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物

旗物(vexilloid)是指任何类旗帜(旗帜状)的物体,由国家、组织或个人用作旗帜之外的代表形式。美国旗帜学家惠特尼·史密斯于1958年创造“旗物”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之。
一种功能类似旗帜,但在某些方面(通常是外观)与旗帜有所不同的物品。旗杆是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通常由一根顶端带有徽章(例如动物雕刻)的棍棒组成。
这包括罗马军旗(vexilla)、飘旗(banderoles)、三角旗(pennons)、飘带(streamers)、纹章旗(heraldic flags)、标准旗(standards)和垂挂式旗帜(gonfalons)[1]。 例子包括萨珊王朝的战斗标旗卡维之旗,以及罗马军团的标准旗,如奥古斯都·凯撒的第十军团的鹰和萨尔马提亚人的龙形标准旗;后者被允许在风中自由飘扬,由骑士携带,但描绘暗示它与一个细长的龙形风筝更为相似,而不是一面简单的旗帜[2]。

在大约1100年到1400年之间的中世纪晚期,旗物的使用取代通用用途的旗帜。然而,旗物仍然被用于特定的目的,例如某些军事组织或在街道游行中象征各种组织,如兄弟会组织[2]。
历史
[编辑]旗物最初是作为部落等群体领导者的权杖,还用作可见的标志,以便聚集或指向攻击的方向。它们最初是用木材、角、尾巴、蹄和动物皮制成的,其他装饰品则用雕刻和上漆的木材或金属制作而成。阿兹特克的旗物由绿色的羽毛、黄金等金属和宝石组成。现代新几内亚的部落使用的旗物则由木材、干草和羽毛制成,并在木材、羽毛和布上绘制徽章[3]。
已知最古老的旗物出现在来自格尔塞文化的埃及陶器上以及那尔迈调色板的背面。这些旗物是前埃及王朝时期诺姆的象征。最古老存世的旗物大约在5000年前被带到波斯。它由一根顶端有鹰的金属杖和一块覆盖有浮雕的金属方块组成。两个旗物被描绘在纳拉姆辛胜利碑上。在阿拉卡霍伊克,考古学家发现约公元前2400年至2200年之间的西台帝国旗物,这些旗物的顶端饰品描绘著公牛、公鹿以及通常被解释为太阳符号的抽象形式[3]。

古希腊军队使用类似于旗帜的军旗,例如所谓的腓尼基斯(phoinikis),一种深红色的布料,悬挂在旗杆或矛的顶端。然而,并不清楚其是否带有任何装置或装饰。
古罗马人从波斯人那里采用旗物及其鹰徽的使用。罗马军团的军标旗由一根银饰枪杆组成,枪杆顶部有一个横木,上面悬挂著各种野兽的形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鹰。枪杆上附有几个金属环,这些环的形状如同月桂冠和刻有神明、皇帝及帝国家族成员形象的奖章[3]。
古代蒙古人也使用了以金属球或矛尖为顶端的旗杆形式的旗物,并附有马尾。这种名为秃克的旗物在土耳其人中传播,并成为土耳其军队的军事象征。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它们在波兰军队的总司令之前被携带[3]。
例子
[编辑]古时
[编辑]- 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其旗物上使用风格化的猎鹰。
- 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的旗物展示维吉纳太阳。
-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以大象作为其象征。
- 印度-希腊王国以佛教三宝作为其象征。
- 印度-斯基泰王国以狮子或猎豹作为其象征。
- 印度-帕提亚王国的旗物可能与帕提亚太阳非常相似,并与卡维之旗相关。
- 贵霜帝国的旗物悬挂在一支长矛或三叉戟的尖端。
- 孔雀王朝的象征是阿育王轮。
- 笈多王朝以迦楼罗作为其象征。
- 古迦太基的旗物很可能由一支矛和一个上翘的圆盘及新月组成,象征著神巴力(太阳 = 圆盘)和女神塔尼特(月亮 = 新月)[4]。
- 托勒密王国以宙斯之鹰作为其象征。
- 古罗马的军旗上用绯红色底色金色字体展示S·P·Q·R( 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的标语。
- 萨珊王朝在中古波斯语中被称为雅利安帝国(Eran Shahr)[5],在其旗物上使用莲花的象征,称为卡维之旗[6][7]。

中世纪
[编辑]- 中亚与土耳其民族在前奥斯曼及奥斯曼时期的秃克。
- 蒙古帝国的旗物,称为“Yöson Khölt tsagaan tug”(蒙古语:Есөн хөлт цагаан туг)或“九底白旗”(Nine Base White Banners),由九根旗杆组成,旗杆上悬挂著九根灰白色的马尾,整体呈圆形,上方有如火焰或三叉戟的形状。九底白旗是汗国在其游牧帐篷前使用的和平象征。蒙古帝国的战旗与右侧的旗物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马尾为偏黑色的深灰色而非偏灰白色,因为它们是从黑马而非白马上剪下的。
- 纹章旗是一种基于纹章学设计的旗物,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法国的金焰旗。
- 朱罗帝国以虎作为其象征与旗物。
现代
[编辑]- 法国帝国鹰是拿破仑大军团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在战斗中携带的权杖上的一只鹰的形象。
- 在纳粹德国,也被称为第三帝国,SS使用他们在街头游行和纽伦堡集会中行进的旗物。这些旗物上方附有一只鹰和一个卍字,并写有携带这些旗物的SS部队所在地的特定名称。上面刻有口号“Deutschland Erwache”,意思是德国觉醒[8][9]。
- 个人创造各式设计的节庆图腾,置于可延展的旗杆上,以便在音乐祭的混乱人群中辨识自己 [10]。
来源
[编辑]- 惠特尼·史密斯. 世界各地不同時代的旗幟
. 纽约: 麦格劳希尔出版社. 1975. ISBN 0-07-059093-1.
参考文献
[编辑]- ^ 旗物, 世界各国国旗,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 4, 2023).
- ^ 2.0 2.1 惠特尼·史密斯. 世界各地不同時代的旗幟
. 纽约: 麦格劳希尔出版社. 1975. ISBN 9780070590939. OCLC 1324552.
- ^ 3.0 3.1 3.2 3.3 阿尔佛雷德·兹纳梅罗夫斯基; 史蒂芬·史莱特. 世界旗幟與紋章百科全書:紋章的國際歷史與當代用途以及國旗、旗幟、軍標與艦旗的權威指南. 纽约: Fall River Press. 2007: 13. ISBN 978-1-4351-1838-6.
- ^ 基太迦帝国的旗物:
- ^ 约瑟夫·维泽霍 古波斯(Ancient Persia) 纽约:1996 I.B. 出版社
- ^ 纪念库罗什·阿里亚曼什博士—卡维之旗的图像:
- ^ 卡维之旗的图像:
- ^ 希特勒与纳粹主义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美国麻萨诸塞州纳维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May 29, 2010,.
- ^ SS旗物的图像: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December 18, 2010,.
- ^ 道尔顿·雨果(Dalton Hughes). 音樂節上的旗幟和圖騰:古代旗物的現代演繹. 旗帜:来自北美旗物学协会的研究和讯息. December 2023, 24 (December 2023):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