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龙䲢
外观
斑点龙䲢![]()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鲈形目 Perciformes |
科: | 龙䲢科 Trachinidae |
属: | 龙䲢属 Trachinus |
种: | 斑点龙䲢 T. araneus
|
二名法 | |
Trachinus araneus Cuvier, 1829
| |
异名[2] | |
误用名
|
斑点龙䲢(学名:Trachinus araneus)是条鳍鱼纲鲈形目龙䲢科龙䲢属一个种。为大西洋东部的鱼类,见于西南欧到西南非海域。[3][4]
命名
[编辑]分布
[编辑]本鱼分布于大西洋东部沿岸,从西南欧的葡萄牙到西南非的安哥拉,也见于地中海。[3]所在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南、喀麦隆、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克罗埃西亚、塞浦路斯、科特迪瓦、埃及、赤道几内亚、法国、加彭、甘比亚、加纳、直布罗陀、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索、以色列、义大利、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尔他、茅利塔尼亚、摩纳哥、蒙特内哥罗、摩洛哥、奈及利亚、葡萄牙、圣多美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维尼亚、西班牙(加那利群岛)、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多哥、突尼西亚、土耳其、英国及西撒哈拉。[1]
本鱼为亚热带鱼种,分布范围从北纬45度到南纬18度、西经19度到东经36度。本鱼为底栖海鱼,栖息的深度在1到100公尺之间。[3]
形态
[编辑]本鱼为中型海鱼,体长可达45公分,一般为30公分左右。鱼体色灰白,两侧各有一排明显的黑色斑点,其上方背部布满棕色杂斑,下侧腹部则白色无斑。本鱼侧前方具有腺沟,鳃盖棘带有毒腺。 [3]
生态
[编辑]本鱼栖息在浅水,深度不超过100公尺,会在海底掘穴,捕食小鱼及甲壳类。[3]
本鱼为卵生,卵和鱼苗为浮游性。[3]
经济利用
[编辑]本鱼为食用鱼,有低度的经济利用。[3]
风险管理
[编辑]本鱼有毒刺,需小心处理,受伤要送医治疗。[3]
保护现状
[编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为,本鱼在栖息为常见且数量丰富,虽然不时成为海底拖网的混获鱼种,并偶尔被售卖,但在分布区内多个海洋保护区内仍可见,于2015年评估本鱼为无危物种。[1]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Carpenter, K.E.; Smith-Vaniz, W.F.; de Bruyne, G.; de Morais, L. Trachinus arane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e.T198718A42691939 [2014-02-09]. doi:10.2305/IUCN.UK.2015-4.RLTS.T198718A42691939.en
.
-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5). Trachinidae. FishBase. Version 2025-06.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5). Species of Trachinus. FishBase. Version 2025-06.
- ^ 斑點龍鰧 - 世界魚類樹狀名錄. 台湾鱼类资料库. 2018-10-16 [2025-06-25].
分类:
- IUCN红色名录无危物种
- 龙䲢属
- 1829年描述的鱼类
- 乔治·居维叶命名的生物分类
- 食用鱼
- 大西洋鱼类
- 欧洲鱼类
- 非洲鱼类
- 地中海鱼类
- 有毒鱼类
- 阿尔巴尼亚鱼类
- 阿尔及利亚鱼类
- 安哥拉鱼类
- 贝南鱼类
- 喀麦隆鱼类
- 刚果共和国鱼类
- 刚果民主共和国鱼类
- 克罗埃西亚鱼类
- 赛普勒斯鱼类
- 象牙海岸鱼类
- 埃及鱼类
- 赤道几内亚鱼类
- 法国鱼类
- 加彭鱼类
- 甘比亚鱼类
- 加纳鱼类
- 直布罗陀鱼类
- 希腊鱼类
- 几内亚鱼类
- 几内亚比索鱼类
- 以色列鱼类
- 义大利鱼类
- 黎巴嫩鱼类
- 赖比瑞亚鱼类
- 利比亚鱼类
- 马尔他鱼类
- 茅利塔尼亚鱼类
- 摩纳哥鱼类
- 蒙特内哥罗鱼类
- 摩洛哥鱼类
- 奈及利亚鱼类
- 葡萄牙鱼类
- 圣多美普林西比鱼类
- 塞内加尔鱼类
- 塞尔维亚鱼类
- 狮子山鱼类
- 斯洛维尼亚鱼类
- 西班牙鱼类
- 加那利群岛鱼类
- 叙利亚鱼类
- 多哥鱼类
- 突尼西亚鱼类
- 土耳其鱼类
- 英国鱼类
- 西撒哈拉鱼类