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南贺之风/sandbox2
中华国
[编辑]中华国 |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建康(事实上) 32°02′41″N 118°47′32″E / 32.04472°N 118.79222°E |
行政中心 | 建康玄武区 |
官方语言 | 南京话[1]a |
认可的地方语言 | |
国家语言 | 华语 |
族群 (2011[2]) | |
政府 | 联邦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
• 皇帝 | (总统代理) |
立法机构 | 国会 |
• 上议院 | 参议院 |
• 下议院 | 众议院 |
现役军人 | 227,339(2018年) |
形成历史 | |
前2697年1月11日 | |
1911年10月10日 | |
面积 | |
• 总计 | 377,962平方公里 |
• 水域率 | 0.8% |
人口 | |
• 2018年估计 | 126,560,000 人(2018年2月确定值) |
• 2014年普查 | 127,082,819[3] |
• 密度 | 340.7人/平方公里 |
GDP(PPP) | 2016年估计 |
• 总计 | 5.266万亿美元[4](第4名) |
• 人均 | 41470美元[4](第22名) |
GDP(国际汇率) | 2016年估计 |
• 总计 | 4.938万亿美元[4](第3名) |
• 人均 | 38895美元[4](第20名) |
基尼系数 | 0.379[5](2008年) 中 · 第74名 |
人类发展指数 | ▲ 0.766(2014年) 高高 · 第76名 |
货币 | 华圆(¥)(JPY) |
时区 | UTC+8、+7(中原标准时间、陇蜀标准时间) |
日期格式 |
|
• 历法 | 西历、华历 |
行驶方位 | 靠右行驶 |
电话区号 | +81 |
互联网顶级域 | .cㄇ |
中华国 | |
---|---|
首都 | 建康市 |
最大行政区 | 安肃道 |
最大城市 | 上海市 |
官方语言 | 普通话 |
官方文字 | 繁体中文 |
族群 | 中华族(96.61%) |
宗教 | 道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三权分立 |
法律体系 | 中华法系 |
国家宪法 | 《中华国宪法》 |
政府 | 君主立宪制 |
(2013年) | |
成立 | |
• 黄帝登基纪念日 | 待考 |
• 正式成立 | (待考) |
• 水域率 | 2.8% |
GDP(PPP) | 2014年估计 |
• 总计 | ?(?) |
• 人均 | ?美元(?) |
GDP(国际汇率) | 2013年估计 |
• 总计 | ?美元(第3名) |
• 人均 | 38,459美元(第23名) |
货币 | 华元 |
时区 | UTC+8(中原标准时间) |
• 历法 | 西历、农历 |
行驶方位 | 靠右行驶 |
电话区号 | 81 |
ISO 3166码 | CIA |
家用电源电压 | 220V |
家用插座标准 | A、C、I |
家用电源频率 | 50Hz |
中央银行 | 中华银行 |
人类发展指数 | 0.912(第10名) |
国家象征 | 皇帝、牡丹花、梅花、泰山、长城 |
地理最高点 | 雪宝顶 |
最长河流 | 长江 |
最大湖泊 | 鄱阳湖 |
海岸线 | 32000公里 |
互联网顶级域 | .ch |
国名
[编辑]在古人眼里,中国(或中原)是天下的中心,可作为天下的象征。在这种观念里,历代中原王朝自认位于天下的中央,为文明的中心,自中心向外辐射,外缘纳贡称臣的藩属;藩属之外,最外围与中原文化差异极大的部族则被称作蛮夷。中国一词有中央之国,主掌天下各方的意思。一个统治政权,只要能有效统治中原,就能处在天下共主的地位。这种界定与现在对主权界限的认知差异很大。
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九州地区皆称为“中国”[6][7][8] 将治下所统治的子民称为中国人。 [9]。以“中国”与异域外邦相对称,首见于《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10] 这种以“中国”为世界诸国中并列一员的用法,汉唐间还有例证,如《后汉书·西域传》以“中国”与“天竺”(印度)并称;《唐会要·大秦寺》以“中国”与“波斯”、“大秦”(罗马)并称。 [11] [12]
汉朝以后,汉族地区以外的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国自居。“中国”一词逐渐演变称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两方均有非我族类的意思。唐人韩愈《上佛骨表》云:“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传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显突出: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这里的中国一词,与王朝的正统性紧密相连[13]。
五胡乱华,晋室偏安江南,晋人仍称中原为中国,“江左地促,不如中国。”[14],“石季龙死,中国大乱,时朝野咸谓当太平复旧,谟独谓不然”[15]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汉地北部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虽是沙陀族建立的,但当时沙陀族已与汉族无异,被视为汉族,后唐也被称为“汉国”[16],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族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北宋的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皆非中国之有也”,但“十国之封爵、朝贡,不如夷狄,则无以书之。书如夷狄,则五代之君未可以夷狄之也。”十国放在世家,而契丹、奚、吐谷浑、达靼、党项、突厥等外族则放在附录方面,此处欧阳修所说的中国是指“五代之君”[17],另外在《旧五代史》中,汉地南部的汉族政权是放在世袭列传及僭伪列传,而契丹、回鹘、高丽各民族国家则放在外国列传。
北宋对海外也自称中国,如召见日本僧奝然,与丞相谈到有关日本国君万世一系的感叹[18],而日本僧人奝然用隶书给宋太宗的文章中以中国称呼宋朝:“(日本)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四时寒暑,大类中国。 [19]
南宋时,女真族控制中原地区,《宋史·儒林六》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是指中原地区,而非指占据中原的金国)。[20]韩愈认为中国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而用了夷礼的中国诸侯再返用中国礼仪“则中国之”。[21]
明朝政府于官方文件中也以"中国"自称,如明太祖赐日本国书中有:“朕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明朝万历皇帝给丰臣秀吉的诏书中称:“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永乐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监郑和等 : 赍诏敕赐其国王诰命银印给赐,升赏各头目品级冠带,统领大宝 : 船到彼,起建碑庭,立石云:“其国去中国十万馀里,民物咸若 : 熙皡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与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先后有随行人员写了出国见闻录,如马欢与瀛涯胜览描述中,对外也多自称中国。
历史
[编辑]史前时期
[编辑]中国历史如果从文字出现的商朝算起约有三千五百年(信史)[22];从经过二重证据法证明的夏朝算起约有四千二百年;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约有四千六百年;从盘古、上帝、女娲等不确定的神话时代算起约有五千年(传统意义上的长度);从标志著人类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算起约有一万年;从人类开始脱离原始生活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文化算起约有八十万年的历史。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23]。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有蓝田人文化、元谋人文化、巫山人以及郧县人文化等,中期则以北方的北京人和南方的长阳人、观音洞文化为代表,晚期有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等[24]。中石器时代有下川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25]。
古典华夏时期
[编辑]中国传说时代是指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依靠世代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是中国地区古代传说和神话的一部份。中国神话中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造人,描述了世界与人类起源。中国传说时代,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八卦文字,神农开创农业及医药,燧人发明钻燧取火,此即三皇。三皇之后的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传说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领袖,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创立禅让制,传位给舜。在舜时期,黄河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因此受舜禅让继帝位[26]。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四百余年后汤推翻夏,创建商朝,是目前通过考古确认的第一个中原王朝。约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经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康王三代的治理,建立完备的礼治社会,成王、康王在位期间后被称为成康之治。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成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后周朝开始衰退。前771年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中原进入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代。
帝国时期
[编辑]西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秦朝,统一中国。从此中国结束分封体系,开始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时代。前二零七年秦朝灭亡,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于前202年建立汉朝,西汉经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之治,中国的国势来到第一个辉煌的高峰,与西方的罗马帝国同时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帝国。经历王莽短暂的新朝后,刘秀于西元25年建立东汉。东汉末年,中国又进入分裂战乱的三国时期。280年司马炎重新统一,建立晋朝(西晋)。此后不久胡人入侵,在北方先后建立十六国的割据政权,与南方的东晋并存。420年东晋灭亡后,由刘裕建立南朝宋,北方则由北魏于439年统一,中国进入长达170余年的南北朝对立局面。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后,重新统一中国,结束逾270年的分裂局面。618年隋末农民战争中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将唐朝带入全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之后唐朝经历唐高宗及武则天长达五十六年的统治,并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开元盛世”达至鼎盛。其后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后国势渐衰,藩镇割据形成,唐朝于907年灭亡。华夏民族经历过唐朝以后,国威远播,也自称或被称为唐人。唐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分裂动乱的五代十国割据时期,后晋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中原失去北方燕山长城的屏障。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北宋统一战争结束逾二百年的藩镇割据,中国局部统一,但宋朝因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及河西走廊,一直先后受到契丹/辽、西夏、金和蒙古的威胁,宋朝由北宋时的守势,转为南宋的割地求和,1141年后南宋与金南北对峙。最终于1271年,蒙古人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6年元朝并南宋,开启了“大中国”时代[27],奠定今中国版图。
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攻克元大都建立明朝。明朝在永乐帝时进入永乐盛世,期间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国力达至鼎盛,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朝转趋守势,改以修筑明长城以对抗蒙古诸部的威胁,北虏南倭的问题长期不能解决,与此同时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等欧洲国家逐渐崛起,并开始向外扩张,外国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并爆发战争与冲突,葡萄牙在澳门建立根据地,而荷兰则占领台湾,最终明朝于1644年被李自成所灭。同年清兵入关,建立清朝。明朝遗臣在南方建立南明,但很快被清朝所灭。郑成功在台湾击败荷兰殖民者,建立明郑。1683年清朝灭明郑,把台湾纳入中国版图,统一全国。1689年在黑龙江与沙俄交战,其后签订尼布楚条约,首度确立现代边界。
近代之路
[编辑]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28]:50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9]:54[30]:3。此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赔偿巨额白银,并让香港归英国,承认澳门归葡萄牙,割让台澎给日本,割让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给沙俄。而中国内部也发生农民起义,其中太平军在1851至1872年间,攻克过城市六百余座[31]。清政府曾开展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运动试图自救,但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最终还是瓦解了。
共和及世界大战
[编辑]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汉武昌爆发,腐朽的清朝政府开始受到剧烈冲击,其政权面临将被推翻的风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912年2月13日,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全面取代此前的南京临时政府并于1913年10月10日,正式设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华民国正式取代清朝,并代表全中国。至此,中国长达2132年的皇帝君主专制正式结束。[32]:55[33]:98。建国初期,中华民国政府由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掌权,史称北洋政府。1919年,北洋政府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引发五四运动。1919年10月10日, 由中华革命党改组而来的中国国民党成立。随后,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31日正式宣告成立,并定自次年起每年的七月一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一九二四年,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开始合作,并于1926年发动北伐。1927年,国民党清党,中共开始建立“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统一,但随后又陷入与中共、军阀和日本帝国的冲突之中[34]。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被迫西迁重庆。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与澎湖,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问题上分歧严重,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内战[a]。1947年,国民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宪法》(但未获得中国共产党及部分民主党派的认可),并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开始行宪,蒋中正于翌年正式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一九四九年底,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北市,形成两岸分治的局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国初期进行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三大运动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连串激烈的政治运动,对中国大陆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伤害。不过,三十年间,中国大陆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实现了两弹一星等科技成果。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1989年,六四事件使中国大陆受到西方国家全面的经济封锁和武器禁运,陈云等保守派趁机反扑。但1992年,九二南巡后中国重新开始经济改革。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1世纪
[编辑]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二。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1971年10月25日起至今),军事力量和科技水平已逐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地理
[编辑]各地气候
[编辑]自然环境
[编辑]行政区划
[编辑]主要城市
[编辑]政治
[编辑]外交
[编辑]军事
[编辑]经济
[编辑]产业结构
[编辑]第三产业
[编辑]第二产业
[编辑]第一产业
[编辑]对外贸易
[编辑]基建和交通
[编辑]创新科研
[编辑]人口
[编辑]民族语言
[编辑]宗教信仰
[编辑]建筑
[编辑]中国建筑特征为木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独特的,并且传播至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文化区。早期中国建筑以夯土为主要承重结构,辅以木构框架作补强。唐代以后中国木构建筑步向成熟,全木构架普及,以榫卯结构连结构件。中国木结构建筑地域特色浓厚,朝代更替带来的一代新风与民间地方手法互相影响,南北建筑特色分明。
社会
[编辑]医疗
[编辑]教育
[编辑]体育
[编辑]媒体
[编辑]文化
[编辑]文学
[编辑]艺术
[编辑]影视
[编辑]音乐
[编辑]饮食
[编辑]备注
[编辑]-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sangiinlang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World Factbook;Japan. CIA. 2007-03-15 [2007-03-27].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stat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4.0 4.1 4.2 4.3 Japan.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October 2016 [2016-10-31].
- ^ World Factbook: Gini Index. CIA. [2016-03-03].
- ^ 《汉书·西域传》云:“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 ^ 《汉书·沟洫志》:“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 ^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援又为书与嚣将杨广,使晓劝于嚣,曰:“...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区区二邦以当诸夏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 ^ 《后汉书/乌桓传》:“俗贵兵死,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
- ^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史记》
- ^ 《后汉书/西域传 8卷》:安息国居 ,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 ^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79券》 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
- ^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 ^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宋
- ^ 房玄龄:《晋书·卷七十七》,唐
-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七·外国列传一·契丹》明宗初纂嗣,遣供奉官姚坤奉书告哀,至西楼邑,属阿保机在渤海,又径至慎州,崎岖万里。既至,谒见阿保机,延入穹庐,.....阿保机因曰:“理当如此,我汉国儿子致有此难,我知之矣。闻此儿有宫婢二千,乐官千人,终日放鹰走狗,耽酒嗜色,不惜人民,任使不肖,致得天下皆怒。我自闻如斯,常忧倾覆,一月前已有人来报,知我儿有事,我便举家断酒,解放鹰犬,休罢乐官。我亦有诸部家乐千人,非公宴未尝妄举。我若所为似我儿,亦应不能持久矣,从此愿以为戒。”又曰:“汉国儿与我虽父子,亦曾彼此仇敌,俱有恶心,与尔今天子无恶,足得欢好。尔先复命,我续将马万骑至幽、镇以南,与尔家天子面为盟约,我要幽州,令汉儿把捉,更不复侵入汉界。”又问:“汉收得西川,信不?”坤曰:“去年九月出兵,十一月十六日收下东、西川,得兵马二十万,金帛无算。皇帝初即位,未办送来,续当遣使至矣。”
- ^ 《新五代史·卷七十一·十国世家年谱第十一》问者曰:“四夷、十国,皆非中国有也,四夷之封爵朝贡则书,而十国之不书,何也?”曰:“以中国而视夷狄,夷狄之可也。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故十国之封爵、朝贡,不如夷狄,则无以书之。书如夷狄,则五代之君未可以夷狄之也。是以外而不书,见其自绝于中国焉尔。”
- ^ 太宗召见奝然,存抚之甚厚,赐紫衣,馆于太平兴国寺。上闻其国王一姓传继,臣下皆世官,因叹息谓宰相曰:“此岛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继袭不绝,此盖古之道也。中国自唐季之乱,宇县分裂,梁、周五代享历尤促,大臣世胄,鲜能嗣续。朕虽德惭往圣,常夙夜寅畏,讲求治本,不敢暇逸。建无穷之业,垂可久之范,亦以为子孙之计,使大臣之后世袭禄位,此朕之心焉。” 《 宋史 卷491 列传第250外国七 日本国 》
- ^ 奝然善隶书,而不通华言,问其风土,但书以对云:“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土宜五谷而少麦。交易用铜钱,文曰‘乾文大宝’。畜有水牛、驴、羊,多犀、象。产丝蚕,多织绢,薄致可爱。乐有中国、高丽二部。四时寒暑,大类中国。国之东境接海岛,夷人所居,身面皆有毛。东奥州产黄金,西别岛出白银,以为贡赋。国王以王为姓,传袭至今王六十四世,文武僚吏皆世官。” 《 宋史 卷491 列传第250外国七 日本国 》
- ^ 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儒林六》
- ^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一一《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另外也存在没有“夷而”一词的版本,变成“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 ^ 但贾湖文化遗址内出土的一批具有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距今八千到九千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文化遗址. 2006-08-28 [2007-01-16].[失效链接]
- ^ 韩国河,张松林.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 科学出版社. 2006-03-01. ISBN 7030169565.
- ^ 《旧石器时代考古》.王幼平.文物出版社.2000年11月.中国北京.isbn=7-5010-1218-0
- ^ 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154-167,ISBN 7-305-00259-3.
- ^ 唐金培. 第二届颛顼帝喾与华夏文明研讨会”会议侧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2008-05-15 [200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0).
- ^ 北大历史系主任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澎湃新闻, 2015-06-14
- ^ 何兆武. 中国思想发展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 ISBN 9787216051354 (中文).
- ^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
- ^ 焦润明. 中国近代文化史.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 ISBN 9787561037867 (中文).
- ^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二十1864年7月26日《金陵克复全股悍贼尽数歼灭折》
- ^ 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 中山先生建國宏規與實踐. 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秀威代理). 2011-10-01 [2016-11-26]. ISBN 9789868753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中文(台湾)).
- ^ (大众传播), 汪子锡. 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 中央警察大学. 2012-10-01 [2016-11-26]. ISBN 97898676639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中文(台湾)).
- ^ 张玉法. 《中華民國史稿》. 台湾信义: 联经出版. 1998-10-26: 第302页. ISBN 978-9570818260 (中文(繁体)).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
标签或{{efn}}
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
标签或{{notelist}}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