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剌惕
阿鲁剌惕,《元史》又作阿儿剌(蒙古语:Arlāt),《史集》则记作ارلات(Arlāt),是尼伦蒙古中一个部落,现在是内蒙鄂尔多斯达尔扈特人和裕固族中一组成部落。
阿鲁剌惕氏族从斡罗纳儿部派生而来,同样源自斡罗纳儿部的氏族还有晃豁坛、乞里克讷惕(斡罗纳儿・乞里克讷惕,Uryaud Kilinkut)。各种史料一致称阿鲁剌惕氏源自斡罗纳儿部,但关于斡罗纳儿部的起源,不同史料的记载存在显著差异。在蒙古部中,传说始祖孛端察儿的血缘后裔构成的统治氏族被称为 “尼伦”,非孛端察儿血缘的被统治氏族称为 “迭儿列勤”,二者有严格区分。对于斡罗纳儿部的记载存在矛盾 :《元朝秘史》将其归为尼伦,而《史集》则将其列为迭儿列勤。
《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谈到孛儿只斤氏海都汗的幼子抄真・斡儿帖该是阿鲁剌惕部的祖先,抄真・斡儿帖该的后代派生出斡罗纳儿、晃豁坛、阿儿剌、雪你惕、格尼格思等诸多氏族[1]。而波斯历史学家拉施德丁在他的《史集》中写道,斡罗纳儿部落的祖先有三个兄弟:晃豁坛、阿鲁剌惕和乞里克讷惕,从中形成了三个部落,非孛端察儿血缘。抄真・斡儿帖该的子孙仅被列为昔只兀氏、斡儿帖该氏,《史集》称 “阿儿剌” 的词源意为 “孝顺父母者”[2]。
阿鲁剌惕在12世纪是泰赤乌部一部分,居住在肯特山和斡难河上游。阿鲁剌惕原本并非大部落,成吉思汗崛起前的活动几乎无记载。出身该部的博尔术是铁木真的朋友,他年轻时侍奉成吉思汗,成为其心腹,为建立大蒙古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他被任命为 “右手万户长”,统辖成吉思汗直属的右翼军,此后博尔术的后裔世代世袭右翼军统领与怯薛(亲卫队)长官之职。在元朝,博尔术家族的特权地位得以延续,因投下领地广平路而被授予广平王爵位。广平王爵世代相传,直至元末,阿鲁剌惕部始终保持繁荣。在十三世纪下半叶,当成吉思汗陵建立后,博尔术的后裔被赋予了执行祭祀仪式和守卫圣地的职责。从那时起,伊金霍洛旗的达尔扈特人就是他们的主要后裔(另一说清代蒙古阿鲁特氏为其后裔)。
阿鲁剌惕部博尔术家
[编辑]- 纳忽伯颜(Naqu Bayan)
- 右翼万户长 孛斡儿出(Bo'orču,بورچى نويان/būrchī nūyān)
- 斡阔烈阇里必(Ögele Čerbi ,اوکلا جربی/ūkla jarb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