 M1SS YAMA (留言) 2009年6月29日 (一) 12:04 (UTC)[回覆]

回"Mokaw"澳門有三十萬葡籍人士,他們都具有澳門身分證,根據維基百科中"澳門人"題目中對澳門人一詞的解釋為「澳門人一般是指澳門的居民,而並不取決於其種族或國籍。」 因此葡籍或其他非中國國籍之澳門人皆有權討論及正名"澳門主權移交"一題目。 再者,回歸此詞的確欠中立,長期使用具洗腦之嫌,容易使讀者產生混淆,皆因中國(今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9年前從未擁有過澳門(包括澳門半島及氹仔、路環島)之主權。澳門之主權於大明國萬歷年間已移交至葡萄牙。大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雖國土相近及都以華人國民為主,但已經是2個完全不同之國家,因此"澳門回歸"一詞絕對錯誤及需即時修正。 本人提倡使用"澳門主權移交"。

澳門在葡萄牙人侵占之前本來是華人管治,「回歸」就是指管治權從葡萄牙人回復歸到華人,用朝代不同來解釋「回歸錯誤」根本就十分不妥。180.94.144.99留言2012年9月1日 (六) 15:48 (UTC)[回覆]
對,你自己都說了"華人" 不是"中國人"。所以怎能說是"回歸"到中國呢??

再者請您好好了解,我上文提到的是"大明國",雖則國民都是以華人為主,大明國與中國明顯地根本是兩個國家,由此可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9年12月20日前根本從來沒有實質擁有過澳門的主權,"回歸"一詞的的確確欠中立。

閣下只是用朝代不同來偷換概念,這裡的回歸不是指澳門屬於什麼國家,而是指管治的人是什麼種族,明朝是華人,新中國也是華人,由葡國人回復為華人當然就是回歸。125.31.40.68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05:50 (UTC)[回覆]

閣下也錯了,我不是用朝代不同,只是用"國家"不同,請您好好了解。我再重申一次,明代,清代,民國,你可以看作是朝代,但實際上是不同的"國家"。好像葡萄牙曾是羅馬的一個行省,那麼閣下會認為羅馬時期會是葡萄牙的一個朝代? 不,因為羅馬帝國和葡萄牙帝國是2個不同的國家,即使是在同一個地方,政權的不同,國家也不同。再引申回大明國與中國,即使大明國的領土與中國相約,不等於中國=大明國,因為政權不同了,也就是說國家也不同了。

再者,你說"這個回歸不是指澳門屬於什麼國家,而是指管治的人是什麼種族",這就奇怪了,如果是這樣,澳門不就是有2個回歸日? 1640年,當時澳門還是葡萄牙海外省,當年葡萄牙脫離了西班牙人的統治,"回歸"到葡萄牙人統治,而澳門議事會在西班牙統治時還掛葡萄牙國旗而被賦與"無比忠貞" ( Não há outra mais leal),澳門三盞燈還也有一條街命名為"光復街"來紀念"澳門回歸"。 如果依閣下之說法,"這個回歸不是指澳門屬於什麼國家,而是指管治的人是什麼種族" ,澳門有2次回歸?! 所以小生愚見,用"主權移交"一詞來說明澳門1999年主權由葡萄牙移交至中國比較清淅,而且與葡萄牙語中"Transferência de Soberania de Macau" 意思較相符。

閣下也都錯了,首先根本就不是用國家或者朝代去解釋,二來用葡國推翻西班牙也管治也不妥,「回歸」是指回到最先的人,即使1640年葡國推翻了西班牙,站在澳門而言那時並不是回歸,因為未回復到最先由華人管治的狀態,正如二戰後香港從日本變為英國管治不叫回歸,1997年才叫回歸那樣。125.31.40.114留言2012年9月12日 (三) 10:59 (UTC)[回覆]

致閣下: 一,"首先根本就不是用國家或者朝代去解釋。",不是做這個解釋要用什麼去解釋?? 二,"用葡國推翻西班牙也管治也不妥,「回歸」是指回到最先的人" 最先的人??? 請問最先的人是什麼人? 難道是塞爾特人嗎? 可笑。 三,"正如二戰後香港從日本變為英國管治不叫回歸"對,不叫回歸的原因是因為"回歸"這個詞實在有欠中立,所以才使用"重光"。 四,閣下請定義"華人" 五,請閣下詳細閣說"中葡聯合聲明"之中,葡版本。請問有提及過澳門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華人"嗎? 從來只是主權的移交吧了。 六,閣下每次都只是單方面說出自己的論點而沒有逐點辯駁在下的論點,反之在下每次都是逐點辯駁閣下的論點,閣下此舉是因為辯駁在下的論點嗎? 如果閣下只不斷單方面說出自己的論點,闊下是不是違反了討論的原意? 再者,閣下憑什麼檢舉在下,討論一日未得出結論。一日都未知誰對誰錯,雙方的論點誰優誰劣。閣下能夠說自己一定對,在下一定錯?澳門是一個自由的城市,想不到對與自己意見相反的聲音禁言這種只有在第三世界極權國家才有的事情會在澳門發生,實在可悲。

你現在不是逐點辯駁,是逐點歪曲本人的論點。第一我已經說了是用種族來解釋。閣下居然無端白事扯到塞爾特人,這才真的好笑,連「華人」的定義還好意思問得出來,你是真不知定假不知?我說的香港在二戰不叫回歸是因為未回到最先的華人管治,並不是你歪曲而成的不中立。你拋「中葡聯合聲明」出來都不小心,淨是聲明的開頭已經足夠推翻你的說法。125.31.44.206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09:52 (UTC)[回覆]

不好意思,華人一詞真的雖要您定義,這並不好笑。你說種族? 好,您知道澳門以前是南越國的嗎?澳門人從來都不是漢族的。再者,不是無端白事扯到塞爾特人,而是舉個例子好讓閣下理解。中葡聯合聲明足夠推翻?那請您馬上引用來推翻我。謝謝。 再者你說我歪曲您? 請您好好反思您是是也在歪曲我? 若閣下是一個氣量狹窄,不能接受別人意見,遇到有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時就檢舉,我想再也沒有討論下去的價值,反之,本人很樂意與閣下討論並交流見解。維基百科的原意我想也是讓全世界的人也能輕易得到準確及中立的資訊,所以本人不是在歪曲您的論點或者主觀地以個人見解編寫不真確及中立的資訊,而是希望通過與不同意見的討論,讓這個項目的資訊更加好。謝謝。

你又再一次歪曲本人的意思,我說好笑是指你用塞爾特人,不是笑你問華人的定義。「華人」這個詞不是通用的嗎?而為什麼要由我來定義「華人」?你看一下華人條目已經很夠,華夏族人都是華人。既然你知道澳門是南越國的,那你又知不知道南越人是百越族下的分支,而百越族又是夏禹的後代嗎?所以都是華夏子孫,繼而証實澳門原本仍是華人管治。「中葡聯合聲明」第一點就已經提到「恢復」(voltará a assumir),如果你話用明朝和新中國是不同國家來解釋的話,「明朝=>葡國=>新中國」根本沒有任何回到最先的動作,所以不是「恢復」,但是聲明卻是指明了「恢復」,所以用你的邏輯來分析根本說不通的。請你別扮成是好好先生來掩飾,裝成像是中立的樣子,繼而借意歪曲本人。連基本的簽名禮儀都不做,還說討論沒有價值這種發晦氣的說話,完全看不出是樂意跟人溝通。180.94.143.153留言2012年10月1日 (一) 14:28 (UTC)[回覆]

似乎某人在偷換概念;澳門是「回歸中國」, 這一點毫無爭議。不管是明朝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不同的只是朝代更迭,而 「中國」這一概念沒有變。朝代更迭變更的是政權而不是主權。再者,直到清代,澳門只不過是中國租給葡萄牙的港口,並不是葡萄牙殖民地。新中國成立後,葡萄牙也逐漸承認澳門是由葡萄牙管理的中國領土。所以說「澳門回歸」有什麼不對嗎?如果您實在搞不懂這麼淺顯的邏輯,請指出哪裡不對。 「皆因中國(今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9年前從未擁有過澳門(包括澳門半島及氹仔、路環島)之主權」這句話就錯了。葡萄牙在99年之前已經承認了中國對澳門的主權,只不過不在中國治下。

優良條目重審[編輯]

澳門回歸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黃居士書房 | 吾績 | 審核 2013年12月4日 (三) 16:33 (UTC)[回覆]

投票期:2013年12月4日 (三) 16:33 (UTC) 至 2013年12月11日 (三) 16:33 (UTC)
:6支持,0反對,撤消。--劉嘉留言2013年12月12日 (四) 01:09 (UTC)[回覆]

請大家多加留意有問題的編輯[編輯]

尤其是這種關注度比較高的條目,這篇有諸多問題的編輯竟然過了這麼多天也沒有人清理。--No1lovesu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07:5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澳門回歸中的10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34 (UTC)[回覆]

所謂「民族自決」問題[編輯]

有維基人在最近編輯中向本詞條關於「1972年中共政府向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提及港澳問題,使其將港澳從殖民地名單中剔除」這一段描述中額外添加「防止香港與澳門在原宗主國支持下「民族自決」」這一段表述 該原則在維基相應條目中的表述為「存在太多的矛盾,有諸多爭議」 民族自決原則源自美國總統威爾遜,其含義為各民族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處理自己的事情。 中國大陸官方立場為港澳屬於被割占之領土,不在殖民地範圍之列,此說法得到聯合國認可 港澳地區是否符合該原則之中的「民族」,亦或是僅僅是「自決」而非「民族自決」--RickyKao留言2018年5月9日 (三) 11:56 (UTC)[回覆]

  • 就是不符合殖民地民族自決,所以偉大的黨才在聯合國行動,將香港及澳門剔出殖民地名單,以防止民族自決或獨立。故在此表述為「剔出殖民地名單,以防止民族自決或獨立」。 ——CommInt'l留言2018年5月9日 (三) 18:1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澳門回歸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8日 (五) 21:55 (UTC)[回覆]

是政權移交,不是主權移交[編輯]

根據《中葡聯合聲明》以及兩國政府的官方態度, 中國一直擁有對澳門的主權, 發生的只是政權移交, 希望本頁面不要再出現「主權移交」字樣 Hhsj留言2019年7月28日 (日) 21:48 (UTC)[回覆]

是恢復行使主權 不是開始行使主權[編輯]

中葡聯合聲明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聲明: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以下稱澳門)是中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Hhsj留言2019年10月23日 (三) 02:2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