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洛陽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洛陽站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Luoyang Railway Station
洛陽站站房(2024年12月)
洛陽站站房(2024年12月)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道南路
地理座標34°41′14.280″N 112°25′49.080″E / 34.68730000°N 112.43030000°E / 34.68730000; 112.43030000
營運者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直屬
途經路線隴海鐵路
月台總共4個,側式站台1個,島式站台3個,站台面7個
股道總共10條,正線2條,到發線6條,其他線2條
其他資訊
使用狀態使用中
車站編號39173[1]
電報碼LYF
拼音碼LYA
車站等級一等站
歷史
啟用日期1912年
舊稱金谷園站
站線配置圖
1站台5道
2站台5道
2站台3道
3站台4道
3站台6道
4站台8道
4站台10道
洛陽東站方向
位置
地圖

洛陽站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道南路,是鄭州局集團直屬的客貨一等站,始建於1919年,有隴海鐵路途經本站。洛陽站主要辦理隴海線旅客列車的接發及始發終到作業,同時還辦理各銜接專用線的取送車作業及部分小運轉列車的解編作業[2]

歷史

[編輯]

車站始建於1912年,原名金谷園站,有3.5條股道。1957年新建面積3427平方米的站房一座,其中候車室1076平方米、售票室528平方方米、行包房831平方米;同時他規模擴建車站站場。1959年1月車站更名洛陽站,原洛陽站更名洛陽東站,成為隴海鐵路在河南西部的主要車站[3][4]

1982年車站新建3條到發線、1條存車線和1條牽出線,負責原由洛陽東站擔當的隴海上行直通貨車的接發和技術作業[4]。1988年車站重建站房,1992年建成投用[3][5],站場設有2條正線、4條客車到發線和4條貨車到發線[4]。1996年10月不再辦理貨物列車技術作業,同年開始修建客車技術站,1997年投入使用[6]

2007年3月23日,洛陽站新建4站台工程動工。4站台是在拆除原貨車到發線10道的基礎上修建。4站台於4月18日啟用[7][8]。同時修建洛陽至洛陽東運轉場第三線[9]

2009年,為迎接洛陽國際郵展洛陽牡丹花會,洛陽站投資680萬元人民幣對車站進行了改造。改造工程包括翻新售票大廳、1號站台、出站地道等,以提升洛陽的城市形象[10]

2018年洛陽市對車站站前廣場進行改造,主要改造內容包括車站站房外立面及坡屋頂改造、重建新建行包房、新建安檢廳、地面廣場鋪裝及綠化等,大部分工程於2022年6月投用[11]。其中為配合洛陽地鐵2號線工程,將鐵路出站口由地面改至地下一層,和地鐵洛陽火車站和其他接駁交通實現無縫換乘[5],2023年10月投用[12]

車站結構

[編輯]

站房

[編輯]
側面望洛陽站站房、從左到右可見壁畫《先祖瑰寶》、《文明搖籃》、安檢廳和鐘塔

洛陽站站房於1992年投入使用,寬274米、進深60米、高25米、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5]。外立面採用全鋁結構、展開面積1070平方米的玻璃幕牆裝飾,外立面西側設有三角形結構[13],兩邊外牆分別設有《文明搖籃》、《先祖瑰寶》兩幅壁畫。站前設有高63米的鐘塔,位於洛陽城市中軸線上[14]

車站入口設有面積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安檢廳[11]。主站房一層進站中庭面積905平方米,東側設貴賓、軟席和母子候車室;西側中間設面積1600平方米的普通候車室(第二候車室);候車室西側則為行包房,面積2134平方米[3][13]

二層結構向站場方向挑出5.4米,底層架空於1站台上。中庭二層面積751平方米,北側牆面設有三彩壁畫《天中春秋》[15][14];中庭兩側為第三和第四候車室,其中東二廳(第三候車室)候車室1965平方米,西二廳(第四候車室)候車室1965平方米,兩側內院設有衛生間[13]

車站售票綜合大樓位於站房東側面積3899平方米,一層設有22個售票窗口[16],建於2006年[17]

站場

[編輯]
3站台
4、5站台

洛陽站現有正線2條,旅客列車到發線6條[6]。設寬14.6米基本站台1座,中間站台3座[18][9]

車站東端北側設洛陽機務段客運機車折返段,西端北側設有客車整備所,另有4條專用線群在站內接軌[19]

北↑
12道 到發線
10道 7月台 到發線
島式月台
8道 6月台 到發線
6道 5月台 到發線
島式月台
4道 4月台 到發線
Ⅱ道 洛陽西站隴海鐵路 上行正線洛陽東運轉場
Ⅰ道 洛陽西站隴海鐵路 下行正線洛陽東運轉場
3道 3月台 到發線
島式月台
5道 1/2月台 到發線
側式月台
南↓ 站房

旅客列車目的地

[編輯]
車次 目的地
K270 北京豐臺
K590(淡季停運) 北京西
K736 上海
K758 廣州白雲
K538 深圳
K166 寧波
K330 天津
K32 福州
4708 南陽

下轄車站

[編輯]

洛陽車站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下轄的直屬車站,主要承擔洛陽鐵路樞紐客、貨運到發業務、隴海、焦柳2大幹線客貨列車接發及貨物列車中轉和改編作業,以及徐蘭高鐵鄭西段的客運到發業務,下轄以下車站和線路所[20][21]

負面評價

[編輯]
夾於1站台(低站台)和2站台(高站台)的5道[9]

洛陽站因歷史原因,車站站線設計存在嚴重缺陷,站線和機走配置不合理,經常導致列車晚點問題。在洛陽站沒有4站台的時候,下行車的旅客列車時有在洛陽東站[2],上行車在洛陽西站進行待避,同時還有在接發能力緊張的情況還存在機外停車的可能,整個站區時常擁堵不堪。所以旅客和鐵路員工中存在「火車好坐,洛陽難過」的說法[22]

鐵路部門通過洛陽疏解區的聯絡線建設與完善,以及洛陽站拆除兩股道修了4站台來應急,通過上述措施洛陽站基本上解決了上行車擁堵的問題[9]。但是這並沒有解決下行緊張的問題:因為下行只有兩條站線,且二站台和一站台之間只有一條站線,無法滿足全部旅客列車的停靠需要,部分列車隴海下行仍需在洛陽東站白馬寺站等其他車站進行待避作業。

而部分經由焦柳線通過洛陽疏解線和隴海鐵路進洛陽站的旅客列車,由於焦柳鐵路的列車運行圖安排的過於寬鬆,以及有功率較大的和諧3C型電力機車牽引而經常發生早點現象:比如西安局擔當的K82/3次旅客列車,到關林站的時間經常早於圖定時刻半個小時以上。而太原局擔當的K239/40次旅客列車最長早點一小時,因此許多列車經常需以低於15km/h的速度通過洛陽東站及其新貨場,進入隴海正線。甚至在洛陽站下行站線極度擁堵的情況下進洛陽東站待避。因此洛陽東站被中國大陸鐵路迷稱為「洛東蹭」。同時,因為在洛陽站東入口附近的定鼎路上跨立交橋存在一個較大的電分相,經驗不足或不熟悉該路段的機車乘務員很容易因為操作不當致使車速過慢,從而導致停在分相無法駛出發生事故,造成列車晚點。

而且,因為5道夾在一站台和二站台之間,形成「兩台夾一線」的奇特狀況[9]

接駁交通

[編輯]
換乘大廳入口

洛陽站南廣場綜合交通樞紐位於洛陽站南廣場。負一層換乘大廳連接鐵路出站口,可接駁出租車,並設有連接通往洛陽汽車站的地道;負二層連接洛陽地鐵洛陽火車站[5]、社會停車場和網約車上客區;公交站和共享單車乘車點則位於南廣場地面[12]

臨近車站

[編輯]
前一站 中國鐵路 後一站
連雲方向
隴海鐵路方向
隴海鐵路
← 5km 洛陽站 7km →
蘭州西方向

參考文獻

[編輯]
  1. ^ GB/T 10302-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車站代碼(代替GB/T 10302-1988).2010年9月2日公布,2010年12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4.
  2. ^ 2.0 2.1 張素敏; 牛好振. 洛阳铁路枢纽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浅析. 鐵道標準設計. 2005. 
  3. ^ 3.0 3.1 3.2 洛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洛阳市志: 第三卷.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ISBN 9787534813412 –透過洛陽史志數據庫. 
  4. ^ 4.0 4.1 4.2 洛陽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 洛阳市交通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透過洛陽史志數據庫. 
  5. ^ 5.0 5.1 5.2 5.3 田濤. 以洛阳火车站枢纽为例分析免安检设计. 山西建築. 2020. 
  6. ^ 6.0 6.1 洛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洛阳市志 (1991-2000) 卷2:特色.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34826528 –透過洛陽史志數據庫. 
  7. ^ 洛阳站将添新站台. 洛陽網. 2007-03-24 [2017-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8. ^ 铁路大提速:洛阳首日见闻. 洛陽網. 2007-04-19 [2017-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9. ^ 9.0 9.1 9.2 9.3 9.4 劉建光. 洛阳——洛阳东扩能方案探讨. 鐵道運輸與經濟. 2001. doi:10.3969/j.issn.1003-1421.2001.07.010. 
  10. ^ 细处着眼打造邮展快捷通道. 洛陽日報. 2009-09-23 [2017-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11. ^ 11.0 11.1 洛阳火车站南广场改造工程成效初显 售票厅、安检厅、行包房等都有大变化!. 洛陽新聞網. 2022-05-30. 
  12. ^ 12.0 12.1 一文读懂洛阳火车站新出站口出行须知. 洛陽網. 2023-10-03. 
  13. ^ 13.0 13.1 13.2 王梅芳. 洛阳火车站站房改造工程设计简介. 軸承工廠設計. 1992. 
  14. ^ 14.0 14.1 洛阳火车站将改造 记者揭秘其百年历史背后的往事. 洛陽晚報 (洛陽網). 2018-01-31. 
  15. ^ 洛阳火车站:一幅壁画讲“春秋”. 中國新聞網. 2024-05-30. 
  16. ^ 洛陽市西工區史志編纂委員會. 西工区志 (1986-2000).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48-2976-5 –透過洛陽史志數據庫. 
  17. ^ 邢錫濰|author2=龍紅梅. 牵动全城的一个小设计——洛阳火车站新售票厅设计. 工程設計與研究雜誌. 2006. 
  18. ^ 洛阳火车站新建的第4站台投入使用. 洛陽日報 (洛陽網). 2008-01-13. 
  19. ^ 張波. 郑西客运专线洛阳站布置形式探讨. 鐵道運輸與經濟. 2005. 
  20. ^ 洛陽市地方史志研究室. 洛阳年鉴2022.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22 –透過洛陽史志數據庫. 
  21. ^ 洛阳:铁路升级换代 社会发展提速. 洛陽網. 2019-08-21. 
  22. ^ 馮志波. 畅通铁路枢纽策略及思索. 秘書網. [2017-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