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兩文三語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香港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香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香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Note icon
本條目因標記小作品模板,已由機器人自動評級。請確認評級正確無誤後移除|auto=參數。

Untitled talk[編輯]

The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does not match the subject of the associated English article. (This is about the policy of '2 scripts, 3 languages'/'2 languages, 3 dialects' - depending on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 - as practised in Hong Kong, not its bilingualism)--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69.70.35.194討論)於2017年3月25日 (六) 02:32加入。

本條目多次被不同IP戶破壞[編輯]

自2021年6月起,本條目多次被不同IP戶破壞,雖然IP戶的IP每次都不同,但破壞的內容是一樣的,包括:

  • 移除小標題「政策內容」的「政策」二字。
  • 移除「政策內容」中「第一語言粵語、或族群母語第二語言英語普通話。」這句句子。
  • 移除「成效」部分的大量內容,有時甚至整節移除。
  • 移除有關粵語白話文(粵文)之書寫和出版記載。而且這敘述本來已註明出處,IP戶破壞後,註腳變成憑空出現。
  • 刪去「一些簡體字、俗體字及源自中國民間的用語也傳至香港,少部分香港人書寫時會在大量繁體中文下夾雜少量簡體字、俗體字。」的記述,要改為說成「隨著香港中國大陸的交流增多,認識簡體字的人及大量源自中國官方及民間用語也有不少傳至香港。」而這種說法,IP戶不但沒提供根據,也不見得符合香港的報道所說的情況。
  • 刪去「香港近九成人口以粵語作為母語及最常用語言,香港由於大部分場合都不須使用普通話,因此許多香港人的普通話都只有基本簡單交流的水平,從來不用普通話的人亦很常見。」的記述,在其中兩次編輯歷史中聲稱「香港能說普通話的人口已經超過60%」,但所說的數據為假數據,其他編輯已查證過原始出處、原始數據,發現不符合IP戶的說法。而且這敘述本來已註明出處,IP戶破壞後,註腳變成憑空出現。
  • 擅自改變引用資料中《立場新聞》一篇報道的標題,原標題為「引數據指9成人口慣用廣東話 沈旭暉:不以粵語為母語 全球大笑話」。

這些破壞,已有不同的編輯留意到,管理員也曾半保護本條目。可惜的是半保護結束不久,又再次有IP戶(而且也是不同的IP)進行相同的破壞。特此呼籲有關人士停止相同的破壞。Cangjie6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09:44 (UTC)[回覆]

請參閱維基百科:傀儡調查/案件/銷信的查核報告、Talk:香港語文於2022年10月及11月的討論。--Uranus1781留言2022年11月23日 (三) 04:00 (UTC)[回覆]
善意提醒:對付破壞IP與用戶用「封禁 回退 保護頁面」是最有效的。它們甚至不會來看討論頁的。--Evesiesta 2022年11月23日 (三) 04:04 (UTC)[回覆]
如有破壞可以申請半保護,時間也可以長一點--Evesiesta 2022年11月23日 (三) 04:0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