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林明傑 Min-chieh Jay Lin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5月1日由Mirfaek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4月24日由Kanshui0943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4月17日由Fridiy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4月15日由Kanshui0943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3月8日由Bosco Sin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林明傑(Ming-chieh Lin)是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1],專長於家庭暴力加害人、性侵害者與成癮者的輔導與治療工作[2]。
國立中正大學 心理學博士(2025年)
國立中正大學 和平心理學研究所學程(2023年)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諮商心理碩士、犯罪學博士(2001年)
南華大學 自然醫學研究所碩士(2012年)
稻江學院 營養科學系 學士(2015年)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學士(輔修社會工作)(1986年)
1996年前往美國留學,於2001年獲得密西根州立大學雙學位後返台。林教授觀察到家庭暴力加害人中有酒癮者的再犯率偏高,遂於晉升教授當年報考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碩士,並進一步於稻江學院修習營養科學,嘗試結合心理治療與生理營養的觀點。
2004年至2007年,林教授推動嘉義縣市家庭暴力危險分級試辦方案,期間嘉義地區的家庭暴力案件呈現下降趨勢,與當時全國逐年上升的趨勢形成對比[5]。根據《自由時報》與《犯罪學期刊》報導,在全國家暴案件年增率約10%的情況下,嘉義縣市於試辦期間年平均下降0.8%林明傑(2011)[6]。〈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犯罪學期刊》,14(2)。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2011年全國推廣此制度後,家暴案件增幅趨緩,至2019年疫情前均呈下降趨勢[7]。
根據《社區發展季刊》報導,林教授於2005年在嘉義縣市推動家庭暴力危險分級管理試辦方案,實施後嘉義地區的家庭暴力案件通報數在2005至2007年間平均下降3.5%至8.5%,而同期全國通報數則呈上升趨勢,顯示該方案在地方實施的成效。[8]
根據2023年內政部委託的研究報告指出,嘉義縣是全台唯一在追蹤兩年與四年期後皆達成性侵治療個案「零再犯」紀錄的縣市林明傑、林書慶、葉碧翠、黃健、許福生、葉信昌(2024)。〈評估各縣市性侵者治療效能之指標建立及如何降低再犯之研究〉,內政部研究報告。
林明傑教授等人於2024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嘉義縣在性侵害加害人治療後的再犯率為零,為全台唯一達成此成效的縣市,該研究由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進行,具有高度公信力。[9]
2024年起受印度政府邀請,協助推動全國性加害人風險管理計畫,並與當地大學、醫院、司法機關及NGO合作。[10]
2024年割喉案宣判後,林明傑公開呼籲改革《少年事件處理法》,主張應明確區分少年調查官與保護官職責,並設立「少年再犯與致命危險評估量表」。他亦建議仿效日本制度,將少年保護官歸屬法務部,強化社區處遇與高風險少年之追蹤輔導。[11]
2025年,林教授以結構方程模式(SEM)分析約170名性侵害者及對照組,實證驗證其提出之「四關鍵理論」及「四關鍵療法」在提升改變分數與降低再犯傾向上的成效,並據此研究取得第二個博士學位(心理學)。
林教授提出「四關鍵理論」,衛生福利部於2019年舉辦的「台灣成癮醫療臨床和研究訓練」課程中,強調整合心理治療與營養介入對於成癮者的治療成效,與林教授提出的「四關鍵療法」理念相符,顯示其理論在實務上的應用價值。 [13]認為人類行為源於以下四個主要因素:
經驗創傷(悶來的):因過去創傷經驗影響行為,如遭拒絕後產生對女性的敵意或報復傾向。
錯誤學習(學來的):包括接觸過多暴力色情媒體、重複性強化行為(如過度手淫)、或缺乏尊重他人的社會化經驗。
錯誤思維(想來的):例如認為性侵或施暴行為是合理的認知扭曲。
營養失衡與生理失調(神經營養不足或生理失常來的):根據Hoffer、Gesch與Pan等學者的研究,營養缺乏與精神不穩、情緒失控、暴力行為有明顯關聯。林教授亦在臨床實務中發現,酒癮個案補充B群與鈣鎂鋅後能有效改善睡眠與情緒。
此理論整合生物、心理、社會因素,並建立對應的整合治療模式,稱為「四關鍵療法」。
獲獎紀錄
[编辑]2006年 內政部頒發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防治績優人員獎
2013年 教育部公民核心能力課程績優課程獎:《性侵害防治教育:大學生性別平等與健康性知識》
2016年 衛生福利部 紫絲帶獎與楷模獎(保護志業貢獻獎)衛生福利部新聞稿(2016年3月)。〈紫絲帶獎表揚典範志工,肯定保護服務貢獻〉
參考資料
[编辑]1.林明傑.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學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14]
2.林明傑; 林書慶; 葉碧翠; 黃健; 許福生; 葉信昌. 評估各縣市性侵者治療效能之指標建立及如何降低再犯之研究 (187). 2024-09-01.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编辑]已編輯
[编辑]已編文內引註註
[编辑]已編輯
[编辑]-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deptcrm.ccu.edu.tw. [2025-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3) (中文(臺灣)).
-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官網專任師資頁面.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官網專任師資頁面. [2025-04-22] (中文).
- ^ 林明傑-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林明傑-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2025-04-22] (中文).
- ^ 中正學術成果資訊系統. 中正學術成果資訊系統. [2025-04-22] (中文(臺灣)).
- ^ 林明傑; 鄭瑞隆; 蔡宗晃; 張秀鴛; 李文輝. 家庭暴力案件危險分級管理試辦方案及其成效之介紹. 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 2005-12-01, 1 (1) [2025-04-22]. doi:10.29804/AJDVSO.200512.0008.
- ^ 林明傑; 鄭瑞隆; 蔡宗晃; 張秀鴛; 李文輝. 家庭暴力案件危險分級管理試辦方案及其成效之介紹. 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 2005-12-01, 1 (1) [2025-04-22]. doi:10.29804/AJDVSO.200512.0008.
- ^ 林明傑.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學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 (中文(臺灣)).
- ^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林明傑). 法源法律網. [2025-04-28] (中文(臺灣)).
- ^ 社區發展季刊 第187期 社會工作與就業服務:挑戰與創新(2024年09月). 社區季刊. 2024-10-15 [2025-04-28] (中文).
- ^ 聯合新聞網. 台灣性侵家暴犯罪防治成功經驗幫助印度 犯防專家林明傑親授指導. 聯合新聞網. [2025-04-30] (中文(臺灣)).
- ^ 聯合新聞網. 避割喉案重演 學者倡議:建立「少年再犯與致命危險量表」. 聯合新聞網. [2025-04-30] (中文(臺灣)).
- ^ 林明傑.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學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 (中文(臺灣)).
- ^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108 年度政府科技發展計畫績效報告書(D006) (PDF).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108 年度政府科技發展計畫績效報告書(D006). [2025-04-28] –通过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 (中文).
- ^ 林明傑. 家庭暴力危險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一個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犯罪學期刊. 2011-12-01, 14 (2). doi:10.29607/ZHWHGX.201112.000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