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类斯中学

坐标22°17′10″N 114°08′17″E / 22.285999°N 114.138172°E / 22.285999; 114.138172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类斯中学
Saint Louis School
地址 香港香港岛中西区石塘咀第三街179号
坐标22°17′10″N 114°08′17″E / 22.285999°N 114.138172°E / 22.285999; 114.138172
昵称圣记、St. Lu、第三街名校
类型津贴英文中学
宗教背景天主教
办学团体鲍思高慈幼会(1927年起接办)
创办日期1864年
学区中西区
校监陈鸿基神父
校长易浩权博士
教师人数55人
年级中一至中六
性别男校
学生人数670人
班级数目24班
语言英文
校园面积约10000平方米
校训学问与虔诚
拉丁语SCIENTIA ET PIETAS
校刊博艺
分院  玫瑰(Rose
  三叶(Shamrock
  蓟(Thistle
  郁金香(Tulip
  百合(Lily
电话号码+852 2546 0117
传真号码+852 2540 7341
学校网址www.stlouis.edu.hk
地图

圣类斯中学(英语:Saint Louis School)是香港一所著名且历史悠久的男校,英文中学。位于香港石塘咀第三街179号,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校政管理

历任院长/校监
  • 1982年–1988年:鲁炳义神父(Fr Luigi Rubini
  • 1988年–1994年:黄光照神父
  • 1994年–2016年:林仲伟神父
  • 2016年–:陈鸿基神父
历任校长
  • 1927年–1934年:金以义神父(Fr Vincenzo Bernardini[1]
  • 1958年–1964年:林荫清神父[2]
  • 1964年–1970年:霍思德神父(Fr John Foster[3]
  • 1986年–2001年:林仲伟神父
  • 2001年–2002年:苏志超神父
  • 2002年–2012年:吴多禄神父
  • 2012年–2016年:叶伟明先生
  • 2016年–2021年:余立勋先生
  • 2021年–:易浩权先生
历任副校长

历史

1864年,一群天主教神父在香港岛西营盘区建立了一所名为“养正院”的学校,由一位华籍神司梁神父(M.Leong)主管,为街童提供正规工艺教育。“养正院”后来改名为“西环教导所” [4],由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管理,1875年至1893年由喇沙修士会接办,1921年至1927年曾由玛利奥神父办理,于1927年终交由鲍思高慈幼会接办[5],由“圣类斯孤儿院”更名为“圣类斯工艺学院”[1]

1935年,圣类斯工艺学院把工艺科目(裁缝、木工)转移往“香港仔儿童工艺院”(Aberdeen Trade School),并于1936年开设中学部,并向中华民国教育部立案登记,将学校性质由工艺学校转型为文法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圣类斯中学开设英文部[6],并于1953年派学生参加香港英文中学会考[1],1962年开设两年制香港大学预科[1],其后于1970年代开办夜校及补习班

校舍

圣类斯中学占地 794 平方米。校舍由四部分组成:东(A)、中(B)、西(C)及南(D)翼,其中以东翼历史最悠久,建于1927年左右,采用装饰派建筑风格。1936年,南翼受台风吹袭,损毁严重,遂于同年重建。校舍中翼和西翼先后于1941年和1967年落成。

  • 东翼(A):楼高三层,并附设地牢。(地牢包含一综合科学实验室
  • 中翼(B):一楼挂上圣多明我沙维豪画像,及刻上预防教育法。主体分前后两座,各四层,顶层为驻校神父及修士的宿舍。
  • 西翼(C):楼高八层,包含圣类斯小学校舍及中学部。
  • 南翼(D):其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足球场及位于下层的室内活动中心,第三部分是看台及礼堂(礼堂位于看台最顶层)。

东翼大楼于2010年7月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再于2009年12月18日被评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7][8]

Vase of Champion雕塑

校服

夏季包含浅灰色长裤及白色短袖衬衫。其中校章缝在衬衫左侧口袋,而中五学生须佩戴校呔[9];冬季包含浅灰色长裤、已缝校徽的白色长袖衬衫、校呔、口袋已缝校徽的蓝色海军西装外套、蓝色海军连帽衫或黑色夹克,寒冷警报时可搭深色且纯色的外套,规格不合规定的外套会被没收。纯色V领羊毛背心、套头衫、黑色或深蓝色羊毛开襟衫被允许穿著[10]

轶文

  • 刘绍铭教授在《吃马铃薯的日子》一书中,记载他跟胡菊人在印刷部工作的日子。
  • 香港最早的大型补习社在1972年出现,是借用圣类斯中学校舍上课的“圣类斯预科夜校”(现已停办),被追认为香港大型补习社前身,多位补习名师,包括Dr. Simon ChiangC. C. LeeDr. K KwongDr. Paul HillY K Tao曾经在该校任教。

校友

建设及回馈

雕刻作品“夺魁”由校友沈宽提供予圣类斯中学庆祝80周年校庆及回馈母校,雕塑连座台与幕墙由同届校友张冠城及蔡柏齢协力。“夺魁”被设置在校门成为地标[11][12]

注释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圣类斯中学. 悼本校第一任校長金以義神父 (PDF). 圣类斯中学校刊. No. 71 (圣类斯中学). 1962: 4 [2024-01-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10). 
  2. ^ 2.0 2.1 香港公教真理学会、天主教香港教区. 香港天主教手冊. 香港公教真理学会. 1963: 259. 
  3. ^ 聖類斯中學招生廣告. 华侨日报: 7. 1968-03-19 [2024-01-01]. 
  4. ^ 香港西環聖類斯教導所,創始於1863年. [200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 ^ 香港工商日报1952-10-15第五页[永久失效链接]
  6. ^ 香港工商日报1952-10-13第五页[永久失效链接]
  7. ^ 存档副本. [2011-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8. ^ 存档副本 (PDF). [2011-06-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5-27). 
  9. ^ 圣类斯中学校服样式
  10. ^ Wayback Machine (PDF). www.stlouis.edu.hk. [2025-07-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5-07-10). 
  11. ^ 存档副本. [2016-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12. ^ 琴台客聚:「奪魁」面向第三街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25-07-0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