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林明杰 Min-chieh Jay Lin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明杰(Ming-chieh Lin)是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学系教授.[1],专长于家庭暴力加害人、性侵害者与成瘾者的辅导与治疗工作[2]

学历[3]

[编辑]

国立中正大学 心理学博士(2025年)

国立中正大学 和平心理学研究所学程(2023年)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 谘商心理硕士、犯罪学博士(2001年)

南华大学 自然医学研究所硕士(2012年)

稻江学院 营养科学系 学士(2015年)

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学士(辅修社会工作)(1986年)

经历与贡献[4]

[编辑]

1996年前往美国留学,于2001年获得密西根州立大学双学位后返台。林教授观察到家庭暴力加害人中有酒瘾者的再犯率偏高,遂于晋升教授当年报考南华大学自然医学硕士,并进一步于稻江学院修习营养科学,尝试结合心理治疗与生理营养的观点。

2004年至2007年,林教授推动嘉义县市家庭暴力危险分级试办方案,期间嘉义地区的家庭暴力案件呈现下降趋势,与当时全国逐年上升的趋势形成对比[5]。根据《自由时报》与《犯罪学期刊》报导,在全国家暴案件年增率约10%的情况下,嘉义县市于试办期间年平均下降0.8%林明杰(2011)[6]。〈家庭暴力危险分级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个犯罪防治分类分级整合模式的提出〉。《犯罪学期刊》,14(2)。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2011年全国推广此制度后,家暴案件增幅趋缓,至2019年疫情前均呈下降趋势[7]

根据《社区发展季刊》报导,林教授于2005年在嘉义县市推动家庭暴力危险分级管理试办方案,实施后嘉义地区的家庭暴力案件通报数在2005至2007年间平均下降3.5%至8.5%,而同期全国通报数则呈上升趋势,显示该方案在地方实施的成效。[8]

根据2023年内政部委托的研究报告指出,嘉义县是全台唯一在追踪两年与四年期后皆达成性侵治疗个案“零再犯”纪录的县市林明杰、林书庆、叶碧翠、黄健、许福生、叶信昌(2024)。〈评估各县市性侵者治疗效能之指标建立及如何降低再犯之研究〉,内政部研究报告。

林明杰教授等人于2024年发表的研究指出,嘉义县在性侵害加害人治疗后的再犯率为零,为全台唯一达成此成效的县市,该研究由卫生福利部社会及家庭署委托进行,具有高度公信力。[9]

2024年起受印度政府邀请,协助推动全国性加害人风险管理计画,并与当地大学、医院、司法机关及NGO合作。[10]

2024年割喉案宣判后,林明杰公开呼吁改革《少年事件处理法》,主张应明确区分少年调查官与保护官职责,并设立“少年再犯与致命危险评估量表”。他亦建议仿效日本制度,将少年保护官归属法务部,强化社区处遇与高风险少年之追踪辅导。[11]

2025年,林教授以结构方程模式(SEM)分析约170名性侵害者及对照组,实证验证其提出之“四关键理论”及“四关键疗法”在提升改变分数与降低再犯倾向上的成效,并据此研究取得第二个博士学位(心理学)。

四关键理论与四关键疗法[12]

[编辑]

林教授提出“四关键理论”,卫生福利部于2019年举办的“台湾成瘾医疗临床和研究训练”课程中,强调整合心理治疗与营养介入对于成瘾者的治疗成效,与林教授提出的“四关键疗法”理念相符,显示其理论在实务上的应用价值。 [13]​认为人类行为源于以下四个主要因素:

经验创伤(闷来的):因过去创伤经验影响行为,如遭拒绝后产生对女性的敌意或报复倾向。

错误学习(学来的):包括接触过多暴力色情媒体、重复性强化行为(如过度手淫)、或缺乏尊重他人的社会化经验。

错误思维(想来的):例如认为性侵或施暴行为是合理的认知扭曲。

营养失衡与生理失调(神经营养不足或生理失常来的):根据Hoffer、Gesch与Pan等学者的研究,营养缺乏与精神不稳、情绪失控、暴力行为有明显关联。林教授亦在临床实务中发现,酒瘾个案补充B群与钙镁锌后能有效改善睡眠与情绪。

此理论整合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并建立对应的整合治疗模式,称为“四关键疗法”。

获奖纪录

[编辑]

2006年 内政部颁发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骚扰防治绩优人员奖

2013年 教育部公民核心能力课程绩优课程奖:《性侵害防治教育:大学生性别平等与健康性知识》

2016年 卫生福利部 紫丝带奖与楷模奖(保护志业贡献奖)卫生福利部新闻稿(2016年3月)。〈紫丝带奖表扬典范志工,肯定保护服务贡献〉

参考资料

[编辑]

1.林明杰. 家庭暴力危险分级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个犯罪防治分类分级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学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14]

2.林明杰; 林书庆; 叶碧翠; 黄健; 许福生; 叶信昌. 评估各县市性侵者治疗效能之指标建立及如何降低再犯之研究 (187). 2024-09-01. 外部链接

外部链接

[编辑]

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学系官方网站

已编辑

[编辑]

已编文内引注注

[编辑]

已编辑

[编辑]
  1.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deptcrm.ccu.edu.tw. [2025-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3) (中文(台湾)). 
  2.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官網專任師資頁面. 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学系暨研究所官网专任师资页面. [2025-04-22] (中文). 
  3. ^ 林明傑-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林明杰- 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学系暨研究所. [2025-04-22] (中文). 
  4. ^ 中正學術成果資訊系統. 中正学术成果资讯系统. [2025-04-22] (中文(台湾)). 
  5. ^ 林明杰; 郑瑞隆; 蔡宗晃; 张秀鸳; 李文辉. 家庭暴力案件危險分級管理試辦方案及其成效之介紹. 亚洲家庭暴力与性侵害期刊. 2005-12-01, 1 (1) [2025-04-22]. doi:10.29804/AJDVSO.200512.0008. 
  6. ^ 林明杰; 郑瑞隆; 蔡宗晃; 张秀鸳; 李文辉. 家庭暴力案件危險分級管理試辦方案及其成效之介紹. 亚洲家庭暴力与性侵害期刊. 2005-12-01, 1 (1) [2025-04-22]. doi:10.29804/AJDVSO.200512.0008. 
  7. ^ 林明杰.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学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 (中文(台湾)). 
  8. ^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林明傑). 法源法律网. [2025-04-28] (中文(台湾)). 
  9. ^ 社區發展季刊 第187期 社會工作與就業服務:挑戰與創新(2024年09月). 社区季刊. 2024-10-15 [2025-04-28] (中文). 
  10. ^ 联合新闻网. 台灣性侵家暴犯罪防治成功經驗幫助印度 犯防專家林明傑親授指導. 联合新闻网. [2025-04-30] (中文(台湾)). 
  11. ^ 联合新闻网. 避割喉案重演 學者倡議:建立「少年再犯與致命危險量表」. 联合新闻网. [2025-04-30] (中文(台湾)). 
  12. ^ 林明杰.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学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 (中文(台湾)). 
  13. ^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108 年度政府科技發展計畫績效報告書(D006) (PDF). 卫福部社会及家庭署108 年度政府科技发展计画绩效报告书(D006). [2025-04-28] –通过卫福部社会及家庭署 (中文). 
  14. ^ 林明杰.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学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