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伊麗莎白·博爾內
新增話題外觀
由Yzergues在話題建議更名:「伊莉莎白·博恩」→「伊丽莎白·博尔内」上作出的最新留言:6 個月前
![]() | 伊麗莎白·博爾內曾於
| ![]() |
![]() |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建議更名:「伊莉莎白·博恩」→「伊丽莎白·博尔内」
[編輯]「伊莉莎白·博恩」 → 「伊丽莎白·博尔内」:初始標題。--The3moboi(留言) 2025年1月15日 (三) 13:19 (UTC)
- 根據條目歷史,最早的標題是「伊麗莎白·博爾內」。--Iokseng(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0:00 (UTC)
- @Iokseng 人名應是「博爾內/博尔内」(Borné)比如RTHK、HK01,「訥」一般用於地名。--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2:40 (UTC)
- 了解。不過,包括法語維基也是寫「Borne」而非「Borné」,譯出「內」似乎有些不自然。有無官方或更權威的來源?--Iokseng(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2:47 (UTC)
- @Iokseng Borné(zi.toos)(《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的譯名),李強同法國總理博爾內舉行會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法國總理博爾內辭職(新華社)。「訥」字在人名譯名中不太常用,或者可能也不雅(?木訥),法語譯音表中人名和地名的「ne」有差異。不過ne和né讀音確實有差異。--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3:34 (UTC)
- @Bigbullfrog @Yzergues--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3:37 (UTC)
- @BigBullfrog 居然兩次AT到小號。--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1日 (二) 05:34 (UTC)
- Borne確實是「博爾內」。發音為Template:IPA-fr或Template:IPA-fr的「ne」,按照法漢人名譯音表應譯作「納」(「訥」是地名譯音表裡的譯字),不過部分譯名在書中也確實譯作了「內」,沿用也無妨,除非書中只收錄了「Borné 博爾內」而沒收錄「Borne 博爾內」。--BigBullfrog(𓆏) 2025年1月21日 (二) 06:37 (UTC)
- 更傾向「博爾內」。--YZERGUES 2025年1月21日 (二) 08:41 (UTC)
- @BigBullfrog 居然兩次AT到小號。--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1日 (二) 05:34 (UTC)
- @Bigbullfrog @Yzergues--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3:37 (UTC)
- @Iokseng Borné(zi.toos)(《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的譯名),李強同法國總理博爾內舉行會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法國總理博爾內辭職(新華社)。「訥」字在人名譯名中不太常用,或者可能也不雅(?木訥),法語譯音表中人名和地名的「ne」有差異。不過ne和né讀音確實有差異。--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3:34 (UTC)
- 了解。不過,包括法語維基也是寫「Borne」而非「Borné」,譯出「內」似乎有些不自然。有無官方或更權威的來源?--Iokseng(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2:47 (UTC)
- @Iokseng 人名應是「博爾內/博尔内」(Borné)比如RTHK、HK01,「訥」一般用於地名。--Kethyga(留言) 2025年1月20日 (一) 02:4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