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魯剌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魯剌惕,《元史》又作阿兒剌(蒙古語:Arlāt),《史集》則記作ارلات(Arlāt),是尼倫蒙古中一個部落,現在是內蒙鄂爾多斯達爾扈特人裕固族中一組成部落。

阿魯剌惕氏族從斡羅納兒部派生而來,同樣源自斡羅納兒部的氏族還有晃豁壇、乞里克訥惕(斡羅納兒・乞里克訥惕,Uryaud Kilinkut)。各種史料一致稱阿魯剌惕氏源自斡羅納兒部,但關於斡羅納兒部的起源,不同史料的記載存在顯著差異。在蒙古部中,傳說始祖孛端察兒的血緣後裔構成的統治氏族被稱為 「尼倫」,非孛端察兒血緣的被統治氏族稱為 「迭兒列勤」,二者有嚴格區分。對於斡羅納兒部的記載存在矛盾 :《元朝秘史》將其歸為尼倫,而《史集》則將其列為迭兒列勤。

《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談到孛兒只斤氏海都汗的幼子抄真・斡兒帖該是阿魯剌惕部的祖先,抄真・斡兒帖該的後代派生出斡羅納兒、晃豁壇、阿兒剌、雪你惕、格尼格思等諸多氏族[1]。而波斯歷史學家拉施德丁在他的《史集》中寫道,斡羅納兒部落的祖先有三個兄弟:晃豁壇、阿魯剌惕和乞里克訥惕,從中形成了三個部落,非孛端察兒血緣。抄真・斡兒帖該的子孫僅被列為昔只兀氏、斡兒帖該氏,《史集》稱 「阿兒剌」 的詞源意為 「孝順父母者」[2]

阿魯剌惕在12世紀是泰赤烏部一部分,居住在肯特山斡難河上游。阿魯剌惕原本並非大部落,成吉思汗崛起前的活動幾乎無記載。出身該部的博爾朮是鐵木真的朋友,他年輕時侍奉成吉思汗,成為其心腹,為建立大蒙古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勞動。他被任命為 「右手萬戶長」,統轄成吉思汗直屬的右翼軍,此後博爾朮的後裔世代世襲右翼軍統領與怯薛(親衛隊)長官之職。在元朝,博爾朮家族的特權地位得以延續,因投下領地廣平路而被授予廣平王爵位。廣平王爵世代相傳,直至元末,阿魯剌惕部始終保持繁榮。在十三世紀下半葉,當成吉思汗陵建立後,博爾朮的後裔被賦予了執行祭祀儀式和守衛聖地的職責。從那時起,伊金霍洛旗的達爾扈特人就是他們的主要後裔(另一說清代蒙古阿魯特氏為其後裔)。

阿魯剌惕部博爾朮家

[編輯]
  • 納忽伯顔(Naqu Bayan)
    • 右翼萬戶長 孛斡兒出(Bo'orču,بورچى نويان/būrchī nūyān)
      • 右翼萬戶長 孛欒台(Boroldai,بورالتای/būrāltāī)
        • 西方大將 班裡赤(Balčiq,بالجیق/bāljīq)
        • J̌irqamiš(J̌irqamiš,جیرقامیش/jīrqāmīsh)
        • 御史大夫 玉昔帖木兒(Üz temür,اور تیمور/ūz tīmūr)
      • 阿朮魯(Aǰul Noyan,اجل نویان/ājul nūyān)
      • El temür(El temür,یل تمور/īltimūr)
    • 斡闊烈闍里必(Ögele Čerbi ,اوکلا جربی/ūkla jarbī)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元朝秘史·第47節》
  2. ^ 《史集·斡羅納兒部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